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振荡水柱(Oscillation Water Column,OWC)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波浪能采集技术,该装置主要由箱体、振荡水柱和压缩空气柱组成,而波浪在气室内产生的压强对能量转换效率等起到决定作用。结合三维侧向开口的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基于线性波理论,采用三维Green函数法建立了气室内水气动力学性能的空气压强理论计算模型,利用多维切比雪夫(Chebyshev)多项式求解,计算结果精度高,能够准确表达波浪和结构设计参数对气室内压强影响。依据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波浪周期、波长、吃水深度、入射波幅等参数对气室内压强作用。  相似文献   
72.
基于三维势流理论,建立筏式波浪发电装置多浮体水动力模型。利用AQWA水动力软件研究多浮体水动力相互作用对发电装置浮体单元水动力系数的影响;将能量转换系统等效成刚度-阻尼模型后,对其进行不规则波时域模拟,对比分析方向谱和频率谱波浪模型对波浪发电装置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浮体之间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对浮体单元纵荡方向上的附加质量与辐射阻尼系数有明显的影响,对垂荡和纵摇方向上的水动力系数影响较小;不同的波浪模型下,能量俘获功率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迎浪状态下。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比几种可再生能源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专供水中航标灯使用的垂直轴潮流能发电装置。该装置使用一套上下共轴反置的Savonius叶轮作为捕能装置。当水流流过时,叶轮转动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为了提高Savonius叶轮的发电效率,对叶片进行了流体仿真优化,得出2叶片Savonius叶轮受到更大阻力和转矩的结论。最后设计了整体结构图,该装置安装在航标灯上可以利用潮流、水流进行发电,以实现航标灯对电能需求的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74.
文章基于波浪力时域频域的运动理论,采用变换锚链夹角的方法,通过水动力软件AQWA进行仿真耦合分析的方式,得出针对特定研究对象即双浮筒漂浮式浪流发电装置的最佳锚泊方案,进而探讨类似的漂浮式海洋装置载体锚泊系统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一种利用自然浪流扰动海底泥沙的新型装置的构成及设计思路,并利用浪流联合模拟试验的方法在室内进行了模型试验,从海洋能利用、海水含沙量等方面研究了泥沙起动的效率,初步证实该装置在护滩和清淤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1北支丰富的潮汐能源长江河口段被崇明岛中分为南、北两支流,分泄入海,简称为南支、北支。北支全长76km,南岸为崇明岛,北岸是江苏的启东县、海门县,属单一感潮河道。平均潮差为3.04m,最大潮差近6m。在平均高潮位3.71m(吴淞标高,下同)处水面总面积约480km~2,河槽容积达27亿m~3,潮汐吞吐量大,平均每潮约26亿m~3,每天两潮,总吞吐量超过50亿m~3,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源。据初步估算,可装机约80万kW,年发电量22亿kW·h。如此巨大能量,可供长江口河道冲沙和发电,唯至今未加利用。  相似文献   
77.
沙埕港位于闽东宁德专区福鼎县境内,上游有八条小河注入,下通东海,适处于南面闽江口的福州与北面瓯江口的温州之间。流域内均属丘陵地区,背山临海,物产中不乏山珍海味和矿物资源,具有相当的经济开发价值,对电力能源有紧迫的需求。  相似文献   
78.
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余志 《海洋工程》1993,11(1):86-93
作为海洋工程和新能源利用的综合课题,波浪能利用研究近年来得到广泛重视。波能转换技术日趋成熟。挪、日、英等国建造了若干座不同类型的波力电站。本文对8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波力发电技术进展及主要波能装置作了介绍;并分析了波浪能研究与利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长江口北支潮汐能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北支有着丰富的潮汐能源及淡水,航运、水产等资源,因长期未加规划、治理,以致远未开发利用,反使河道淤浅,迳流减少,通航能力降低,且有大量泥沙,盐倒灌南支,恶化航道、水质,亟待整治、开发。研究提出,北支潮汐能可有效地用以发电和疏浚河道。可利用北支有利的河势,建造大、小双库开发方式的潮汐电站,并利用该河上、下游端间具有潮时差的有利因素,使电站可以连续不断发电、供电。同时可利用建造的上、中、下游三座水闸,逐级集水攻沙,冲刷航道淤沙,提高通航能力,实现江、海直接联运。另可兼收淡水供应,水产养殖、旅游,以及沟通崇明岛与苏北的陆上交通等效益,潮汐电站工程可采用现实可行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的结构形式,以降低造价,使我国潮汐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0.
《海洋地质译丛》2010,(4):55-55
海流能是指蕴涵于海水流动中的能量,具有能量密度大、出力稳定等特点。据估计,世界各大洋中所有海流的总功率达50亿千瓦左右,是海洋能中蕴藏量最大的一种。目前,世界上从事海流能开发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和中国等,其中英国的海流能发电已进入商业化运作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