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9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沙质海岸在自然状态和修建新工程后存在侵蚀风险时,主要采用近岸补沙和建设生态离岸潜堤的方式进行海滩修复。采用1∶100的正态波浪-潮流-泥沙物理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三亚新机场建设后天涯海角附近人工补沙方案的防护效果开展研究,分别针对常海况和台风浪作用工况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补沙的维护周期大致每4.5 a一次,个别部位为每9 a一次;受人工补沙的掩护作用,大风浪作用25 h后沙滩断面基本能维持在原高程,需定期对补沙断面进行监测。研究表明,采用人工补沙既不改变岸滩的自然属性,又能有效减小受侵蚀岸段的冲刷和淤积岸段的淤积,且无明显次生影响,可显著缓解人工岛建设引起的岸滩冲淤影响。  相似文献   
122.
基于人工沙坝影响波浪破碎的理论分析,采用极端高水位、设计高水位和0.00m水位下的极限波高作为入射波,对近岸人工沙坝进行了模拟试验,研究波浪动力对人工沙坝剖面的变形及其对岸滩养护的影响。结果表明:坝顶水深和沙坝高度之比h/d决定沙坝的稳定性,h/d较小时,沙坝能接近稳定;沙坝的变形与坝前波浪破碎有关,可用坝顶水深和临界水深之比h/hb判定波浪在沙坝上的破碎;近岸人工沙坝使波浪提前破碎,滩肩拓宽,使泥沙向岸输移大于向海输移,减小岸滩侵蚀区域,增大淤积范围。  相似文献   
123.
"3S"技术在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建立以单位面积内风蚀地或流沙面积所占百分比、地表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景观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和以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幅度为指标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类型分类系统,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数据和1987年、2000年TM卫星图像数据为遥感信息源和野外验证相结合提取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的方法,在MAPGIS系统支持下,对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接壤地带的1:25万《东胜市》、《榆林县》幅沙质荒漠化土地进行了1975年、1987年和2000年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了1975年至1987年沙质荒漠化土地呈发展状态、1987年至2000年和1975年至2000年呈逆转状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4.
125.
王涛  吴薇 《第四纪研究》1998,18(2):108-118
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受其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障碍,及时了解其过程、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确定荒漠化防治的战略和措施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北方沙质荒漠化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遥感监测和评估及其方法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沙质荒漠化土地程度分级和遥感监测判别指标体系确立后,采用合适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动态监测,使对土地沙质荒漠化的定量评价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6.
加拿大Beaufort海沙质极冷滨面风暴成因混合流的海底响应A.Hequette等滨面是指波浪未及破碎的浅滩带,为内陆架与浪击带之间的重要过渡区。由于演面水深较浅,水体受风及波浪振动造成的垂向混合作用影响,结果波浪振动流与常向流相互作用形成较强的底床...  相似文献   
127.
南渡江三角洲海岸可分为东部废弃侵蚀岸、北部泥沙转运岸和西部淤涨堆积岸等三个岸段。北部岸段为了连接东、西部岸段,存在大规模的、有节奏的沿岸泥沙向西和向岸转运及其相应的岸滩运动现象,泥沙主要来自南渡江干流河口及其以东的废弃侵蚀岸。文中还结合对北部岸段河口和沿岸泥沙转运现律的分析,讨论了波浪优势型河口三角洲特征及其堡岛海岸的形态、动态和泥沙来源以及人类活动对该岸段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8.
A Coupling Model of Nonlinear Wave and Sandy Seabed Dynamic Interaction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In the paper,a weak coupling numerical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study of the nonlinear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water waves and permeable sandy seabed.The wave field solver is based on the VOF(Volume of Fluid)method for continuity equation and the two-dimensional Reynolds Averaged Navier Stokes(RANS)equations with a k-ε closure.The free surface of cnoidal wave is traced through the PLIC-VOF(Piecewise Linear Interface Construction).Biot's equations have been applied to solve the sandy seabed,and the u-p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s are deriv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Galerkin weighted-residual procedure.The continuity of the pressure on the interface between fluid and porous medium domains is considered.Laboratory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numerical model,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pore-water pressures and the wave heights computed by the VOF-FEM model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is found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effective in predicting the seabed-nonlinear wave interaction and is able to handle the wave-breakwater-seabed interaction problem.  相似文献   
129.
山东半岛沿海防护林与沙质海岸地貌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半岛基岩沙质海岸北起胶莱河口 ,蜿蜒曲折 ,经烟台、青岛、日照等地 ,南达绣针河口 ,长2713km。这里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 ,经常出现强风天气并伴随大浪。1烟台沿海防护林的发展山东半岛基岩沙质海岸带的森林 ,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人类的砍伐和战争的破坏等原因 ,已所剩无几 ,除少数残疏林外 ,大部分为荒山、荒滩、秃岭。建国后 ,人民群众大规模地在泥沙质海岸上栽种海岸防护林 ,主要分布在日照、牟平、胶南、荣成、文登和蓬莱等地 ,主要树种是黑松、赤松、刺槐、紫穗槐和柽柳等 [1],其发展过程有3个。(1)垦殖期 :…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从杭州湾北岸历史变迁和上海南汇新老海塘建塘史叙述了南汇嘴发育过程的间歇性特点。位于南汇嘴嘴尖的芦潮港岸滩近50年也呈现冲淤交替的特征,且冲淤过程由东向西传递。诱发这种冲淤波动的直接原因是摇头沙的偏转,而其根源应追溯到长江口河势的变化。本文以近50年来长江口的两个事件──北槽和江亚南泓的形成──阐述了它们对芦潮港岸滩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