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30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1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21.
极地冰盖、冰架和海冰变化监测对于极地的气候变化、物质平衡,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在极地区域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卫星激光测高数据以及与其他数据源联合进行极地区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希望能为国产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数据在极地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2.
在传统卫星高度计定标途径之外,探索了远海孤岛验潮站和深海压力仪分别用于卫星高度计性能评估的可行性。采用Harvest石油平台验潮站、1890000号验潮站和21419号深海压力仪,计算了Jason-3测量海面高偏差以及Jason-2、Jason-3海面高之间的相对偏差。由3种设备得到的Jason-3海面高偏差序列的标准差分别为3.98、2.87、8.61 cm,Jason-2、Jason-3海面高之间的相对偏差(Jason-3—Jason-2)分别为-3.62±2.17、-2.58±1.97、-2.60±1.30 cm,与国外定标站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Jason-3海面高相比于Jason-2海面高低约3.0 cm;选用的深海压力仪适合用于Jason-2、Jason-3之间海面高相对偏差的计算,但不适用于单颗卫星的定标或性能评估;远海孤岛验潮站适用于两者。  相似文献   
523.
该文介绍了GRACE和GOCE重力卫星在地球重力场模型以及局部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卫星测高的检核与校验、全球和局部海平面变化监测、内陆湖和水库水位变化监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综合利用卫星重力、卫星测高以及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等技术方法监测冰川和冰盖变化的成果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南极冰盖变化监测的研究成果。对综合卫星重力、卫星测高、DInSAR、GNSS/水准、GNSS等多种技术在冰川冰盖、局部形变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4.
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波动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其动态监测数据为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证据。受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缺乏实地观测数据,现有的青藏高原湖泊变化分析,多基于遥感,湖泊水位与面积等数据通常来自不同卫星,数据之间存在时间上的偏离。本研究融合Sentinel-3 SRAL (SAR Radar Altimeter)雷达测高数据与相同卫星搭载的Sentinel-3 SLSTR (Sea and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Radiometer)光学影像监测了2016年4月—2022年9月青藏高原四个大型湖泊(阿牙克库木湖、色林错、青海湖、纳木错)的水位及面积变化。通过将监测结果与实测水位及与DAHITI水文产品对比分析,确认Sentinel-3雷达测高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高原大型湖泊水位的周际和月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四个湖泊的水位在监测期内逐年上升,分别上涨了3.01 m、2.04 m、1.62 m、0.28 m。四个湖泊的面积与水位季节变化特征一般表现为:夏季季风期湖面显著增大,非季风期逐渐减小。(2)湖泊水位在第二季度最低,第三季...  相似文献   
525.
本文提出了基于坡度因子的概念、利用已知DEM辅助信息、针对LIDAR点云迭代进行DTM提取的新方法。主要介绍了多源数据配准、激光点云滤波算法的原理,并在山地、居民、水域等地区进行了实验,同时应用两种精度验证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运算和评价。实验证明该算法不依赖初始坡度设定,自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526.
介绍了先进的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其缺点之一是LIDAR测高数据存在系统偏差。介绍了系统偏差补偿的传统方法思路,如附加系统参数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法等。论述了神经网络BP算法的思想及其补偿系统偏差的原理,并列出了BP算法的具体网络模型结构与计算步骤。结合一个具体工程实例,在系统偏差利用神经网络方法补偿之后,LIDAR测高精度有较大提高。最后,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27.
利用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监测全球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董晓军  黄珹 《测绘学报》2000,29(3):266-272
本文利用1993年1月至1999年5月的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了全球海平变化。海平面模型误差和不恰当的加权方法都会影响全球海平面序列的周年变化,潮汐模型误差对于季节性变化有明显的影响。利用两个高度计算的海平面变化存在周年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利用TOPEX高度计和Poseidon高度计得到的该时段全球平均海平面的变化率分别为2.0mm/a和-0.5mm/a。与南方涛动指数的比较  相似文献   
528.
结合2015年某海洋测绘任务特点,对跨海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进行了认真分析,做出了利用跨海水准测量实现岛屿间高程传递的技术方案设计。针对跨海水准测量存在的3种重要误差来源,利用辅助设备测量全站仪和觇板高度、适当增加测角测回数提高垂直角测量精度、精心策划测量步骤减小大气垂直折光误差等手段,有效消除和减小了误差项影响,最后通过平差得到了高差单位权中误差为±2.69mm的测量成果,满足了三等水准测量要求,实现了海洋岛屿间的大跨度高程传递。  相似文献   
529.
南海海盆地形与NW向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2'×2'卫星测高获得的水深数据表明,除了在南海中央海盆扩张脊附近分布有高耸、断续的近东西向海山链外,在南海深海平原上还存在一些北西向的连续线状凸起特征.这些线状特征高约500m,宽10-30km,绵延数百至近千公里.反射地震数据则显示,这些海底线状隆起实际上是宽50-100km的走滑断裂带,在该断裂带内还有一些低幅和隐伏褶皱,它们代表了海盆内部的压性走滑断裂带,反映了海盆扩张停止后台湾-吕宋岛弧向西的构造挤压应力对南海海盆的持续作用.其中一条穿过116°E的北北西向断裂带构成了中央海盆与西南海盆的边界断裂.  相似文献   
5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