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3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386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976篇
海洋学   395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1011号台风"凡亚比"粤西暴雨过程发生发展机制,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Ncep1°×1°再分析资料和观测降水资料对凡亚比登陆后在广东西部地区造成的两次暴雨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初步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粤西暴雨二次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强冷空气侵入和水汽输送增加,二次增强过程偏南风主导的水汽条件造成了暴雨增强。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剖面显示暴雨主要发生在等值线密集陡峭的区域,等值线的斜率增加对暴雨二次增强有指示作用。湿位涡在暴雨区为上正下负的垂直分布形式,对流层上层高值位涡向下传递,高层干冷空气与低层暖湿气流交汇促使降水增加。  相似文献   
992.
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国内外的页岩气研究现状,认为页岩气是未来重要的补充能源,但其发展尚需要大量的工作;中国学者对页岩气的概念和资源评价方法的认识逐渐趋向于统一,关注的泥页岩评价指标主要是总有机碳、成熟度、连续厚度和泥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在对页岩气的定义进行限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含气泥页岩层段和泥页岩含气系统的概念,应用这种概念更有利于页岩气的资源评价和开发.除了常规的泥页岩评价指标外,应对泥页岩层段和系统中顶、底板的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提出了顶、底板主要特征,特别是不渗透岩层能封堵泥页岩中形成的天然气.在页岩气资源量计算中,应考虑到烃源岩纵横向上的非均质性,应用权重系数考虑不同厚度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参数;同时,提出了一种新的泥页岩含气系统纵向单元精细划分方法.由于国内对页岩气中吸附气和游离气的测试方法尚不统一,对同一样品测试结果相差较大,缺乏相应的分析测试标准,因此提出了按照泥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及氢指数确定含气量的方法;该方法尽管结果不一定很精确,但对于目前测试数据误差较大或缺乏的情况,能提供重要参考.页岩气资源评价总体上应兼顾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依据勘探程度选择评价方法,分类评价与分级评价相统一.最后,建议采用镜质体反射率与总有机碳的乘积和开采系数的关系图,来预测开采系数.  相似文献   
993.
基于200余口钻井的实测地温、地压及声波测井等资料,利用地温-地压系统原理,剖析了潜江凹陷潜江组的地温场、压力场及温压系统特征,并从油气生成、保存及分布角度探讨了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蚌湖和周矶向斜带具有较高的地温梯度,有利于潜江组烃源岩成熟生烃.潜江组砂岩今地层压力多为常压,深部泥岩欠压实发育,强化了深部泥岩的封闭作用.潜江组纵向发育静压型和高压型两类地温-地压系统,其中静压型主要发育于潜北陡坡带、东部斜坡带和西部斜坡带,以自生自储型油气藏为主;高压型发育于蚌湖和周矶向斜带,油气藏集中分布在深层超压体系顶部和浅层常压体系内部.平面上可划分为常温高压、低温高压、高温常压、常温常压、低温常压、高温低压、常温低压和低温低压8个分区,油气多分布于常温常压区.   相似文献   
994.
在2008年4~8月温升季节,对大亚湾核电厂进水口和排水口附近水体4个测站浮游植物种类组成进行了逐月调查,以评估温排水对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获得的网采浮游植物有1 17种,其中硅藻为该海区的主要种类,其次是甲藻;甲藻与硅藻的种数比为64:36.比较分析了核电厂进水口和排水口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差异,结果显示温排水区水体浮游植物密度有增加趋势,在4~8月份增加的细胞密度总平均值为17 492×103 cells/m3,平均密度是排水口站位的2.73倍,没有迹象表明温排水导致排水口站位上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降低.不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核电厂进、排水口水体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差异的主要贡献种是硅藻;在排水口外水体中甲藻种数减少,但其细胞密度未见明显变化,显示冷却水系统对甲藻的损害.调查结果表明:除6月份外,核电厂排水口外水体的浮游植物均匀度指数和种类多样性指数普遍降低,其降幅分别达到0.15(0.03 ~0.22)和0.54(0.23 ~0.92);水温和盐度测定结果表明核电厂温排水区调查站位水体平均温升不高于2℃,且各站间盐度差不大.但是,6月份特大暴雨后各调查站位水温、盐度结构出现很大变化,各站之间表层水温温差缩小,仅在0.1℃左右,站位间盐度差拉大,最大差值达6.9;同时,核电厂温排水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随之减弱,排水口站位上的浮游植物均匀度和种类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进水口站位的对应值.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平溪黑色断层泥一系列的分析测试,发现黑色断层泥中含有约9wt%的有机质组分,并且属于干酪根类型。通过对有机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得到,其中主要的烷烃化合物成分为正构烷烃(C14-C21)、无环异戊二烯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甾烷、萜烷和n烷基环已烷(C10-C21)。对有机化合物的初步分析表明,有机质形成于海相或咸水湖泊相的还原环境,并且赋存时间长,有机质成熟度高。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黑色断层泥中有机质的出现能够显著地弱化断层的摩擦强度以及提高断层摩擦滑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利用中国FY-3气象卫星资料,通过分析多种仪器的亮温数据,对2013年四川芦山MS7.0级地震进行了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FY-3卫星星载多探测仪器,可用于立体监测地震多发区域,红外和微波亮温震区异常明显,能部分解释大地震前热红外异常的多种观点,说明FY-3卫星对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变系数ΔlogR方法及其在泥页岩有机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logR方法对陆相地层有机质评价的适应性,通过修改模型系数、引入新的测井参数,提出变系数的△logR方法.研究发现,△logR方法中孔隙度曲线和电阻率曲线间的比例系数与预测结果误差密切相关,将其视为变量并合理地确定其值能明显减少预测误差;有机质具有低波阻抗的特点,对重矿物欠发育地层,利用波阻抗信息和电测信息可以很好地评价有机质含量.将变系数△logR方法应用于罗69井TOC和氯仿沥青"A"评价,应用结果表明,变系数△logR方法有利于减少TOC的预测误差,也适合对氯仿沥青"A"评价,TOC对应的比例系数"K_(TOC)"小于氯仿沥青"A"对应比例系数"K_A",TOC预测相对误差小于氯仿沥青"A"相对误差,与理论分析相符.变系数△logR方法为评价泥页岩残余烃(油)量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是重要的生物气勘探区域,已发现5个天然气田,属于高产高丰度大型气田,目的层较深,得好该区的地震资料是该地区气田开发的重要基础.该区地表分布大片盐沼区,按照以往激发井深设计方法在高速层中激发,单炮质量低,得不好深层资料.经过对该区近地表结构的仔细分析调查,发现该区经过长期交替沉积作用,近地表形成多套盐泥互层,反复多达4~5层,表现在微测井记录中是高速层并不是单一结构,高速层顶界面下有多套强反射界面,按照以往的方法在高速层顶界面下激发,地震波被大量屏蔽在这多套盐泥交互层中,经过对井深的优化,设计到盐泥交互层之下激发,所得资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通过X射线衍射和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云南水电站断层泥中伊利石物理化学特征,结果显示:①伊利石物质的X射线衍射特征为⊿[(002)-(001)] >8,Ir>1,BB1 <4°,属I+ISII有序混层,膨胀层小于15%,晶胞参数b0=8.991A,1M多型结构;②K2O的平均含量9.1%变化范围在8.5%-10%之间;③K2O和Fe2O3含量之间为负相关,K2O含量与⊿[(002)-(001)] 2θ值呈正相关,而K2O与Ir值呈负相关.上述特征表明该断层泥伊利石是在低温(小于200℃)低压环境下生成.它的形成与断层稳定滑动机制有关.由此推测该断层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王勇  吴爱祥  王洪江  周勃 《岩土力学》2014,35(Z2):168-172
深锥浓密机是膏体技术中尾矿浓缩工艺的关键设备,深锥浓密机底流质量分数与泥层压力密切相关,孔隙比是表征底流质量分数的重要物理参数,但是孔隙比随泥层压力的变化规律并不清晰。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尾矿可浓缩性能表征的物理概念--有效孔隙比,即孔隙比减去饱和孔隙比;其次,采用某矿全尾砂进行了动态压密试验,结果表明,当泥层高度为31~200 mm,对应泥层压强为2 477~4 410 Pa,获得的底流质量分数范围为73.26%~78.30%,该质量分数范围对应的有效孔隙比为0.433~0.191。回归有效孔隙比与泥层压强数学关系得知,二者遵循幂函数Allometric模型;最后,提出了膏体动态压密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曲线,将膏体动态压密分为3个区域:(1)线性压缩区,孔隙比随泥层压强增大而基本呈线性关系,孔隙比变化幅度较大;(2)衰减压缩区,随着压强继续增大,孔隙比下降幅度变缓,膏体趋于饱和;(3)恒定压缩区,该区域膏体达到饱和状态,孔隙比随着压强增大而基本恒定。该研究揭示了尾矿浓缩过程中孔隙比随泥层压强的变化规律,为浓密机设计及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