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281篇
海洋学   13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天文国介一般都从地球大气的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的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的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的可能原因,其中的关键是地方铅垂线的变化。作者认为,天文时纬仪器的特长是能检测铅垂线的连续变化,若经改进,它即能铅垂线的变化,又能对地震预测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2.
在"98.7"武汉强暴雨过程中不同尺度波动的作用及其相干性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以Morlet复数小波函数分析方法等为基础,研究了1998年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强暴雨过程中不同尺度波动的作用,同时用交叉谱研究了不同尺度波动的相干性。结果表明,这次强暴雨过程是一次中-β尺度能量积累与释放的过程,在2h左右的较短时周期波动中,中-α尺度对中-β尺度产生一定的干涉效应。  相似文献   
103.
Ninety-eight clay mineral samples from the YSDP102 core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ometer to study the four clay minerals: illite, chlorite, kaolinite and smectite. Twenty-eight samples had been analyzed on the laser particle-siz eanalyzer to reveal the particle features of the sediments. Distribution of the clay minerals and the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YSDP102 core show that the core experienced three different depositional periods and formed three different sedimentary intervals due to different sediment sources and different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Features of the clay minerals and the heavy minerals in the YSDP102 core indicate that coarse-grained sediments and fine-grained sediments result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sedimentary framework of this region since the curren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4.
浅海和俯冲海沟等海域,不仅是矿产和油气资源主潜力区,也是构造地震频发区,其浅表热流和深部温度信息对于了解板块俯冲和岩浆活动等过程至关重要.这些区域浅层地温场和热流场受到底水温度波动(BTV)强烈扰动,其背景热流需由长期观测来获取.在全面分析了国内外海底热流长期观测技术特点后,我们提出了系缆式海底热流长期观测方案,201...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尤为关注,因为,如今气候变化不仅仅是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还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事关社会的长远发展.本研究以沙尘暴为切入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沙尘暴及沙尘天气发生频率的变化趋势及其地域性差异,并进一步讨论了沙尘暴发生频率变化趋势与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认为沙尘暴发生频率变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中国沙尘暴发生频率呈整体下降趋势,表明近年来中国气温有整体升高的趋势,这可能是全球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波动.  相似文献   
106.
陶建军  胡向辉  李朝奎 《气象学报》2012,70(6):1200-1206
通常将台风中的螺旋云带看成是一种称为涡旋罗斯贝波的波动,双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2,单臂对应的切向波数为1,目前这种波动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仍不很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柱坐标下的正压流体涡度方程,研究了台风中涡旋罗斯贝波1波扰动的正压不稳定性及发展变化问题.结果表明,当基本流径向涡度梯度小于0时,由于涡度扰动的速度场对于基本涡度场的平流效应,1波(m=1)扰动可从基本流吸取能量而出现不稳定快速增长.但由于扰动旋臂的缠卷作用,径向速度将很快变小,因此,不稳定增长将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波动的发展速度与半径有关,中心附近的波动先发展且向外传播,距中心较远的波动稍后发展.整体上看,波动由中心向外扩展,大尺度台风的螺旋云带比小尺度台风的螺旋云带发展更快.  相似文献   
107.
基于中国气象局公布的1961-2006年中国165个国际交换站无缺测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利用随机重排去趋势波动分析(S-DFA)方法,计算并分析了中国极端高温事件阈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S-DFA方法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进行了检验。从可预报性的角度给出了极端高温事件强度综合指标的定义。该综合指标将极端高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和强度综合起来,兼顾不同地区各自特有的区域气候背景,进一步说明综合指标定义的合理性。基于极端高温事件综合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将1961-2006年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分为4个不同等级的地区。极端高温事件综合指标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之前一直保持平稳的波动变化,之后则一直处于上升之中,尤其是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08.
黄平  黄荣辉 《大气科学》2009,33(1):1-15
利用合成分析方法, 分析了1971~2003年间7个El Niño事件发生时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对称与反对称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El Niño事件发生期间, 在热带地区15°S~15°N大气环流异常以对称性为主, 但也有一定的反对称分量: 高度场异常和纬向风异常的对称性较强, 而经向风异常的反对称较强; 同时在El Niño事件演变的各阶段, 高度场异常和纬向风异常的变化较明显, 而经向风的变化较小, 高度场和风场异常在低层 (700 hPa) 和高层 (200 hPa) 呈明显的反位相分布。并且, 为探讨El Niño事件对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非对称性影响的机理, 本研究进一步利用ERA-40逐日资料, 应用Hough函数分析了El Niño事件发生期间这些赤道波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El Niño事件发生期间, 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对称性较强的主要原因是对称性Rossby波异常较强, 而Rossby重力混合波异常对经向风场的反对称分量有重要作用; 并且, 研究结果还表明, 在El Niño事件发生期间, 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温正异常能够激发由对称性Rossby波和Kelvin波组成的Gill型环流异常。此外, 分析表明Hough函数在分析热带大气波动的对称性及反对称性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9.
利用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1971~2003年间7个El Nio事件发生时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对称与反对称特性。分析结果表明,El Nio事件发生期间,在热带地区15°S~15°N大气环流异常以对称性为主,但也有一定的反对称分量:高度场异常和纬向风异常的对称性较强,而经向风异常的反对称较强;同时在El Nio事件演变的各阶段,高度场异常和纬向风异常的变化较明显,而经向风的变化较小,高度场和风场异常在低层(700hPa)和高层(200 hPa)呈明显的反位相分布。并且,为探讨El Nio事件对南、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非对称性影响的机理,本研究进一步利用ERA-40逐日资料,应用Hough函数分析了El Nio事件发生期间这些赤道波动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El Nio事件发生期间,热带地区大气环流异常对称性较强的主要原因是对称性Rossby波异常较强,而Rossby重力混合波异常对经向风场的反对称分量有重要作用;并且,研究结果还表明,在ElNio事件发生期间,热带东太平洋的海温正异常能够激发由对称性Rossby波和Kelvin波组成的Gill型环流异常。此外,分析表明Hough函数在分析热带大气波...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