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743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59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热带海气耦合波动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简单海气耦合模式研究了热带大气和海洋不同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耦合波及其稳定性等动力学性质,指出热带耦合系统中分别存在一类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海气相互作用模态,其中不稳定模态的传播依赖于扰动的纬向尺度,即5000~10000km扰动表现为不稳定东传,大于此尺度的扰动发生不稳定西传,理论得出的缓慢不稳定东传波和观测事实甚为一致.最后本文指出热带海气耦合不稳定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种介质中的Kelvin波和另一种介质中的Rossby波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线性海浪谱理论认为:风浪是由多数频率和振幅不等、位相紊乱的简单波动线性叠加的结果。按照此种理论,风浪波分量的相速度应遵从线性波动弥散关系c=g/n(n为圆频率,g为重力加速度)。这种理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风浪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夏季南海上层环流动力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利用一个分区性的正压-斜压衔接模式来探讨夏季南海的上层环流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夏季期间,由于风生环流的不稳定性促使在东沙群岛附近的气旋涡的强度及位置发生变化,并间接导致黑潮侵入南海北部的程度变化以及气旋涡南侧的反气旋式环流、西沙群岛西南侧的气旋涡的强度和范围出现波动现象;在南海南部的北向西边界流由于离岸的西南季风所驱动在中南半岛中部沿岸脱离岸线往东北方向的流动,导致沿岸的水体大量流失而在沿岸形成一支南向补偿流并在西沙群岛西南侧诱生一气旋涡,而上述的离岸西边界流则作顺时针方向流动,从而在南海南部形成反气旋式大环流;在南沙海槽附近出现的局地气旋涡和万安滩附近的气旋涡分别受β效应、底形效应的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14.
热带太平洋-印度洋上层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模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种海洋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与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热含量年际变化的主要模态及其对应的转换过程。结果表明其第一模态对应El Nino事件成熟位相时的空间分布,即热带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为一冷中心,西南印度洋和赤道东太平洋为暖中心;第二模态对应着El Nino事件过渡期的空间分布,太平洋10°N附近以及赤道带为变化中心,而印度洋的变化中心主要在苏门答腊岛西部的赤道东印度洋海区。这2个模态基本刻画了ENSO循环过程中热带两大洋热含量变化的关键海区。利用合成分析结果与EOF分解结果的相似性,探讨了EOF分解前两个模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发现第一模态可能主要是通过海洋波动的传播过程调整到第二模态的,而第二模态还可以作为El Nino或La Nina事件的预报因子。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El Nino事件与La Nina事件对应的热含量变化并不是反对称的。  相似文献   
15.
国际上对于微玻璃陨石、磁性铁质球粒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包括研究其年代学、分布特征、矿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1~5].人们认为,形成这些微玻璃陨石、磁性铁质球粒的地质事件对生物灭绝、古气候、古环境演变有明显影响[3,6,7].  相似文献   
16.
辽宁沿海分布有丰富的泥炭资源,主要为埋藏泥炭,属于低位型的草本泥炭。按其成因可分为泻湖型、河漫滩型和沟谷型泥炭三种类型。在整个全新世时期均有泥炭形成,可分为早、中、晚全新世三个发育期,中全新世是辽宁沿海泥炭发育的最盛时期;沉积速率为0.25~1.1mm/a。全新世海侵,约在距今6000~7000a达到最大范围;近五千年来海面在下降过程中有波动和相对稳定时期。  相似文献   
17.
厦门周缘海域粘土矿物组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dynamic theories of water waves and Mindlin plates,the analytic solution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urface waves and two-dimensional floating elastic plates with edge-restraint is constructed by use of the Wiener-Hopf technique.Firstly,without regard for elastic edge restraint,the wave-induced responses of elastic floating plate analyzed by the present method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literatur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Therefore,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present method is valid.Secondly,three end-restraint cases(i.e.,the left-end elastic restraints,the both-end elastic restraints,and the right-end elastic restraints)are proposed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floating plates,in which the spring is used to connect the sea bottom and the floating plate's left(or right)edge.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pring stiffness and the parameters of wave-induced responses of floating plates are discussed.Moreover,the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floating elastic plates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9.
20.
An analytical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the study of the wave defending effects of the V-type bottom-mounted breakwater. The breakwater is assumed to be rigid, thin, impermeable and vertically located in water of constant depth. The fluid domai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regions by an imaginary interface. The velocity potential in each region is expanded by eigenfunctions. By satisfying the corresponding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matching conditions in and between sub-regions, a set of hnear algebraic equations can be obtained to determine the unknown coetfficients for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s for each sub-region. The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model is verified by a comparison with existing results for the case of an isolated breakwater. Numerical results, in the form of contour maps of the relative wave amplitude around the breakwater, are presented for a range of wave and breakwater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type bottommounted breakwater is generally effective in defending against waves. In general, the wave height in the protected area is about 20-50 percent of the incident wave he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