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0篇
  免费   2625篇
  国内免费   3615篇
测绘学   863篇
大气科学   3785篇
地球物理   2224篇
地质学   5887篇
海洋学   1944篇
天文学   207篇
综合类   852篇
自然地理   1638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488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407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836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760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628篇
  2004年   622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357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36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4年   4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去年,作者曾在宾西法尼亚州参与了重编边界测量测量标准工作。在编写过程中,对通用提出的几个州及国家标准进行了复。本文指出了通用标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指出了要新的边界测量测量标准的构想。  相似文献   
993.
1概况1995年4月9日傍晚,广州市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9日13时弱对流云产生于粤桂交界的苍梧、郁南一带,以后边发展边东移,18时移到四会、佛山一带;18时40分,乌云从广州西边席卷而来,顿时雷雨交加、狂风呼啸,20时前后对流云团逐渐减弱并向东北方向移去,强对流天气随之结束。广州市9日19时至20时一小时降水量达48.9毫米。9日19时10分至19时15分广州天河测站测得24.2米/秋的大风,从开阔地区的受破坏程度看,其阵风远不止于这个风级。市内部分地区还伴有小冰雹。受这次雷雨大风的影响,广州市区不少交通要道两旁的树木被刮倒,…  相似文献   
994.
本文运用已建立的二维时变云模式[1],就中低空风垂直切变对对流和云微物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为此设计了五种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中低空风切变较小时,容易爆发对流;中低空切变不超过某一值时,对流发展缓慢,但最终会爆发强对流;一旦中低空风切变超过某一值时,则对流发展不起来。另一方面,中低空风切变可加强各云微物理过程及地面降水量。  相似文献   
995.
杨修群  谢倩 《气象学报》1996,54(1):42-52
利用发展的包含海洋表面边界展和大气辐合反馈过程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距平模式,对ENSO循环进行了模拟。通过30a积分,用合模式所展示的热带太平洋海气耦合系统的ENSO循环的水平结构演变特征和观测事实甚为一致,成功地模拟出了ENSO循环的冷暖态的发生发展、衰亡及相互转换等各个位相的动力和热力场的水平结构及其对季节循环的依赖性特征。本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ENSO循环的主要动力学过程可由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系统自身所确定。ENSO循环的正确模拟是揭示其形成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996.
徐静琦  魏皓  张正  顾海涛 《气象学报》1996,54(2):207-215
概述1993年6月下旬-7月上旬在青岛市小麦岛东侧进行的风、温、湿梯度观测。其资料经迭代计算得到了黄海北部、青岛市近海平流雾季节海气间动量、热量和水汽的通量。并对7月1—2日的一个海雾过程进行了微物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吴统文  钱正安 《气象学报》1996,54(5):558-568
为了分析西北干旱的形成原因,本文首先利用高原北侧地区5站历年夏季的降水量资料等,制定了该区的干湿标准,划分了历年夏季的干湿等级。接着又利用ECMWF的格点资料等对比分析了该区干湿年夏季间垂直环流的差异,也探讨了青藏高原地面热状况与高原北侧干湿状况的联系。其主要结论是:1)文中制定的以降水标准差为判据的干湿标准适合西北干旱区;2)高原北侧干湿年夏季间在高原北侧和高原上的垂直环流存在明显差异;3)青藏高原地面热状况与上列差异有关,也即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是西北干旱的重要成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8.
南边界强迫的非线性临界层与副高的形成、维持和振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维松  陶丽 《气象学报》1996,54(6):651-660
用非线性准地转正压涡度方程模式,在南边界取定常强迫波,采用4种方案模拟了非线性临界层及其上激发的Kelvin猫眼,以确定热带的定常强迫对副高的形成、维持和振荡的影响。结果表明,南边界定常强迫仍在非线性临界层内激发行星尺度的准定常反气旋的Kelvin猫眼流场,猫眼的移动、强度和形状变化与夏季副高比较相似.而北边界定常强迫所得结果与夏季副高差异较大。因此,南边界所激发的非线性临界层上的Kelvin猫眼可能是夏季副高形成、维持和振荡的一种更为重要的新物理机制。文中还提出准定常行星波穿越副热带的非线性临界层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99.
冬半年冷空气过程中期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金声  王秀文  王洁颖 《气象》1996,22(1):33-37
介绍了一种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结合预报经验,运用天气学、统计学、能量学诊断、人工智能和延伸预报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综合决策,制作冷空气过程的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地籍调查与标定边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