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3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366篇
地球物理   859篇
地质学   700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北大西洋地区除了存在约70 a周期的AMO(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北大西洋年代际振荡)之外,历史长期气候记录中英格兰温度(Central England Temperature,CET)与格陵兰冰芯净雪累计率还存在显著的20 a周期波动。本研究利用CCSM4(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4)耦合模式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piControl)结果中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通过10~50 a带通滤波与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xtend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EOF)分解,得到在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存在准20 a振荡的逆时针旋转模态。此周期与其临近地区的CET、格陵兰冰芯净雪累计率的准20 a振荡周期相吻合,说明这种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准20 a振荡的海洋模态与其临近地区的大气准20 a振荡之间可能存在相应的联系。进一步利用CAM4(the Community Atmosphere Model version4)大气模式,以北大西洋副极地海区准20 a振荡SST旋转模态为强迫场进行敏感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这种联系。  相似文献   
112.
小冰期时中国南方地区降水模式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冰期是过去一千年中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事件之一。关于小冰期时中国季风区和西风影响区气候变化的对比研究众多,但是缺乏中国南方地区降水模式时空差异的研究,难以了解中国南方地区降水变化规律。为了系统地了解小冰期时中国南方地区降水的复杂性,本文将中国南方地区划分为东南—华南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三个区域,总共选取了19条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相对于中世纪暖期而言,小冰期期间中国南方东南—华南沿海地区的气候偏湿,这可能与雨带在中国南方的滞留时间延长和沿海地区受台风的影响增强有关。(2)中国中部地区秦岭南麓和神农架高山林区在小冰期时期主要呈"冷湿"的模式,差异在于秦岭南麓区域主要在小冰期中后期偏湿,这与中部其他区域偏"冷干"的模式不同。这种区域差异可能是由于地形地势和大气环流的复杂性导致。(3)中国西南地区受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共同影响,且该区域地形复杂,其气候变化在小冰期时期存在更加明显的空间差异,没有呈现出比较一致的降水模式。与小冰期期间的降水变化不同的是,近30年东南—华南沿海地区除了台湾和雷州半岛,其他区域降水明显减少,可能受气温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结合高分辨率的古气候记录,我们系统分析了中国南方小冰期的干湿模式在时空上的差异及其可能的影响因子,这对于认识小冰期时中国南方不同区域降水的复杂性及未来旱涝灾害的防控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3.
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最终完成了7000米级的所有海试任务。本次海试共进行了6次下潜试验,有3次下潜深度超过了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海试团队对潜水器的各项功能逐一进行验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调查作业,首次获取了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动物影像和取样。随队记者用镜头详细记录了海试期间的各种瞬间,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照片,让我们一起去体会经过了十多年的追赶,在深海科学领域后起的中国,终于拥有了一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深潜器的这份喜悦。  相似文献   
114.
晚更新世黄土堆积物中的10Be记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西峰黄土剖面0.15Ma以来10Be浓度、CaCO3含量、粒度分布和有机质含量曲线。通过与深海沉积物δ18O曲线拟合,建立了西峰黄土剖面10Be时标,并与洛川黄土剖面10Be记录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计算了黄土堆积速率及10Be沉降量。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首次提出了奇异矩阵分解的记录列方法。该方法可以容易地将任一奇异矩阵A分解为一列满秩阵与一行满秩阵的乘积,因而能直接得到一个恰好包含A的全体非零特征值的非奇异阵D,使特征矩阵的行列式计算降至最低阶,以减少计算工作量。最后将该方法推广到列不满秩的高矩阵(即行数大于列数)的情形,给出了亏秩平差计算中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16.
在冈瓦纳大陆裂解的同时及其后,出现了岩浆作用过程,它影响到远离安第斯山链的南美地台的大部分。这个岩浆作用过程构成了几种类型的记录:(1)拉斑玄武质侵入岩和喷出岩,如沉积盆地中的熔岩流、岩床、岩墙和基底中的岩墙。最大活动强度出现于中侏罗世至前阿普第阶早白垩世。在大陆的北部,出现局部的二叠—三叠纪拉斑玄武质岩墙。(2)碱性和过碱性镁铁质至长英质岩浆活动和共生的碳酸盐岩,它们出现于巴西Serra do Mar、巴拉那盆地周边以及在亚马孙地盾周边和玻利维亚,呈孤立的小面积出现,时代上大部分属后阿尔必阶。由于此期岩浆作用发生于南美和非洲移开之时,所以一直延续至中新世。少量的侵入岩是与侏罗纪—始自垩纪火山活动同时的。(3)在前寒武纪末期结束造山作用的地区以及在时代为中元古代的巴西克拉通区,已找到了几个金伯利岩体,少量的同位素资料指出其年龄属中生代。 地质构造影响了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玄武质熔岩流和岩床在克拉通内盆地中下沉较大的内部更常见,厚度也较大。许多前寒武纪断裂受到辉绿岩墙的影响,这些岩墙可以构成岩墙群。其它岩墙明显与古老断裂无关,但是它们位于大陆分离过程中遭受张应力的地区。巴拉那盆地周边的碱性岩浆作用通常受穹窿和断开的单褶的控制。相似的机制——也发现  相似文献   
117.
在复杂地区开展地震工作,静校正量提取的准确与否是能否取得良好地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复杂地区静校正量的准确提取往往是困难的。这是因为,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低(降)速带的测定不可能做得很多,而这些地区的低降速带情况变化较大,仅依靠少数点的测定结果难以控制低降  相似文献   
118.
119.
运用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在微机故障或其它原因,需要对地面气象记录进行手工编制预审月报表的“补差还原法”。  相似文献   
120.
Milankovitch理论被推翻了还是被证实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基 《冰川冻土》1994,16(4):363-370
Devils岩洞50万年气候记录所反映的气候轮回似乎不存在准周期性变化。Broecker认为,DH-11δ18O序列的定年分析是空前出色的。倒数第二次冰期结束时间虽然比深海记录仅早了1.7万年,却足以构成对Milankovitch理论的挑战。Shackleton反驳说,由于Devils裂隙一直流满着水,水中过量的230Th造成断代误差高达5千年。Imbrie的分析表明,如果把Devils年代强加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