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开化环形迹产于浙西开化上奥陶统复理石中,为发育于泥质岩顶面的椭圆形多圈水平旋槽,一般3-5圈。椭圆长轴可达35厘米,短轴可达18.5厘米。椭圆个体之长轴均沿北东方向平行分布,且和古水流方向一致,是造迹动物在水底觅食时选取最佳方向以减小水流推力所致。痕迹化石和大量的浅海沉积构造共生,说明痕迹产生于浅水环境。  相似文献   
72.
Based on the data about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alaeogeography, this paper proves the existence of the Cathaysia (the part in eastern Zhejiang and northern Fujian, the same hereinafter) and makes a survey about its palaeogeography since Sinian Period. It also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is region during Phanerozoic Eo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such as the composition of sandstones derived from the old land and alkalinity of volcanic rocks and so on. Continuous uplifting was maintained in Cathaysia during Sinian Period and Paleozoic Era, typically with no significant tectono-magmatic activity being observed. Its northwestern margin belongs to the type of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phase of Caledonian Cycle. It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steady continent in late Paleozoic era, but was turned quickly into a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fter the middle Jurassic period.  相似文献   
73.
桩基导管架式采油平台是海上油气生产的主要设施,它在胜利油田海上石油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通过对导管架平台施工安装工艺过程和要求进行了探讨,并简单介绍了导管架式采油平台的结构,并根据以往胜利油田海上导管架平台施工的经验和特点,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及有关规定要求,按照导管架的施工安装原则,对导管架陆上制作过程中的下料、组装和探伤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对导管架海上施工过程中的装船、运输、定位、吊装、打桩、灌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结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导管架海上施工安装工艺。  相似文献   
74.
关于现代浅海型海底热液活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海型海底热液活动一般出现于海底火山顶部或者翼部,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是深海热液活动和陆上热泉的过渡地形。研究浅海型海底热液活动使我们更全面了解地球内部热量的缓慢散发形式。目前浅海型热液活动研究多侧重于流体、伴生气体、沉积物等方面:对于流体研究主要通过流体元素特征探讨流体源,虽然浅海热液活动流体在海底喷出,但流体主要组分有时是海水,有时是陆上大气水—海水只是作为少部分加入其中。对于伴生气体的研究表明:热液喷出时伴生气体组分多是火山气来源,火山气的加入导致热液流体酸性增强,使热液流体较容易淅沥出围岩中的元素,因此尽管浅海型热液流体流经路程短,但是流体中依然包含了较多物质,从而在海底表面沉淀沉积物,甚至可以形成烟囱体,由此可见浅海型热液活动与火山活动紧密相关。对于沉积物的研究显示浅海热液活动产生的沉积物组分简单,也有像深海热液活动中烟囱状沉积体的形成。沉积物对周围水域中元素浓度起到积极影响,如Fe、As含量等,这是热液流体与海水相互作用的结果。 现代浅海型热液活动往往出现于近海岸处,距离人类生活较深海热液活动更加接近,所以浅海热液活动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深度及广度应该成为下一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5.
赵越  许枫 《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34(3):1249-1255
浅海掩埋的未爆物对近岸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工程建设及人民生活等将造成极大隐患,准确探测、识别并清除这些未爆物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中心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方法,采用时间域矢量有限单元方法对浅海三维瞬变电磁响应进行了正演模拟,设计多个典型三维模型算例考察浅海瞬变电磁响应特征.不同浅海三维地电模型的仿真结果显示目标电磁响应幅值明显、异常清晰,与模型设计一致.本文研究成果初步验证了瞬变电磁方法探测浅海掩埋未爆物的可行性,对于海洋工程勘察与军事防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77.
龟山岛附近海域热液活动流体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东北部龟山岛附近热液活动区流体的来源较为复杂,判断流体来源同时探讨该地区岩浆活动的程度对于龟山岛热液活动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测定热液流体中的元素浓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热液流体的微量元素浓度总体上接近海水值,但是通过Mg浓度为0回推得出热液流体的端员组分较为简单,而且有低Cl-浓度的组分(如地下水)加入,所测定热液流体中海水特征是由于取样过程中海水混入所致,氢氧同位素的对应曲线表明热液流体与该地区海水的同位素特征值不一致,并且不是单一龟山岛上地下淡水来源。龟山岛附近热液流体在氢氧同位素值分布特征上与南胡安得富卡洋脊的深水热液活动流体较为一致。可以初步判断龟山岛附近热液活动流体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深部物质和龟山岛上的大气降水,深部的岩浆物质在上升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分离相在继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下渗的淡水,两者混合构成了热液流体的端员组分。因此龟山岛热液活动的出现是由于深部物质活动造成的,表明目前该地区地壳活动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78.
2005年夏末、秋初在黄海南部进行一次多家联合海洋声学实验研究,主要目的是研究浅海内波(线形、非线性)及其海洋温度峰面对远距离声传播的起伏效应及其声学方法监测海洋新方法研究。文章综述这几年实验数据处理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79.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idal Flow Reynolds Stress in Shallow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tidal flow Reynolds stresses of the field observations,indoor experiments,and numerical models,the parabolic distribution of the tidal flow Reynolds stress is proposed and its coefficients are determined theoretically in this paper.Having been well verified with the field data and experimental data,the proposed distribution of Reynolds stress is also compared with numerical model results,and a good agreement is obtained,showing that this distribution can well reflect the basic features of Reynolds stress deviating from the linear distribution that is downward when the tidal flow is of acceleration,upward when the tidal flow is of deceleration.Its dynamics cause is also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water depth is pointed ou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Reynolds stress,turbulent generation,transmission,and so on.The established expression for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tidal flow Reynolds stress is not only simple and explicit,but can also well reflect the features of the tidal flow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velocity profile of tidal flow.  相似文献   
80.
为验证地震波在浅海探测的可行性,并评估地震波对舰船等目标的探测能力,在我国南海某浅海海域开展了合作目标地震波探测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接收合作声源发射信号证明在浅海环境下利用地震波进行探测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同时,验证了单矢量地震波探测设备所具备的测向能力,为下一步地震波组网探测奠定基础;通过合作目标拉距试验表明,针对600 t级船只航行激发的地震波信号可探测距离超过12 km,地震波信号明显且信号能量与目标和设备之间距离呈正相关关系;本文合作/非合作目标地震波探测试验结果表明,地震波手段可作为在浅海海域目标探测的一种新的选择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