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369篇
地质学   575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3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昆明站流动VLBI首次长距离实验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流动VLBI首次在昆明与上海佘山站组成长基线观测。本文对实验观测、射电源的选取、数据文件的生成以及数据处理等情况作了介绍,并对流动VLBI今后的观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2.
用OCCAMV3.3软件包对我国首次流动VLBI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所采用的海潮模型考虑到我国近海潮资料  相似文献   
993.
流动地震数据采集器 ,除必须具备固定地震观测台站地震记录仪器相同的技术性能 ,如大动态范围、高分辨率外 ,还须具有野外流动观测的特殊性 :1高可靠性 .仪器必须能够在无人值守运行中长期稳定可靠工作 ;2强野外环境适应能力 .野外流动观测可能经常遭遇恶劣的工作环境 ,如潮湿、灰尘、环境温度等 ,仪器必须能够在各种野外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 ;3良好抗振性能 .仪器必须能够抵抗流动观测中的长途颠簸运输 ;4巨大数据存储能力 .地震观测数据量巨大 ,但野外流动观测数据收集困难 ,如何可靠存储和收集巨大的地震观测数据一直是困扰流动观测技术领…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物质东流的岩石层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地表大地球热流观测资料、岩石生热率及热导率数据研究了三江和四川盆地6个地区的岩石层平均温度结构及强度分布。结果表明,整个三江地区岩石层温度较高,而四川盆地温度较低;在岩石层强度分布上,四川盆地为高强度区,而三江地区则为低强度区;整个三江地区构成了一条青藏高原物质流的低强度通道;由于四川盆地高强度块体的阻挡,青藏高原向东的物质流在此转向近南向,沿三江地区流逸;不同岩石层块体的强度差异可能是控制高原物质流动态势的重要力学背景之一。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大陆强震观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主要介绍了我国大陆强震观测的历史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大陆今后的强震观测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流动重力测量结果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兰州-天水-武都地区重力网1991-1999年9期复测的重力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地质构造分析了重力场变化与永登5.8级和宕昌3.9级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这2次地震前后,靠近震中的测点的重力值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7.
碎屑岩储层流动单元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储层流动单元是指影响流体流动的岩性和岩石物理性质在内内部相似的,在垂向上和横向上连续的储集带,流动单元可以解释油水井连通关系,提高剩余油采收率,提供油田开发后的挖潜对象,对于二次采渍和三次采油具有较大的实际 意义,目前流动单元的研究中仍存在着时空尺度和参数选择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大大推动储层地层研究向精细化,系统化发展。  相似文献   
998.
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常被合称为莺琼盆地,但二者的天然气成藏条件明显不同,莺歌海盆地第三-第四系巨厚,老第三纪崖城组和陵水组强烈过成熟,有效源岩为新第三纪三亚组和梅山组,而琼东南盆地的主要源岩为崖城组和陵水组,上第三系的生烃强度较低;尽管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均为超压盆地,但莺歌海盆地强超压和右旋张扭应力场的共同作用导致超压囊顶部破裂并发育底辟,实现了超压流体包括天然气的垂向集中排放,而琼东南盆地总体上仍为侧向分散流体系统。莺歌海盆地的重要勘探领域是与底辟有关的圈闭,而琼东南盆地的主要勘探领域应为与下第三系源岩具有良好输导通道的上第三系岩性-构造复合圈闭或下第三系构造圈闭。  相似文献   
999.
DCW-01型流动VLBI测量仪时频系统性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DCW 0 1型流动VLBI测量仪已在昆明进行了试观测 ,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的时频系统 ,并在观测实验中对其精度、稳定度作了检测。结果显示 ,所采用的时频系统 ,其精度及稳定度分别优于 1× 1 0 -12 和 1× 1 0 -14 ,较好地满足了流动VLBI测量仪时频系统的既定要求 ,能够精密、可靠地适用于流动VLBI的观测实验。最后对仪器的检测工作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第一台流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设备经近十年的研制目前在昆明进行了试观测,本文介绍了实验观测及数据的获取情况。并对数据文件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在上海佘山25米天线至昆明流动站近2千公里的基线上,昆明流动站坐标精度优于5cm。基线相对精度优于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