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7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863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420篇
地质学   1920篇
海洋学   567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笔者以近 30年来的地质成果资料 ,从鄂北地层层序与成因 ,古生物类型与生态 ,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重矿物特征 ,岩浆岩分布 ,地球物理异常及类蛇绿岩、蓝片岩和榴辉岩带的存在等 ,将鄂北地区划分出三个古生物地层构造单元。以枣阳市鹿头镇—广水市郝店镇剪切带、连接新城—广济断裂为界 ,之北是桐柏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之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以襄樊—广济断裂为界 ,之北是扬子北部边缘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之南是扬子地台古生物地层构造区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南沙群岛的双壳纲贝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中国南沙群岛的双壳纲贝类141种,分隶于5亚纲8目36科77属。从种类的组成中,帘蛤科有18种,蚶科15种,扇贝科11种,鸟蛤科10种,锉蛤科8种,贻贝科、海菊蛤科和樱蛤科各7种,砗磲科6种,其他各科的种类均在5种以内。按种的性质而论,大多数属于和珊瑚礁有密切联系的热带种或亚热带种,区系性质为印度-西太平洋区的印尼-马来亚区。  相似文献   
993.
海潮 《海洋世界》2004,(3):29-30
不知何时起,社会上开始弥漫出一股“无书可读”气息,一些年轻人当中,在扮“酷”之后的“炫”风里,似乎欲求知而空无门。倘若真是如此,倒不如冷一冷那物欲浮躁的心火,静下来读史为宜。这里,就向大家举荐《二十世纪中国海洋要事》,此书不酷不炫,却可以新视觉助读者晓知天下。  相似文献   
994.
《海洋世界》2004,(4):4-6
近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指出:2003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2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了3.2万平方千米,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严重污  相似文献   
995.
996.
本书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海洋出版社合作陆续出版的《中国海洋地质丛书》之一。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编总论,讨论了沉积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一些重要概念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评述。使读者了解近一二十年内这一学科的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以及作者立论的根据和出发点;第二编按照沉积体系介绍中国的海洋沉积地质学,包括国内外的研究概况、边界条件和沉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沉积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各章分别为:  相似文献   
997.
海洋真菌广泛参与近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同时与海洋动物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贝类是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生物, 为深入了解海洋真菌与贝类养殖的潜在关系, 选择厚壳贻贝养殖区海水及8种组织真菌为研究对象, 利用荧光定量PCR以及ITS rDNA高通量测序解析养殖厚壳贻贝各组织及所处海水环境的真菌群落丰度和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厚壳贻贝养殖区内和边缘海域的真菌丰度显著高于养殖区外围海域; 从贻贝养殖区和组织中共获得1 409个OTUs, 其中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 在海水真菌群落为优势纲; 而在贻贝组织中, 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 足20.13%、肾脏14.72%)、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 鳃2.89%、后闭壳肌1.92%、血淋巴1.36%)、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 性腺3.59%、足1.57%)和伞菌纲(Agaricomycetes, 性腺3.09%、消化腺2.71%、鳃2.50%)占据优势地位。多样性分析显示厚壳贻贝和海水间真菌群落存在显著性差异; Bray-Curtis相似距离分析显示贻贝真菌群落与养殖区内海水更为相似, 而与边缘和外围海水差距较大。厚壳贻贝不同组织间、不同区域海水间的Beta多样性差异主要来自物种替换; 贻贝与海水间真菌Beta多样性的差异主要来自丰富度差异。综上所述, 厚壳贻贝体内真菌具有组织差异性, 并且养殖活动改变了养殖区海水的真菌群落。研究结果将为贝类真菌资源、贝类-真菌相互作用及生态影响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中心阵列法实现面状地图要素的自动注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耿留勇  余代俊 《测绘科学》2007,32(2):36-37,63
本文阐述了中心阵列法进行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原理、多边形预处理算法、求取阵列旋转中心的方法和求取注记定位线的算法。另外,还对中心阵列法进行了验证其可行性的试验,其结果证明这种算法不但能够处理所有常规形状的多边形,而且能够适应一些不规则特殊形状的多边形的注记。  相似文献   
999.
在雪宝顶北麓的黄龙地区新发现的鲕状钙华包壳粒,是高寒区钙华形成环境中产出的一类典型陆相包覆颗粒构造。通过系统采样鲕状包壳粒沉积剖面,并借助常规显微镜、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等,揭示出鲕状钙华包壳粒的矿物组分、微观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鲕状钙华包壳粒分为同心圆状、同心圆—放射状、薄壁同心圆状3种基本类型,包壳粒核部是由异地的钙华碎屑构成,外壳层是由泥晶与微亮晶方解石纹层围绕核部逐层形成的圈层构造;微观特征显示泥晶层无明显微生物成因发育特征。鲕状钙华包壳粒的微观形态与组构特征反映出壳体中的泥晶圈层可能形成于相对深的静水环境,亮晶圈层可能形成于浅水高能环境,鲕状钙华包壳粒的成因偏于鲕类而非核形石类。   相似文献   
1000.
为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西部盆(盆地)、山(山脉)、原(高原)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动力学过程,2003年我们提出并领导实施了“羚羊计划”(ANTILOPE-Array Network of Tibetan International Lithospheric Observation and Probe Experiments),在青藏高原先后完成了羚羊-I(ANTILOPE-I)到羚羊-IV(ANTILOPE-IV)4条二维宽频带台阵剖面,而在青藏高原东西构造结则实施了羚羊-V和羚羊-VI两个三维宽频带台阵探测。另外,我们将前期在准噶尔盆地、天山造山带、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开展的九条综合地球物理观测剖面也纳入羚羊计划的总体框架中来。 通过“羚羊计划”的实施,我们在中国西部(包括西北部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以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综合的第一手观测数据,获得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精细的壳幔结构,系统地揭示了中国西部盆山原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主要结论总结如下:确定了准噶尔盆地基底的结构与属性,优化了盆地的基底构造格架;建立了天山造山带“层间插入削减”新的陆内造山模式,揭示了印欧碰撞在天山岩石圈缩短44%的去向以及由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俯冲的转换机制;揭示了塔里木盆地、阿尔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盆山接触关系;获得了塔里木盆地顺时针旋转的深部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证据;确定了青藏高原之下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发现目前的青藏高原由南部的印度板块、北部的欧亚板块和夹持于二者之间的巨型破碎区——西藏“板块”构成,首次确定了各自的岩石圈底边界;修正了高原变形的两个端员模型;建立了深部构造对地表地形的制约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印度板块沿喜马拉雅造山带俯冲的水平距离与俯冲角度的变化规律与控制因素。 “羚羊计划”以其巨大的观测网络与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采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等不同学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印度板块俯冲、西藏巨型破碎区发育、塔里木板块顺时针旋转、西部水汽通道提前关闭、中国西北部干旱、沙漠化提前这一深部结构、动力学过程及其对地表地形、油气资源和环境变化的制约关系,推动了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