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88篇
  免费   4248篇
  国内免费   1923篇
测绘学   4303篇
大气科学   638篇
地球物理   450篇
地质学   2800篇
海洋学   1165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712篇
自然地理   7682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667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1023篇
  2020年   735篇
  2019年   1070篇
  2018年   555篇
  2017年   675篇
  2016年   700篇
  2015年   854篇
  2014年   1865篇
  2013年   1315篇
  2012年   1660篇
  2011年   1655篇
  2010年   1345篇
  2009年   1312篇
  2008年   1181篇
  2007年   977篇
  2006年   994篇
  2005年   950篇
  2004年   945篇
  2003年   939篇
  2002年   894篇
  2001年   779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544篇
  1998年   584篇
  1997年   496篇
  1996年   439篇
  1995年   405篇
  1994年   453篇
  1993年   376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4篇
  1942年   8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连地方性冷流降雪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从高空和地面形势演变特征、云系发展及地形对其贡献等出发分别对冷流降雪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大连地区以及渤海、黄海沿海和海面的冬季冷流降雪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较强冷空气入侵以及渤海湾的地理条件所致。  相似文献   
992.
苏北海岸带潮成辐射砂脊群的形成及其古地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黄海潮成辐射砂脊群的面积约为20000km2,以160° 的角度从弓京港向海展开。它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辐聚辐散潮流场相伴而生。60余个钻孔揭示,毗邻海区辐射砂脊体系的江苏沿岸平原上存在一个面积约3000 km2潮成砂区,其顶点位于东台,同样呈扇形以130°的角度向东展开。在潮成砂区内潮成砂质沉积单元位于冰后期海侵型砂坝-湖沉积层之上,二者之间具明显的冲刷面。砂坝-湖沉积层位于晚更新世基底硬粘土层之上,二者之间有较长的沉积间断。潮成砂沉积层上覆潮坪沉积层,二者呈渐变关系。以潮成砂层底部的侵蚀面为界,其下为海侵序列,其上为海退序列。古潮流的研究揭示,潮成砂区内同样存在辐聚辐散的古潮流场,其顶点位于东台附近。由此推断,沿海平原的潮成砂区内也是辐射状潮成砂脊体系,它形成于全新世海退时期。由于长江和黄河三角洲的前展,以东台为顶点的潮成砂脊体系逐渐暴露成陆。陆上和海域潮成辐射砂脊群形成于相同的潮汐动力环境,但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前者形成于全新世中期,后者发育于全新世晚期。矿物分析揭示,陆上和海区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主要由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组成,其中长江沉积物由南向北运移,且时间较早;黄河沉积物由北向南运移,时间较迟,这种泥沙的运移趋势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海平面上升趋于减缓,长江三角洲增长,江苏海岸线向外推进,苏北潮成砂区逐渐出露成陆。1128年黄河由苏北入海,大量的黄河沉积物的加入,加快了本区海岸线的推进速度。潮成辐射砂脊体系与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相伴而生,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辐聚辐散的潮流场的位置曾经历三次变化,第一次以长江古河口湾为顶点,第二次位于现今陆上潮成砂区,第三次位于以弓京港为顶点的现代海域,代表了潮成辐射砂脊体系发育的三个阶段。只是长江古河口湾的潮成辐射砂脊体系由于河流的巨大改造作用,可能未很好保存,至今未发现典型的辐射砂脊体系。  相似文献   
993.
东昆仑山脉西段二叠纪生物礁由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三个层位组成,早二叠世的礁和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填补了我国二叠纪礁的空白。早二叠世礁的时代相当于阿赛尔-萨克马尔-阿丁斯克期,主要表现为海绵礁、苔藓虫礁和Shamovella(Tubiphytes)-古石孔藻礁。但缺失由Palaeoaplysina组成的礁。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表现为海绵-苔藓虫礁、Shamovella-苔藓虫礁和叶状藻礁。中二叠世茅口期的礁与栖霞期的礁类型基本一致。阿尔格山礁是塔吉克斯坦-喀拉昆仑地体的一个部分,该地体位于南纬30°以北的东特提斯海内。此处的二叠纪礁由各种生物组成,包括珊瑚海绵、苔藓虫、Shamovella.古石孔藻、棘皮类、有孔虫、叶状藻、粗枝藻以及腹足类等,推测该礁形成于温暖和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暖水内,而非冷水礁。  相似文献   
994.
结合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阳原县具体的地理情况、地质环境,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查明区内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进行区划,划分出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稳定区,并依据区划结果提出治理阳原县地质灾害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出在不同地质灾害区中采取不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措勤地区在泥盆纪浅海碳酸盐台地的背景基础上,在石炭纪—早二叠世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为主的海相沉积,古地理呈北部以陆棚海为主、南部发育斜坡-深海相的特征。早石炭世永珠组陆棚浅海限于北部的甲龙到阿布勒一带,其南侧至格嘎一措勤一线发育较宽的斜坡相沉积,晚石炭世时发生海侵,并随着冰期气候的盛行在边缘斜坡海环境内沉积了多套冰海砾岩,随着冰期气候的结束和海退,早二叠世昂杰组陆棚海沉积范围向南扩展到格嘎-达雄南部,陆棚海地边缘发育了生物礁或生物滩。古地理演化反映了研究区在早石炭世受南北向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形成了不同于泥盆纪碳酸盐台地的陆棚海—斜坡—深海盆地的古地理格局,晚石炭世拉张达到鼎盛,其后的早二叠世主要发育了稳定陆棚海沉积。  相似文献   
996.
在系统研究大量野外实测剖面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本区寒武纪-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演化可分为3个海侵海退旋回,构成了一套独特的、完整的沉积序列。沉积层的岩溶发育程度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从开阔海、潮下、高能、滩环境沉积层,到开阔海、低能、间歇高能环境沉积层,再到滨海、潮上、泥云坪和泥灰坪环境沉积层,岩溶发育程度逐渐降低,富水程度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7.
2002年12月3~5日,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了第197次学就地质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重建的多信息化、定量化、计算机化,各古地理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耦合,以及更有效地为生产实践和人类生存地理环境的维护和改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索。题;②古今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③古地理与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及地理环境的整合问题。北京石油大学冯增昭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刘本培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科学研究所刘纪远研究员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1 我国古地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古地理是指地质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自然地理环境。长…  相似文献   
998.
全球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图6)显示了地壳厚度的双峰标度。海洋盆地的地壳厚度为6~7km(不包括4~5km的水层),而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9.7km。在海洋一大陆边缘的典型地壳厚度是30km,并向大陆内部逐渐增厚到40~45km。厚度超过50km的地壳局限在几个地区,包括中国西部的青  相似文献   
999.
利用ARGO资料改进海洋资料同化和海洋模式中的物理过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国际ARGO计划的实施每年将可提供多达 10万个剖面 (0~ 2 0 0 0m水深 )的海水温度和盐度资料 ,这些资料的获取无疑将会大大促进海洋和大气科学的发展 ,使人们加深对海洋过程的了解 ,揭示海 气相互作用的机理 ,为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模式初始场 ,提高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如何利用这些资料开展研究工作以及在实际业务中应用这些资料是目前大气和海洋科学界的一个前沿课题。本研究将ARGO浮标资料引入了国家气候中心的NCC GODAS同化系统 ,结果分析表明 ,同化ARGO资料后所得到的海温场在三大洋中不仅在温度数值的大小 ,而且在分布形式方面都与观测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观测到的冬季和夏季海温的分布形式以及海温的季节变化特征和异常特征。本研究还应用最新的ARGO海洋观测资料 ,通过建立新的热带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参数化方案 ,改进了Zebiak Cane(1987)海洋模式 (ZC模式 ) ,克服了ZC模式几乎没有模拟赤道西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变化能力的缺陷。在ZC模式中引用新的次表层海温参数化方案后 ,在赤道西太平洋不仅次表层海温的模拟得到了改善 ,对海面温度异常的模拟也有了较大的改进 ,不仅模拟出了赤道西太平洋表层和次表层海温异常的年际变化特征 ,也模拟出了与观  相似文献   
1000.
On 16 March 2004, we received an appeal from Dr. Qing WANG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question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paper entitled, Modeling Marine Stratocumulus with a Detailed Microphysical Scheme, that was published by ZHAO Chunsheng and Yutaka Ishizaka in the January 2004 issue of th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AS). She 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l described in the paper was developed by her group in which the first author, Dr. Zhao, worked as a visiting scholar during February 1997-February 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