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42篇
  免费   7225篇
  国内免费   6561篇
测绘学   10811篇
大气科学   3893篇
地球物理   5581篇
地质学   18188篇
海洋学   7049篇
天文学   638篇
综合类   4979篇
自然地理   8489篇
  2024年   493篇
  2023年   1800篇
  2022年   1944篇
  2021年   2307篇
  2020年   1719篇
  2019年   2321篇
  2018年   1682篇
  2017年   1649篇
  2016年   1748篇
  2015年   1983篇
  2014年   3340篇
  2013年   2579篇
  2012年   2970篇
  2011年   2916篇
  2010年   2756篇
  2009年   2718篇
  2008年   2868篇
  2007年   2333篇
  2006年   2249篇
  2005年   2123篇
  2004年   1814篇
  2003年   1734篇
  2002年   1476篇
  2001年   1388篇
  2000年   1244篇
  1999年   962篇
  1998年   945篇
  1997年   796篇
  1996年   796篇
  1995年   769篇
  1994年   668篇
  1993年   562篇
  1992年   518篇
  1991年   446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0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64年   10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15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层状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多层层状结构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对这种形式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力学模型的挠曲曲线的理论解。对具体工程实例的应用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解决具体工程问题,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类边坡的屈曲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982.
王云才  郭焕成 《山地学报》2003,21(3):265-271
北京市西部山区是因矿区开发使山地景观生态环境破坏的重点地区,在北京市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不合理的煤炭资源开采导致了矿点密度大,采空塌陷区分布广,水资源急剧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植被大规模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等灾害加重以及煤尘污染问题突出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呈现出山地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的景观生态特征。本文以史家营为例,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规划了景观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区、种植养殖和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果粮养殖生态农业区、林草放牧生态畜牧业示范区、生态旅游区的五个景观规划区域,探讨了生态型矿业、中低山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初步提出了景观生态整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83.
王书华  王忠静 《山地学报》2003,21(3):324-330
采用国际上逐渐引起重视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在简要介绍该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山地型生态经济类型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生态问题,以我国西南山区镇远县为例,采用该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截面资料,对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保守估计。结果表明:目前地区的生态足迹需求小于生态供给能力,生态盈余为0.0677hm~2;生态空间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于整个西部和东部沿海省份。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生态盈余状态最多能维持5~15a。  相似文献   
984.
以已有的数据、理论和模型为基础,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山地对MTCLIM模型的辐射估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对模型参数作了重新估计。经过改进后,辐射子模型中的参数B的变化不再用月平均温差表示,而是用月平均水汽压来表示。交互验证估计参数的方法能消除不良数据的影响,获得较好的模拟效果,最后估计的参数T0 nadir.dry、α、C、a和b分别为0 823、0 000039、1 7、0 0173和0 0000122。与用原来参数估计的结果相比,参数估计后预测的日总辐射结果有明显改善,相关系数R2从原来的0 55~0 73提高到0 65~0 82,总平均绝对误差从原来的3 81MJ/m·d-1降低为2 90MJ/m·d-1,减少了约1MJ/m·d-1。  相似文献   
985.
西藏自治区沙漠化控制重要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区域沙漠化敏感性与沙漠化程度及其对人类生命安全、农田和草场损失、基础设施(交通、水利设施等)、环境等所构成威胁程度的轻重,划分不同沙漠化控制重要性等级。本文应用GIS技术,在对西藏自治区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西藏自治区的实际,将影响目标层分为农牧业人口分布、城镇人口数量、居民点分布、草场分布、交通干线以及特殊区域(如重要的江河源)等,并确定评价指标,从而对沙漠化控制的重要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86.
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冰湖溃决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藏自治区湖泊星罗棋布,在高山极高山地区分布大量冰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产生冰湖溃决并形成灾害。本文根据最新TM遥感影像对西藏自治区洛扎县283个冰湖进行了初步评价。依据冰湖类型、规模、后方现代冰川与冰湖的距离及冰湖离居民地、公路等设施的距离等,将冰湖溃决分为高危险度、中危险度及低危险度。并针对高危险度的冰湖提出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987.
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及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侵蚀复杂多样。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特点作了全面论述,并对西藏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较全面的分区评价。同时取雅江中游地区19个县作为典型区域,利用1999年1:20万TM遥感图像土壤侵蚀解译结果,对该典型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作了定量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988.
区域旅游系统是多等级系统,通过系统内各要素的协调与配合实现客流、信息流和收益流功能。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是旅游客流产生的基础,影响吸引力的因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旅游交通、旅游政策环境。区域旅游系统吸引力预测模型可表述为:Ri=∑^n i=1ETij*Ai*δij/M^d-ij以鄂东南地区对湖北省客源市场的吸引力预测为案例,说明了该模型运用的方法及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相似文献   
989.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总结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意义及其概念体系,并就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关键性因子-旅游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引起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深层原因是外部不经济性,最后就为了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角度对社会各利益加以协调,构建了有效的制度平台和相应的措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0.
台湾西南部泥岩土地利用型态与环境劣化趋势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台湾泥岩恶地因其特殊之土壤理化性质及区域微气候的相互恶性循环,衍生生态环境等问题。在以往之35年,裸化面积从1967年的2532hm^2,至2001年11月已扩大为15539hm^2。其表土大量流失、崩塌、河川含砂量激增、植被退化与微气候变异等破坏,更显示泥岩之环境劣化问题。以SPOT卫星影像判识泥岩裸露面积,探讨不同时期之地景变异,并应用地景生态理论量化泥岩地表不同土地利用之空间结构变化,分析地景结构变迁之生态内涵与生态指标意义。因子分析结果其主要变异为多样性因子与形状破碎型因子所影响,而应用马可夫链模式计算出不同时期之土地利用变迁内涵,此结果搭配指标分析可解释泥岩裸露面积与竹林面积皆持续扩大,乃由人为土地利用之活动及植被变迁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