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436篇
测绘学   60篇
大气科学   257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593篇
海洋学   100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6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ENSO动力学与预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生在热带太平洋地区的ENSO现象是海气相互作用的集中表现,是年际气候变化中的最强信号.由于它的发生会在全球许多地区引起严重的气候异常,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因此,对ENSO的机理及其预测的研究一直是大气海洋界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ENSO的机理及其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作者将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介绍.  相似文献   
82.
文中研究了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双热带辐合带(Double ITCZ)现象,并对这一现象的成因从海洋热量收支的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Double ITCZ现象是在热带太平洋赤道南北两侧各出现一条ITCZ的现象,这是耦合海-气环流模式中的较为普遍的一种异常现象,与实际气候中出现的Double ITCZ现象并非指同一问题。文中对比观测和模式结果,指出了Double ITCZ现象的主要特征,针对它的出现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再利用模式输出的热量收支各项进行统计,得到了从海洋热收支分析得到的海表温度变化原因。与观测到的正常模态相比,Double ITCZ是一个异常的模态,它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西太平洋暖池区的降温和东南太平洋10°S附近的升温。海洋热量收支分析表明,暖池区的降温主要是受到扩散的作用,而表层平流的异常增暖在决定异常辐合带区升温过程中占第一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在略去Reyleigh摩擦和Newton冷却的条件下,采用定常的线性大气模式和半地转近似的非线性海洋模式,讨论了线性和非线性风应力对海-气耦合Rossby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耦合波处于非线性不稳定的情况下,线性和非线性风应力均可产生孤立波,不同之处在于,非线性风应力所产笺波图像具有间断特点,波能的急剧聚集有可能使波的性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4.
世界淡水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要让降到大地上的每一滴水在未造福人类之前就流人海洋”,约900年前斯里兰卡国王班胡一世说过的话,今天的人们听起来,似乎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5.
巢湖水域近十年水质状况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近十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巢湖水域污染主要是植物性营养盐浓度居高不下,近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向。基于近十年平均污染情况,利用水质模型计算表明,TN的点源占51%,非点源占49%;TP的点源占60%,非点源占40%。湖区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为:CODmm、TP是西湖区高于东湖区,而TN则是全湖性的。用营养化标准衡量,巢湖已属极度富营养化,预计如各项控制措施到位,2010年将可恢复到富营养化并向中-富营养化转变。  相似文献   
86.
运城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珍 《地下水》2004,26(3):185-186,199
通过对运城市平原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以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的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加强沿黄地下水水源地的建设开发,加大节水灌溉设施建设,调整开采层位,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定价,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等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7.
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最新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R42L9)与一全球海洋环流模式(T63L30)耦合形成的全球海洋-大气-陆面气候系统模式(GOALS/LASG)新版本已积分30 a的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年际变化及其纬向传播、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与其他洋面SST变化之间的遥相关关系、赤道太平洋浅表层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COALS模式模拟出了赤道太平洋SST异常出现不规则的年际变化特点;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的向西传播过程;赤道太平洋混合层海温变化由西向东、由深层向浅层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模拟出了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与赤道西太平洋以及与西南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反相关关系,与南印度洋和副热带大西洋SST之间的正遥相关关系等实际观测现象.但COALS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赤道东、中太平洋SST异常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偏小,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的SST变化比赤道中太平洋强的特点;赤道太平洋SST从东向西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观测慢得多,但混合层海温极值变化由西向东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情况快得多;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同西北太平洋SST的负相关和北印度洋海温变化的正相关现象,因此也影响了对南亚、东南亚降水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88.
《河北国土资源》2004,(12):31-34
唐山市拥有199.3公里的海岸线,占全省的47%,有829.1平方公里的潮间带和2663.4平方公里的浅海水域,还有70个岛屿,海岸线长135.5公里,其中石臼坨岛为河北第一大岛,面积2.246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其综合拥有量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89.
辽西地区中侏罗世海房沟组火山岩的岩石共生组合为粗安岩粗面岩安山岩英安岩 ,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火山岩系 ,全岩Rb_Sr等时线年龄为 177.2± 2 8.0Ma。岩石总体上反映出高Al高Na特点 ,SiO2 ≥ 5 6 .99% ,Al2 O3 ≥ 15 .4 5 % ,Na2 O/K2 O≥ 1.35。稀土元素分馏明显 ,(La/Yb) N≥ 14 .80 ,(Ho/Yb) N≥ 1.15 ,贫Yb、Y(Yb≤ 1.4 2× 10 -6,Y≤ 15 .18× 10 -6) ,基本无Eu负异常 (0 .86~ 1.0 3) ,明显亏损Rb、Nb、Zr、Ti,而Sr、Ba、K及LREE富集 ,Rb/Sr值均小于 0 .1,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十分类似 ,属埃达克质岩。Sr、Pb和Nd同位素资料反映出这套火山岩的源岩较深 ,可能为古老的下地壳中基性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物。研究表明 :海房沟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环境 ,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没有直接关系 ;辽西地区中生代构造应力场的重大转换、广泛的岩浆活动和大规模断陷盆地群的形成与岩石圈拆沉作用密切相关。海房沟组埃达克质岩的确认对探讨辽西地区火山岩浆起源、壳幔相互作用及大陆动力学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前,尽管针对不良地质生态状况出现的危险和风险的预报及评价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多次研究,但是制定绘制风险和危险图的唯一途径及形成统一的方法问题远远未得到解决。这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基本概念的解释不统一(风险、危险、脆弱性、保护性等等)。毫无疑问,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