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7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224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国内晋省旱灾晋省南北各县,均遭苦旱,疫疠杂呈,秋禾多未下种,连日纷向省府报灾。绥远亢旱绥远全境酷旱,时疫流行,全省储粮甚少,粮价日涨,米每石十三元,麦每石十一元。临清早象济南二十八日专电临清已半年无雨,掘地三尺不见湿土。运河断流。全县产麦只值二万元,棉损失七百万元。饮料缺乏,疠疫丛生,旱灾为十五年来所未有。  相似文献   
72.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二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目前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  相似文献   
73.
范东东  魏永伟  苗亮  陈炯 《海洋与湖沼》2015,46(5):1153-1159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对虾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可感染多种虾种。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中国养殖的重要沼虾品种之一。根据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推荐的IHHNV检测方法,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开展IHHNV在罗氏沼虾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的罗氏沼虾养殖区,IHHNV广泛流行,阳性率高达90%;但所有成年罗氏沼虾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病症,仅表现为病毒的携带。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检测到的华南地区毒株属于Ⅰ型感染株,与菲律宾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华东地区毒株属于Ⅱ型感染株,与东南亚株进化关系较近。本研究为IHHNV在罗氏沼虾内的感染、流行和防控提供了详细参考。  相似文献   
74.
近50a东北冷涡异常特征及其与淮河流域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  韩桂荣  孙燕 《气象科学》2015,35(2):216-222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数据分析了1960—2009 年夏季东北冷涡的异常特征,研究了夏季东北冷涡与同期淮河流域降水的关系,发现:东北冷涡偏强时,淮河流域的降水很可能偏多,东北冷涡偏弱时,淮河流域的降水很可能偏少。东北冷涡异常强年,淮河流域高低层环流具有斜压性,且低层有显著的正涡度发展,促进了上升对流运动活跃发展。而东北冷涡活动异常频繁,有利于引导潮湿阴冷的北方气流南下,与东亚夏季盛行的西南暖湿气流在淮河流域上空交汇,在上升运动的触发下,导致淮河流域降水明显增多;东北冷涡弱年的情况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75.
一、背景城镇土地调查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全面查清全国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情况,掌握真实土地基础数据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数据汇总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调查办发[2009]24号)要求,我省充分利用城镇土地调查成果,  相似文献   
76.
《河南地质》2010,(5):54-54
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显示,我国土地质量总体状况良好,达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类标准的87%。但是,占国土面积13%的土壤存在污染,污染状况不容忽视。南方以镉、汞、铅、砷等重金属问题为主,在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频发镉、汞等重金属中毒问题;而北方以高氟、高砷和低碘等非金属问题为主,在较多贫困农村和边远地带受到砷、氟等地方病困扰。  相似文献   
77.
梁日升  余克服 《热带地理》2023,(10):1882-1890
有孔虫指数(Foram Index, FI)是利用珊瑚礁区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功能组(藻类共生种、机会种、非自养种)的含量评估珊瑚礁区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指标,迄今中国对该指标的应用还较少。文章以西沙群岛羚羊礁的潟湖中钻取的LYJ2岩芯为材料(全长287 cm,底部对应的年代为2 665 a BP),以0.5 cm的间隔取样,在显微镜下鉴定有孔虫功能组,计算FI值。结果显示:1)近2600年的FI变化范围为4.1~7.9,均值为5.9。2)FI成波动变化的模式,具体可分为3个上升期:2380―1628,1212―572和252―92 a BP;3个快速下降期:1628―1212,572―252和92 a BP至今及1个小幅下降期:2665―2380 a BP;3) FI在长期变化趋势上叠加不同尺度的年代际波动,具有66.7、54.4 a等周期。基于FI值对珊瑚礁健康状况的评估标准,推测近2600年来西沙羚羊礁的生态环境总体是健康的;基于FI值与海表温度对比分析,推测羚羊礁FI值主要受海表温度影响,与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FI高值与中世纪暖期、罗马暖期大致对应,而低值与小冰期、黑暗时代冷期大致...  相似文献   
78.
79.
《国土资源》2014,(5):8-9
正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却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担忧起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环芳烃成为罪魁祸首。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胁到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这些"舌尖上的安全"。或许这些污染并不像烟囱中冒的黑烟、河流里淌的污水那么直观、但它们的确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土壤现状近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  相似文献   
80.
《国土资源》2014,(5):10
正1月19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在粮食产量十连增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这一蓝图寄予无限憧憬。但是,4月17日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16.1%的总超标率。不禁让人担忧上述理想能否顺利实现。此次在全国范围首次开展的土壤污染状况综合调查显示,我国土壤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