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91篇
海洋学   15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生物礁与油气田、金属矿床的相互关系讨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生物礁因其高孔渗特性而往往成为高产油气井、大型油气田的极好储集体。生物礁与礁硅岩套形成的地质背景、岩石、矿物、生物组合均有很多相似之处。礁—白云岩化—膏盐—油气矿床—金属矿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物礁有关的油气藏、金属矿床赋存的盆地有一个共同的地质背景:均是拉张的裂谷环境,盆地基底破裂,深部物质(包括上地幔物质)大量涌入盆地,这种深部流体一方面携带大量金属成矿元素形成热水沉积矿床;另一方面,富含CO_2,CO,H_2,CH_4的流体与生物礁中的有机质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油气田。生物礁与油气藏、金属矿床不仅仅存在空间联系,可能有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42.
油气田古岩溶与深岩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项目来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专题 起止时间: 1996年—2000年 项目负责人:夏日元 主要完成人:夏日元唐健生罗伟权邓自强关碧珠 承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古岩溶是指地质历史时期而非现代营力环境下形成的岩溶;深岩溶则为不受地表侵蚀基准面控制环境条件下的深埋藏岩溶作用。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及塔里木盆地等深埋藏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埋藏深度大于2000~3000m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高产古岩溶储集层。由于储集空间主要为岩溶孔洞、裂缝等,非均质性明显,空间分布规律复杂,加之碳酸盐岩储层经历了漫长的岩溶作用过程(既有地质历史时期近地表环境下的古岩溶作用,又经历了长期逐渐被埋藏过程中深岩溶作用的叠加与改造),造成油气储集规律十分复杂,给勘探、开发带来了一定难度。为此,从1996年起,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96—110)”特设立了油气田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深岩溶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采用古水文地质综合方法、溶蚀作用地球化学物理和数学模拟、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岩溶储层介质结构定量评价和预测等技术手段,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和渤海湾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古岩溶和深岩溶的形成条件、影响控制因素和发育特征,揭示了不同时期岩溶作用的机制、发育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识别出多种多样的古岩溶成因类型: (1)鄂尔多斯盆地古岩溶包括早期“层状岩溶”、中期“膏溶”和晚期“断裂系统岩溶”三个发育演化阶段。“膏溶”作用起关键作用,古岩溶地貌形态对油气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深岩溶包括压释水岩溶和热水岩溶两种类型。压释水岩溶是指在压力差驱动下,上覆煤系地层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来的酸性水,通过渗流窗口侵入古风化壳产生对流循环而形成的岩溶。具有“水平渗流”、“侧向渗流—对流循环”、“纵向对流循环”三种发育模式,与烃类运移、聚集的关系为:早期为烃类改善运移通道,中期改造贮存空间,晚期对储集体形成封闭; (3)热水岩溶为奥陶系古风化壳深埋藏后,受燕山运动构造热事件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增高,呈承压状态向上运移的具有溶蚀能力的深循环热水对可溶岩所产生的溶蚀作用。热水岩溶主要经历了深循环对流热水形成、溶蚀与白云岩化作用两大阶段,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建设性作用; (4)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主要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①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裸露古岩溶;②印支—燕山早期裸露和浅埋藏古岩溶:③燕山晚期—喜山期埋藏深岩溶。通过研究,建立了向斜翼部侵蚀洼地排泄型、向斜轴部山间洼地排泄型、山前浅埋藏断陷盆地型等三种古岩溶发育模式,以及倾斜垒式断块压释水作用、深埋褶断凸起构造压释水作用、深大断裂带高位掀斜断块热水作用等三种深岩溶发育模式。 (5)建立了各类古岩溶和深岩溶发育演化模式,提出了岩溶型油气储层定量评价和预测的模拟勘探技术,预测了三处有利勘探块区,取得了一定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本文在严格的煤岩显微组分分离富集的基础上,采用岩石热解、热解气相色谱以及开放体系下热模拟等方法,系统地对贵州水城上二叠统龙潭组(P3l)煤中角质体的生烃潜力、热角烃组成特征、生烃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角质体具有很高的生烃潜力,其S1 S2为308.33mg/g,远高于丝质体(S1 S2为26mg/g)和基质镜质体(S1 S2为192mg/g),而与树皮体(S1 S2为297mg/g)相当,另外,角质体为一种好的生油组分,其热解烃中油占了67%(197.47mg/g);角质体热角产物主要为碳数较低的正构烷烃、烯烃化合物,此外苯、烷基苯(甲苯、二甲苯)、萘系化合物所占比例较高,而姥鲛烷和植烷含量则较少,本区角质体的主要生烃区间介于420-450℃之间(对应的R0为1.1%-1.5%),生烃高峰在425-435℃范围内,最大产烃率对应的温度为430℃,角质体这种生烃潜力高,并且在高成熟度下大量生烃的特点对在成熟度普遍较高的华南地区寻找油气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45.
埃及属世界前20个石油生产国之例,它的油气产出地质背景属新生代裂谷型盆地,其勘查以持久勘探,逐步见效而著称。  相似文献   
46.
47.
关于复式油气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论述了复式油气田概念的内涵“复式”概念建立于渤海湾盆,济阳坳陷是其模式,它反映了中国东部陆要裂谷盆地油气成藏的普遍规律。文章从中国东部地质构造、沉积、油气季成、生储盖组合、圈闭与成藏等因素分析,指出了裂盆地结构的复杂性、沉积的多源性与封隔性、多层烃源岩与多期工、多种储盖组合与多类生储配置、多类圈闭与复合成藏这些是不同类型含油层系和不同圈闭类型油气藏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叠置复式成田的原因。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介绍一种在野外能一次性完成的简便快速的放射性测量新技术-^218Po法,试验表明,在已知区它圈定的油气田的范围,与实际很吻合,在未知油田上也获得良好的显示,指示了找油远景区域,是一种值得重视,推广的放射性找油新技术。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一个同位素周期性的假说出发,提出了一个原子质量的经验公式,在一定条件下比威兹沙克尔公式可多得一个有效数字.并且将各种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划分为 z<8、842三个宇称组.又估算了地球上元素的年龄为:5.2×10~9年.最后又讨论有关油气田上放射性异常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50.
通过死海南端约旦18号海堤的沉降监测实例,总结了用Microsoft Excel在国外进行沉降监测资料整理的方法和体会,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各类图表的意义,这些方法可在类似的监测工作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