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0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52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28篇
地球物理   108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79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2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蛤蜊岗滩涂贝类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辽东湾蛤蜊岗潮间带滩涂贝类的物种组成、分布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状况,于2011年5月对蛤蜊岗滩涂贝类资源进行了现场调查,采集共获得滩涂贝类16种,其中文蛤、泥螺、四角蛤蜊、托氏琩螺为蛤蜊岗滩涂贝类优势种,青蛤和光滑河蓝蛤为常见种。托氏琩螺的分布密度最高,为83个/m2,四角蛤蜊的平均生物量最大,为178.51 g/m2。蛤蜊岗滩涂贝类的分布呈现从滩涂北部向南部逐渐减少的趋势,滩涂四周的分布密度大于滩涂中间区域。对滩涂贝类分布密度和生物量与底质粒度、有机物含量等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文蛤分布与底质中值粒径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托氏琩螺分布与底质中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泥螺、四角蛤蜊则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显著。调查结果表明,蛤蜊岗滩涂贝类资源丰富,但应加强文蛤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同时应加强对托氏琩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2.
津冀海岸线现状、变化特征及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覆盖全区的3期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以及对滨海新区和滦河口2个典型区更深入的案例研究(包括回溯至1870年、1950年的基准岸线及逐年遥感信息),对津冀沿海海岸线现状进行解译和分类,并分析岸线变化特征及成因。津冀沿海现状岸线总长度894km,可以划分为自然岸线、半开发岸线和人工岸线3类,长度分别为90km、329km和475km。1950年以前为自然因素主导的岸线变化,1950年以后变为人类活动主导的岸线向海推进,逐渐加强的人类活动至2010年达到顶峰。在全球海面上升和区域地面下沉的大背景下,海岸线的自然演化趋势应该是向陆蚀退,但是人类活动主导的岸线变化却表现为违反自然趋势的向海推进。今后,向海推进最前沿的围海造陆区将受到来自海洋越来越强烈的影响,亟需加强监测和防护。兼顾环境保护与开发两方面的长远需求,建议赋予海岸线新的定义与内涵,划定岸线保护红线,恢复部分岸线的自然属性。  相似文献   
83.
红色精灵是一种发生于闪电放电活跃的雷暴云上空的中高层大气瞬态发光现象,它们通常由中尺度对流系统层状云降水区内的强地闪回击产生,是对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一种能量耦合过程。目前,有关中国南海及东南亚地区的红色精灵观测鲜有报道。为了进一步了解热带地区产生红色精灵事件的沿海性雷暴特征,于2019年利用低光度光学观测系统和低频磁场天线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地区开展了地基观测。实验于11月9日、12月11日和12月15日三次在沿海雷暴上空共捕捉到7例红色精灵事件,其中包括4例圆柱型、2例胡萝卜型和1例舞蹈型。结合闪电定位、云顶亮温和低频磁场信号等同步数据,分析表明所有事件均由正极性地闪回击产生,且母体闪电回击位于雷暴对流区附近(云顶亮温≤ 210 K处),这可能是该地区产生红色精灵的沿海性雷暴的共同特征。此外,红色精灵生成期并不是闪电活动最强期,而是发生于闪电频数短暂降低后,这表明红色精灵的发生可能是该地区成熟雷暴中对流减弱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84.
曾智琳  谌芸  朱克云 《大气科学》2019,43(6):1295-1312
在华南北部或长江流域有锋面雨带活动时,华南沿海常常会出现对流性强降水,突发性很强,给预报造成很大的困惑。文章采用多种观测资料、ERA-Interim 0.125°×0.125°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6月15~16日华南北部的锋面雨带及沿海强降雨过程开展分析,对比了二者降水特征与环境条件,重点探讨了该次过程华南沿海强降雨的对流触发与维持,揭示了一种由边界层风切变强迫造成涡度持续发展的动力效应。结果表明:(1)锋面雨带与华南沿海强降雨在降水特征上有显著差异,并各有特点。锋面雨带以大尺度层状云降水和弱对流性降水为主,降水强度东段弱西段强。沿海强降雨以对流性降水为主,局地性强、落区集中、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夜发性明显。(2)水汽方程诊断发现沿海强降雨在边界层水平水汽平流项、垂直水汽输送项比锋面雨带东段具有更大量级,大气层结反映出更深厚的暖层、湿层与对流不稳定,是二者降水强度及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3)莲花山、峨眉嶂造成气流侧向摩擦与正面阻挡促使漯河河谷内垂直涡度发展,暖湿空气堆积上升并达到自由对流高度,触发了华南沿海最初的降水。夜间建立的西南风急流使边界层垂直风速切变增强,水平涡度倾斜部分转化为垂直涡度发展,与风速水平切变造成的垂直涡度叠加,是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的动力机制。海陆边界摩擦差异造成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风切变增强,共同强迫垂直涡度发展是此次强降雨过程对流维持的动力效应。(4)方程诊断表明华南沿海强降雨由对流潜热释放造成的垂直上升速度占总垂直上升速度的39%~75%,持续、稳定的对流潜热释放是强降雨持续时间长的热力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5.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during June 2005 to May 2007 on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species composition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including Chlorophyll a(Chl-a) at the Coleroon coastal waters(Southeast coast of India) are reported.Air and surface water temperatures(°C) varied from 25.1 to 30.1 and from 24.5 to 28.5 respectively.Salinity values varied from 6 to 28.5 and the pH ranged between 7.0 and 8.3.Variation in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was from 3.1 to 7.5 mg/dm-3 while the light extinction coefficient values(LEC) ranged between 3.1 and 10.1 cm.The ranges of inorganic nutrients(μmol/dm-3) viz.,nitrate,nitrite,phosphate and silicate were 10.1-23.4,1.2-8.9,0.2-3.1 and 55-125,respectively.The ranges of Chlorophyll a(μg/dm-3) values was 2.0-7.5.Presently,124 phytoplankton specie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classes viz:Bacillariophyceae(77),Dinophyceae(19),Cyanophyceae(15),Chlorophyceae(10) and Chrysophyceae(3) were recorded.The phytoplankton cell abundance varied from 0.290 to 111.662 cells/cm-3,with peak diversity(3.38 bits/ind.) during summer season.The maximum abundance was found during summer season coinciding with the stable hydrographical conditions.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hydrographical parameters.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was applied in this paper for discriminat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ing effect o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at species level.Coleroon coastal water is subjected to long term fluctuations in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depending upon the seasonal tidal amplitude and freshwater influx resulting in a continuous exchange of organic,inorganic,plant and animal matters.  相似文献   
86.
《海洋世界》2013,(5):64-65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 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  相似文献   
87.
《海洋世界》2010,(1):4-4
近年来,大规模浒苔“绿潮”频频侵袭山东沿海。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能在浒苔暴发前估量海水中的浒苔数量,为预防浒苔灾害和减轻灾害损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正>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906千米,海洋资源丰富。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近2.9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正在成为大连新一轮发展最具有潜力的资源支撑,海洋开发利用形势迅猛。依法维护用海秩序,保障海洋经济顺利发展,对  相似文献   
89.
东南沿海基底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祖翼 《福建地质》1989,8(1):46-53
在对东南沿海基底地质研究作了一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状介绍之后,本文认为解决这一至今仍悬而未决的地质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同位素年龄值的正确解释,基底岩系变形历史和热事件史的研兖以及现代造山作用理论的理解.新的地质事实使作者相信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由不同大陆地块拼贴而成的复合体,不同地块的基底岩系在现代地表上的出露构成了“华夏古陆”,因而这一名词作为一个地质概念,它是僵化的,由此而来的论争也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本文就澄清本区基底构造问题的途径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