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47篇
  免费   4192篇
  国内免费   1855篇
测绘学   1186篇
大气科学   721篇
地球物理   579篇
地质学   4898篇
海洋学   11401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2063篇
自然地理   631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67篇
  2022年   514篇
  2021年   537篇
  2020年   494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1262篇
  2013年   888篇
  2012年   1280篇
  2011年   1311篇
  2010年   1065篇
  2009年   1124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850篇
  2006年   836篇
  2005年   731篇
  2004年   735篇
  2003年   695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65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476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26篇
  1995年   304篇
  1994年   299篇
  1993年   326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296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2年   4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论海洋文化及其与海洋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海洋文化的概念和构成,论述了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关系。同时指出,正确处理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的关系,对发展海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蔚蓝色:中华文明的再度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既有因亲近海洋,在航运及船舶制造、海上贸易、海洋渔业等方面谱写下了壮丽的篇章,创造出了灿烂的海洋文明的辉煌时期,也有过因疏远海洋、丧失了世界文明领先地位,沦为“东亚病夫”而遭受任人崭割的悲惨岁月。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开发海洋、经略海洋,必将带来中华文明的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13.
海底锰结核是由英国人首先发现的。1873年2月18日,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来到加那利群岛西南约300千米的海面进行海底取样调查。结果从海底捞上来几块像黑煤球的硬块。船上的几位科学家谁都没有见过这种“黑色的卵石块”。后来,这些“黑卵石块”送回英国。经过化验分析,才知道它不是化石,而是含有大量  相似文献   
14.
一座响当当的城市,一位铁铮铮的汉子,一种让地球震颤的精神,汇成了共和国工业的汩汩“血液”……  相似文献   
15.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的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奎屯河山前扇形地(简称奎屯扇形地)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地震、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和尘暴等多种地质灾害,并具有特殊的发生规律和表现形式,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对地段性的地质灾害活动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提出有方向性的躲避和有目标性的抗灾.以及主动控制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场新的“蓝色圈地运动”正在世界各大洋、海域间展开,世界开始进入一个全面争夺瓜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8,(12):73-79
美国对印度洋地区的掌控能力明显增强 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在印度洋地区布有海外军事基地。美国印度洋基地群以迪戈加西亚基地为核心,辐射至印度洋沿岸各港口,特别是阿拉伯湾、波斯湾和红海地区。迪戈加西亚地处印度洋中心位置,是印度洋空中和海上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1971年美国海军从英军手中接管以来,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广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以及管理现状,分析了目前广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要进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 贺州市居民邱炳洪2001年新建的楼房只住了半个月房后就出现了塌陷,一楼地板同时出现了裂缝,地板砖翘起。2002年夏一场大雨后,门前又出现了一个宽2米多、深2米的塌陷坑。邱家人再也不敢住下去了,花了多年小本生意挣下的钱建的新房不能住,邱炳洪真是苦不堪言。这种情况贺州还有,广西各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