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5篇
  免费   4031篇
  国内免费   1790篇
测绘学   1745篇
大气科学   1039篇
地球物理   541篇
地质学   3048篇
海洋学   1175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3372篇
自然地理   3616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485篇
  2021年   541篇
  2020年   527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506篇
  2014年   1423篇
  2013年   969篇
  2012年   1395篇
  2011年   1468篇
  2010年   1280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360篇
  2007年   1075篇
  2006年   1194篇
  2005年   1096篇
  2004年   928篇
  2003年   784篇
  2002年   763篇
  2001年   684篇
  2000年   554篇
  1999年   464篇
  1998年   584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63篇
  1993年   398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2篇
  1942年   5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王书华  王忠静 《山地学报》2003,21(3):324-330
采用国际上逐渐引起重视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法——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在简要介绍该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西部山地型生态经济类型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生态问题,以我国西南山区镇远县为例,采用该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截面资料,对其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保守估计。结果表明:目前地区的生态足迹需求小于生态供给能力,生态盈余为0.0677hm~2;生态空间供需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自然资源利用率低于整个西部和东部沿海省份。以目前的趋势来看,生态盈余状态最多能维持5~15a。  相似文献   
982.
试论经济全球化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以定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14-19,105
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是一个经济体和一个经济单位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世界经济中来,非洲的华人经济也不例外。鉴于目前有关华人经济的文章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和美国与欧洲,很少有人探讨过非洲华人经济的情况,所以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非洲经济、中非经济关系和华商对非洲的投资,来论述经济全球化对非洲华人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3.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能源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国家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其中能源安全问题引起我国的关注。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加强能源安全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84.
边境区位及其再创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区位理论认为,国家边界降低了边境地区中心地的“中心性”,分割了中心地市场区,使边界两侧的经济活动交往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加大。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组织、企业行为变革和各边境地区区域和地方组织的积极参与等动力机制的作用,跨边界经济合作过程中,边境地区进行着边境区位的再创造。本文对传统区位理论有关边境区位的论述进行了评述,并分析和论述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企业组织、企业行为变革和各区域、地方组织等动力机制对边境区位再创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5.
华南地区小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华南地区小流域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以规划的方法控制该区小流域水污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途径。从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的基本定义出发,重点分析了小流域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的一般规范及其在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小流域进行水环境污染控制时必须加强环境意识,提高环境工作者素质,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华南地区小流域的水污染控制规划道路,为华南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86.
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在总结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意义及其概念体系,并就影响旅游环境容量的关键性因子-旅游生态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引起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的深层原因是外部不经济性,最后就为了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法律、行政,经济、社会等角度对社会各利益加以协调,构建了有效的制度平台和相应的措施,使外部成本内部化,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87.
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巴西等国先后对本国欠发达地区进行了开发建设。它们以城镇化为动力、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已经取得许多成功经验,也有着深刻的教训。中国西部大开发可从国外开发欠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中受到启迪,以城镇化为增长点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强以交通运输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出西部地区城镇工业独特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8.
格尔木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粤华 《盐湖研究》2003,11(1):51-51,6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 ,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在柴达木盆地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格尔木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并不能仅仅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自然环境一方面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该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 ,于 2 0 0 2年 6月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完成。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将格尔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个统一体 ,通过资料调研和数据的分析计算 ,对包括格尔木市区在…  相似文献   
989.
黄定堂 《矿产与地质》2003,17(Z1):263-265
文章就地勘单位当前面临的形势,提出了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寻找适销对路矿产,积极参与矿权流转,开辟地勘延伸矿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多项建议,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自己开辟一条再创辉煌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90.
张洪涛 《地质通报》2003,22(8):549-550
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新时代,中国城市将面临来自世界的全方位的竞争与挑战。这意味着中国各城市和地区间业已存在的关于资源、环境、市场的纷争鏖战将变得更加残酷。一个城市的竞争力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它的科技、结构、设施、环境、文化、管理等资源要素的融通与聚集。城市地质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的先行和联系这些要素的纽带,其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科技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后备空间及物质基础,对于提高城市竞争力无疑具有积极的重要支撑作用。本刊推出这一专栏,旨在加强这一全新领域的导向性服务,并期望通过这一论坛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