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3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16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近年来,三江平原部分区域地下水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引起广大学者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了查明三江平原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规律,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以三江平原1980年72组及2019、2020年同期1 092组地下水位统测数据和44组国家地下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插值分析、栅格代数运算、对比分析等方法,查明了三江平原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特征,阐明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地下水流场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与1980年相比,三江平原地下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西部平原区地下水位累计降幅1~5 m的区域面积2.6×104 km2;东部建三江垦区累计降幅大于5 m的区域面积为1.17×104 km2,其中,累计降幅大于10 m的区域面积为3 400 km2,地下水位年均降幅约0.29 m。地下水开采引起地下水流场变化,“西砂、东黏”的水文地质条件促使区域地下水降幅的时空演化差异;水田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引起地下水超采,浅地表黏土层阻挡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无法实现以丰补欠自平衡,造成了建三江垦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查清三江平原地下水变化规律和现状特征奠定了基础,为科学指导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2.
用三维冰雹云模式模拟贵州一次冰雹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模拟了2007-05-20夜间贵州省西南地区的一次降雹过程。分析了雹云的流场结构、含水量场等物理量的分布及演变。结果表明,模拟雹云的流场具有明显的辐合辐散结构;冰雹粒子呈现明显的“循环”增长过程;冰雹含水量中心的演变与冻滴含水量中心的演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3.
A three-component decomposition is applied to global analysis data to show the existence of a beta gyre, which causes Tropical Cyclone (TC) to drift from a large-scale environmental steering current. Analyses from the 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 (GDAPS) of the Kore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KMA), the Global Forecast System (GFS) of NCEP, and the Navy Operational Global Atmospheric Prediction System (NOGAPS) a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structure of the beta gyre obtained in our analyses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structure, with a cyclonic circulation to the southwest of the TC center, an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to the northeast, and a ventilation flow directed northwestward near the center. The circulation of the beta gyre is strongest at the 850-hPa level where the cyclonically swirling primary circulation is strongest, and decreases with height, in a pyramid shape similar to the primary circulation. The individual structure of the beta gyre is case- and model-dependent. At a certain analysis time, one model may clearly reveal a well-defined beta gyre, but the other models may not. Within one model, the beta gyre may be well defined at some analysis times, but not at other times. The structure of the beta gyre in the analysis field is 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the vortex initialization scheme and the model behavior during the 6-h forecast in the oper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 cycle.  相似文献   
114.
利用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一次台风流场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云霞  邵爱梅  杨毅 《高原气象》2010,29(1):187-196
应用Qiu等提出的两步变分反演法,由厦门、长乐两部雷达观测资料反演0604号台风"碧利斯"登陆福建霞浦前的风场,并利用反演的水平风场检验几种常用的台风涡旋模型对此次台风的合理性,以期对雷达资料应用于台风过程分析和模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结果表明,两步变分法可以较好地反演出台风的水平、垂直风场特征,水平风场呈现不对称性且有明显的偏心结构,流场随高度表现出漏斗形特征,垂直风速与水平流场对应较好,台风中心有下沉气流,外围有上升气流。通过对台风物理量的分析发现,此次台风过程存在以最大风速半径随高度向外倾斜的主环流圈和低层向中心流入,高层向外流出的次环流圈。利用反演的水平风场对常用的对称风场涡旋模型进行了验证,发现在最大风速圈内取Rankine模式,最大风速圈外取Chen3模式对此次台风过程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5.
四面体透水框架群作为一种新型的防冲促淤措施已经在各种河流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形状,仅依靠常见的量测手段确定其绕流场结构存在较大困难,使得对该类方法防护机理的理解受到限制。在CFD通用程序Fluent平台上建立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对单一贴壁四面体透水框架的清水流场进行模拟,并与超声测速仪(ADV)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表明该数值模型有效地补充了三维复杂流场的物理实验结果,有助于理解四面体框架的防护机理。改变水力参数,计算得到阻力系数CD相对于雷诺数Re的变化曲线,当Re>105时,单一贴壁四面体框架的阻力系数CD为一常数值,大小为1.557。  相似文献   
116.
王慧玲 《地下水》2010,32(4):42-44,50
通过建立三维水热耦合数值模型,对区域流场作用下,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运行一个采暖、制冷周期后,不同的抽灌井布局以及交替方式下,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温场的演变趋势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的天然流速越大,越有利于热量的运移,有助于抽灌井连线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垂直布局以及地下水流向由抽水井指向回灌井的平行布局下的地温场演化,但不利于地下水流向由回灌井指向抽水井的平行布局下的地温场演化和温度恢复。一般的天然地下水流速条件下,由于含水层储能效应,进行抽灌井季节性交替模式的系统运行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7.
利用陕西关中区域内五市(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宝鸡)有PM2.5监测数据以来的2014—2019年各市污染指数(AQI)筛选代表年,定义关中区域污染和区域重污染天气过程,结合陕西WRF(Weather research&forecasting model)模拟数据,对影响关中区域的流场分型,并重点研究了各流场分型与P...  相似文献   
118.
介绍“小区域流场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在“单站要素预报”中的应用和一个业务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9.
使用1987年各月逐日2个时次地面、300、600、900、500、1000、1500、2000、3000m的风场资料,计算并分析其流场特征,得出我国低空各层次流场的年、季、月平均分布特征。同时还发现我国各台站的边界层内普遍存在一个明显风速极大值区,并得出它所在的高度、风向、风速以及出现频率。  相似文献   
120.
该文提出用单部多普勒天气雷达距离高度扫描(RHI)的探测资料,从大气运动连续方程出发,在实际流场的二维假设下,反演雷达探测区域内的垂直剖面流场结构。通过个例试验表明,反演结果比较合理。该方法可供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