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229篇
地球物理   240篇
地质学   442篇
海洋学   340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68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石化分公司清沽燃料生产技术改造工程的建设中,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LPEC)在承担工程总体设计和常压蒸馏装置、硫回收装置和总变电所设计的基础上,对0.5Mt/a催化裂化装置(采用MIP工艺),0.3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相似文献   
22.
GPS跟踪装置     
  相似文献   
23.
24.
概述了雷电的危害 ,针对民爆服务站综合防雷提出了防雷设计技术要点和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5.
20 0 0年以来 ,我省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在贵州省气象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按照“提速升位、局部超越、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 ,坚持“理顺关系 ,增强职能 ,健全机制 ,强化管理 ,提高效益 ,规模发展”的防雷工作发展思路 ,努力克服劣势 ,积极开展防雷行政、安全检查 ,努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队伍整体素质 ,推动经济效益上台阶 ,坚持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 ,真抓实干 ,从根本上扭转了全省防雷减灾工作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全省防雷减灾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 0 0 0年以来 ,全省防雷减灾工作通过整合部门资源 ,以…  相似文献   
26.
结合多年来防雷检测工作实践,指出了电力系统防雷装置的特点,指明了电力系统防雷装置安装规范的检查要点;同时,针对架空线路、变电(配电)所、架空配电网中的防雷装置,分别归纳出了配套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7.
概述了避雷检测的必要性 ,避雷装置的检测和检测对象 ,检测部位和防静电检测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8.
概述了避雷检测的必要性,避雷装置的检测和检测对象,检测部位和防静电检测阻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9.
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现在磁流变阴尼器性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调滞回模型的磁流变阻尼器及其试验方法,并进行理论、试验及算例分析。首先,根据恒定电流下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滞力特性,利用磁流变材料特性的电流(即磁场)可控特点,建立了变电流下的阻尼力滞回模型;其次,在中通过电路板控制外加电流与装置变形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变电流调节的阻尼力滞回模型;最后,将磁流变阻尼器与橡胶隔震装置结合,形成智能磁流变隔夺装置,并对一个单自由度隔震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0.
引言 2001年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系统工程在河北省全面实施。怀来4号井流体观测台是河北省地下流体学科的重点观测台站。经过室内外观测环境改造之后,陆续安装了SD-3A自动测氡仪、DFG-B智能测氡仪、LN-3型数字水位仪以及气象辅助观测仪器。这些新仪器采用新技术提高了资料的观测精度和自动控制功能,原有的人工读数模式改为数字化自动采集模式,增强了地震监测能力和监控范围。于2001年9月1日正式产出数据,实现了观测仪器智能化、资料产出数字化、数据处理自动化和信息传输网络化。 1 怀来4号井概况 怀来4号井位于怀来县城东南13 km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