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369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61.
样品制备为(1—2)mol/l HCl—2.5mol/l NaCl 介质,流经 P-350色层柱后,用0.5mol/l NaF 解脱色层柱上滞留的铀,衔接5-Br-PADAP,全差示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在比色皿厚度b=3cm,微电流 i=6μA 时为0.00069μg/ml·0.01A′,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在3—19%。  相似文献   
962.
96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地区广泛发育二叠纪中基性岩墙群,该区岩墙被认为是碰撞后伸展的典型产物.本文根据岩墙宏观野外特征和镜下显微构造分析(岩墙分支、捕虏体、矿物线理和定向斑晶)得出研究区北西西-南东东向岩墙侵位方向由北西西向南东东侵位.通过对该区岩墙边界采样后进行磁化率各向异性测量得到磁组构的最大磁化率长轴优势方位分布图和磁组构各向异性特征分析,进一步指示其岩浆以一定仰角由北西西向南东东侵位.结合克拉玛依地区岩墙群与达拉布特深大断裂的时空分布特征推测该区北西西向岩墙岩浆来源于北西侧的达拉布特断裂,岩浆沿着达拉布特深大断裂上侵到先存裂隙而形成岩墙.  相似文献   
964.
海底浊流的运动及其沉积,是目前浊流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经过验证的基于雷诺平均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及浮力项修正 k-ε 湍流模型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模拟了海底弯曲圆弧形峡谷内的浊流的流动和沉积,结果表明:(1)浊流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对环境水体的夹带厚度不断增加,浊流厚度一般会超过峡谷深度,溢出峡谷,使浊流产生密度和动量损失;(2)浊流到达弯道部分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会产生剥离,溢出更多的浊流至漫滩区域。浊流剥离的最大处为弯道顶点外岸下游处,其过量密度可达入流的37.5%;(3)对于模拟的横剖面为圆弧型的峡谷内的浊流来说,弯道顶点处的二次流在底部形成一个顺时针的循环圈,靠近峡谷底部从外岸指向内岸;(4)在峡谷中间及弯道顶点内岸下游处形成沉积,在弯道顶点外岸下游处形成侵蚀。这些特征对根据浊流的沉积观察推测其形成环境及油气储层的调查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5.
老挝万象盆地钾盐矿赋矿地层为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下岩段,为隐伏矿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品位高。由于受钾盐矿层沉积基底地形差异及矿层的后期改造,钾盐矿层局部缺失。在钻探揭露控制矿层前预测矿体的赋存位置,可有效节约探矿成本。根据万象盆地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石盐岩、钾镁岩矿与泥岩之间存在密度差,认为重力测量能够有效区分盐类矿层的埋深、厚度,而钾盐矿层往往赋存于古近系古新统塔贡组巨厚层石盐矿层上部,重力负异常与钾盐矿层的对应性好,是钻探验证首选区域和万象盆地钾盐矿勘查较为有效的物探方法。  相似文献   
966.
大连市火箭人工增雨流动作业技术与业务流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斌  张殿刚  张靖萱  赵繁盛  濮文耀  赵雅轩 《气象》2014,40(10):1271-1278
文章通过统计和分析大连地区1975—2004年30年过程降水≥5 mm的40个天气样本资料,总结了主要降水形势为大槽型、中纬度系统型、北涡型和南涡型4种类型;同时分析了2003年6—10月过程降水在5 mm以上的22个多普勒雷达观测个例,总结得出大连地区主要降水云系为层状云和积层混合云,且积层混合云多于层状云,表明大连地区更适宜开展火箭增雨作业,进而统计和建立了火箭增雨的雷达作业预警、决策判别指标模型;并研究了通过自然降水落区与社会需水综合分析确定作业区域的技术方法;根据雷达预警判别指标权重分析,侧重研究了作业车辆适时调度技术方案及业务流程,为火箭人工增雨科学、高效作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67.
陈石  徐伟民  刘芳 《中国地震》2013,29(1):107-115
以地震监测为目的流动重力重复测量获取的重力年变信号通常在十几到几十微伽量级.但由于重力测点所处的地形高程不同,将空间测点直接插值得到的重力异常空间图像会叠加由于地形起伏引起的异常畸变.本文通过6面体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规模和埋深场源的地形效应;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测网的重力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并通过位场曲面延拓校正技术消除了地形影响.结果表明,位场曲面延拓校正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重力数据质量,有利于更准确地圈定和认识异常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68.
本文利用攀枝花和西昌地区2002—2012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作出重力场动态图像和部分重力点值时序变化图像。通过分析重力场变化,研究2008年攀枝花6.1级地震与2012年宁蒗、盐源交界5.7级地震之间的关系,得出攀枝花6.1级地震使攀西地区构造活动加强,较强的构造活动使2012年宁蒗、盐源交界5.7级地震孕育和发生以及地震孕震过程和临震前重力场变化与攀枝花6.1级地震前的变化具有相似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9.
针对两种典型强震动加速度仪,ETNA与MR2002,利用汶川地震强余震流动观测进行了两仪器的一致性检验.通过架设在同一仪器墩上的2种强震动加速度仪在5次余震事件中所获取加速度记录的波形、峰值、傅里叶振幅谱及反应谱的对比分析可知,ETNA仪器记录的峰值加速度与MR2002仪器记录的峰值加速度间的最大相对误差达23.6%,且南北向峰值加速度差异大于东西向和竖向,竖向明显小于两水平向;反应谱及傅里叶谱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只是幅值存在些微差异,且竖向谱值相差最小,明显小于两水平向,反应谱最大相对误差近5%,相对于低频反应谱,高频反应谱差异较大;此外,亦存在两仪器记录时程曲线反向、记录时间长度不等、触发点不同等差异.经分析认为,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两种不同仪器性能上的微差异、仪器参数设置不同、以及触发滤波算法不同等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970.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0~2011年期间在云南腾冲地块、保山地块、思茅地块和扬子块体布设的21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732个5.0级以上远震事件,得到1939条接收函数.采用H-κ叠加搜索技术,获得了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地壳厚度和由波速比得到的泊松比变化明显,均显示出块体的深部结构特征.除腾冲地块外,其他三个块体地壳由南向北均呈现出增厚趋势,且由西向东不同块体之间也呈现出明显增厚趋势.扬子块体的泊松比与地壳厚度显示出由南向北明显加大相一致的趋势,这可能暗示该区地壳增厚以下地壳变化为主.与扬子块体不同,保山地块和思茅地块的泊松比变化相对平稳,这种差别证实了金沙江-红河断裂是华南块体的南部边界.腾冲地块的三个流动台站H-κ搜索结果整体上表现为高泊松比特征,但随方位角变化明显,可能暗示出台站下方地壳介质存在着强烈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