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浅海声信道中脉位信息检测的抗多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浅海声信道中多途干扰的主要特征及其对脉位信息检测的影响,探讨克服多途干扰的几种可能途径,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抗多途方法,以实现浅海声信道中脉位信息的可靠、精确检测。  相似文献   
102.
根据1996年"中-法合作东海计划",在东海大陆架打钻一口,取一长196cm的岩芯。对该岩芯样品粒度分析结果和现场生物种属记录综合研究,表明此岩芯属浅海沉积,既有波浪多次往返搬运沉积的特点,又有河流砂沉积的特点。以74cm为界,上层为冰后期海进滨海相沉积,下层为晚更新世末冰期海退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103.
浅海声传播和混响的选频衰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强负跃层浅海的爆炸声实验中,发现当声源和接收器都位于跃层之上时,平均混响强度和某一航向的声传播损失在频率1000-2000Hz之间出现强烈的异常衰减现象,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发射和接收均无指向性的平均混响强度的异常衰减与该航向声传播损失的异常衰减具有中心频率相同、带宽一致、附加衰减值相近的窄带共振或选频衰减特权.显然,这一异常衰减现象无法用各向异性的机理(内波、海面或海底的有规律起伏等)来解释.根据本文实验所得的传播损失和混响强度的深度结构以及一些间接的证据,我们认为这一选频附加衰减是由分散活动干跃居上部的有鳔鱼(极可能是鱼)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4.
建立了一个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氮和磷、溶解态与悬浮有机物及溶解氧七状态变量的浅海水体生态动力学箱式模型,并且考虑了海面太阳辐照度变化、海水与底泥温度变化以及营养盐海底溶出和陆源流入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在胶州湾北部浮游生态系统演变的几个特征时期动力学方程中的物流动态特征。结果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5.
为阐明珠三坳陷西北部珠江组一段上亚段浅海陆架砂体成因机制,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数据,首先搭建了五级层序地层格架,并以此为约束,开展浅海陆架砂体识别与定量描述,剖析其时空演化规律,进而讨论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珠江组一段上亚段可划分为4个五级层序,自下向上编号为FS4、FS3、FS2与FS1;(2)研究区发育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两种类型陆架砂体,两者整体呈NW-SE向展布,潮流沙脊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部,滨外沙坝则集中于东部;(3)FS4、FS3与FS2 3个五级层序中,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均呈现较大规模与较多数量,最上部FS1五级层序中,规模与数量达到最小;(4)沉积基准面(水动力)、同沉积地貌、沉积物碎屑供给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潮流沙脊与滨外沙坝的发育规模、展布特征与时空演化规律等,综合构成了珠三坳陷西北部浅海陆架砂体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106.
桩基导管架式采油平台是海上油气生产的主要设施,它在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通过对导管架平台施工安装工艺过程和要求进行了探讨,并简单介绍了导管架式采油平台的结构,并根据以往胜利油田海上导管架平台施工的经验和特点,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要求,按照导管架的施工安装原则,对导管架陆上制作过程中的下料、组装和探伤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对导管架海上施工过程中的装船、运输、定位、吊装、打桩、灌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导管架海上施工安装工艺。  相似文献   
107.
龟山岛附近海域热液活动流体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东北部龟山岛附近热液活动区流体的来源较为复杂,判断流体来源同时探讨该地区岩浆活动的程度对于龟山岛热液活动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测定热液流体中的元素浓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热液流体的微量元素浓度总体上接近海水值,但是通过Mg浓度为0回推得出热液流体的端员组分较为简单,而且有低Cl-浓度的组分(如地下水)加入,所测定热液流体中海水特征是由于取样过程中海水混入所致,氢氧同位素的对应曲线表明热液流体与该地区海水的同位素特征值不一致,并且不是单一龟山岛上地下淡水来源。龟山岛附近热液流体在氢氧同位素值分布特征上与南胡安得富卡洋脊的深水热液活动流体较为一致。可以初步判断龟山岛附近热液活动流体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深部物质和龟山岛上的大气降水,深部的岩浆物质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分离相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下渗的淡水,两者混合构成了热液流体的端员组分。因此龟山岛热液活动的出现是由于深部物质活动造成的,表明目前该地区地壳活动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108.
青城子矿田石英脉-硅质岩与金银成矿关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东裂谷西段辽河群赋存大型铅锌矿床,近年又发现多处大( 中)型金银矿床。目前的研究表明,该区金银资源潜力仍然很大。一个值得重视的地质现象是所有金、银矿床都伴随有硅质岩、石英脉的出现。硅质岩受层位控制,呈似层状、扁豆状,基本平行上下岩层,本身亦可构成矿体。辽东裂谷中的金、银、铅、锌矿床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石英脉的规模、分布及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矿床规模。因此,硅质岩、石英脉是地质找矿的直接标志,如在青城子地区,找到了硅质岩就可以发现金矿化。硅质岩主要成分是玉髓,矿物学特征和稀土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硅质岩是浅海火山喷气的产物,形成于辽河群沉积时沿同生断裂发生的火山喷溢时期,而石英脉则为岩浆期后热液成因,后期热液的叠加更有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109.
青岛地区目前已探明小型滨海砂矿床1处,矿点数十处,浅海砂矿异常区2处,本文就其分布和特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介绍了浅海海洋质子磁力仪在胶州湾中的试验结果,解决了浅海海洋质子磁力仪在实验室中未能解决的几个问题,已成功地应用于整个胶州湾的浅海海洋磁场测量中,首次获得了近岸浅海湾的完整海洋磁场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