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11.
风沙起动形式与起动假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治宝 《干旱气象》2005,23(2):64-69
风沙颗粒起动是风沙物理学与沙尘释放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很不成熟。本文根据国内外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了风沙起动的形式,将风沙起动理论归纳为风压起动说、升力起动说、冲击起动说、压差起动说、振动起动说、斜面飞升说、猝发起动说、湍流起动说、负压起动说和涡旋起动说等10种假说。进一步将风沙起动假说归纳为以接触力为主的起动学说和以非接触力(气力)为主的起动说两大类。最后认为,风沙起动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各种学说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反映了真理的某个侧面,但试图仅仅靠某一种学说或某一种力来解释风沙的起动是不够完善的。风沙起动过程同时受多种力的作用,只是这些力所起的作用各异,在分析时要分清主次。再者,同一种力在不同性质(如不同密度、粒径和形状等)沙粒的起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可能是不同的,在研究中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风沙起动机制尚需全面、深入和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2.
游荡河型造床实验过程中河型的时空演替和复杂响应现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欧阳  金德生  陈浩 《地理研究》2000,19(2):180-188
运用过程响应模型实验方法,在游荡型模型小河塑造过程中,分析了游荡河型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发现其时、空演替过程可以相互替代,从而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空代时假说的存在性,为空代时假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并据此把复杂响应过程分为时间复杂响应过程和空间复杂响应过程,分析了游荡河型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时空复杂响应现象。  相似文献   
113.
本文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地震预报的有关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4.
施响  王士君  浩飞龙  王冬艳 《地理研究》2021,40(5):1338-1353
基于“饿了么”网站获取中国287个地级市的外卖O2O(online to offline)数据,通过构建外卖O2O扩散指数和渗透指数来表征中国地级市外卖O2O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发育程度,从宏观尺度探究外卖O2O电子商务的空间发展逻辑,并对技术扩散假说和效率假说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 整体上中国外卖O2O电子商务扩散与渗透过程表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梯度递减规律,大部分地区扩散指数处于中等水平,少数城市的扩散指数处于低等或高等水平,空间分布相对均衡;渗透指数空间单极化现象明显,大部分地区渗透指数处于中低等水平,仅有少数城市处于高等水平。② 外卖O2O扩散和渗透过程区域分异特征明显,扩散指数热点区范围较广,主要分布于东、中部地区,表现为从平原热点区到高原冷点区逐渐过渡的空间格局;渗透指数热点区范围较小,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城市,未在全国尺度形成大范围集聚。③ 外卖O2O高扩散-高渗透区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低扩散-低渗透区覆盖范围相对较广,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高扩散-低渗透区较为分散,其外卖O2O电子商务在实体商业的普及度和覆盖率虽然较高,但外卖O2O业态发育尚不成熟,未来市场潜力巨大。④ 中国外卖O2O电子商务空间扩散与渗透过程更契合技术扩散假说,高收入、高学历以及年轻化成为推动电子商务空间扩散和渗透的重要因素,而实体商业的低可达性在一定程度上并未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115.
在地理空间尺度上,气候因素(如热量、降水量等)一直被认为是物种多样性的主要驱动因素。然而,气候因素能否解释湿地植物多样性格局仍不清楚。研究探讨了环境因素尤其水分和热量条件对湿地物种分布的影响,具体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蒸发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总计7个指标,研究对象涉及新疆3个二级流域的26处湿地公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各指标对湿地植物丰富度影响的相对大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另外,还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对各变量残差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以评估空间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结构方程模型总计解释了41.8%的物种丰富度变异,以年平均降水量对物种丰富度总效应最高,为0.47,其次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0.42,其中年平均降水量为正效应,年平均日照时数为负效应。其他各指标对物种丰富度的效应均不显著。(2)年平均降水量对植物丰富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92.86%,年平均日照时数对植物丰富度的影响主要是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54.76%。(3)空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日照时数的残差均不存在空间相关性,莫兰指数在-0.15~...  相似文献   
116.
利用筛选的12条10 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武汉市东湖(3个样点)、南湖(3个样点)、月湖(1个样点)和关桥(1个样点)四个水体的天蓝喇叭虫(Stentor coeruleus)种群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研究,所得清晰条带显示不同样点样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异,其遗传距离在0.076-0.416之间.用Rapdistance 1.04构建聚类图并探讨不同样点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近.结果显示南湖的3样点的遗传距离较近,在聚类图上聚成一枝,应该为同一个种群;而东湖的3个样点可能是由于地理隔离原因,在聚类图上有2个样点聚成一枝,而另1个样点被其他样点所分隔,不属于同一个种群.这种现象的发现从实例上支持了生物地理学关于物种形成的离散假说.更有意义的是本研究可启动水体微生物种群分化和物种形成及过渡的研究,并期望促进种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和谱系生物地理学及离散分化生物地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