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6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能源转型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更需要能源技术创新的支撑,能源技术进步与能源转型相互促进,正在深刻改变能源发展前景和世界能源格局。为把握海洋能技术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文章分析国际海洋能技术发展布局,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能技术创新体系政策框架,重点研究技术创新的难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须进一步完善资源勘查、基础研究和监督管理,从而形成较成熟的海洋能产业,使海洋能技术在利基市场充分发挥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两年中,国际海洋能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英国MeyGen潮流能发电场一期工程竣工,6 MW潮流能发电阵列并网发电,荷兰Torcado公司1.2 MW潮流能发电阵列并网发电,标志着国际潮流能技术开始迈向商业化应用。芬兰"企鹅"号1 MW波浪能发电装置在英国EMEC进行了3年多示范运行,澳大利亚Carnegie公司在英国康沃尔布放1 MW波浪能发电装置测试运行,以西班牙Mutriku、以色列Eco等为代表的小功率波浪能发电技术已实现并网运行。百千瓦级温差能示范电站运行良好,为兆瓦级电站建造积累了重要经验。分析国际海洋能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可为我国海洋能技术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有助于我国海洋能技术尽早实现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外基于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潮流能等海上可再生能源进行多能互补集成发电的研究发展情况,从不同技术研究侧重点、不同装置机理差异性和多能互补集成发电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和综述,对已有设备和理论研究等进行了对比,评述了目前海洋多能互补集成发电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指出未来海洋能源集成发电需在离岸化、新材料、大型化和阵列布局等方面进行技术研究和攻关。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文章论述国内和国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资源量、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现阶段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在顶层规划、关键核心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建设、技术示范应用、成果转化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波浪力时域频域的运动理论,采用变换锚链夹角的方法,通过水动力软件AQWA进行仿真耦合分析的方式,得出针对特定研究对象即双浮筒漂浮式浪流发电装置的最佳锚泊方案,进而探讨类似的漂浮式海洋装置载体锚泊系统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实密度是影响轮机获能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以卧式轮机实密度为基变量,以其获能系数为主要考察点,对3种实密度卧式轮机进行水槽实验方案设计和水动力性能研究。实验分别对水流流速、轮机旋转角速度、主轴转矩以及功率进行测量,并对其对主轴的扭矩、轮机的获能系数以及叶片的旋转特性进行定量分析,最终证实了该卧式轮机的单一运行特性。通过绘制基于实密度的轮机转矩—转角曲线、获能系数—尖速比曲线和轮机功率—尖速比曲线,阐明了实密度影响卧式轮机获能水动力性能的规律,即其获能系数和发电功率都随着工况速比呈先增后降趋势。实密度较低轮机因浪流流失而获得能量小,但实密度过高轮机会导致叶片间湍流涌动,加速叶片失速特性而影响轮机获能。这为卧式浪流轮机结构优化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海洋能电站属于新兴的能源产业,具有技术复杂、系统性强等特点,为了防止盲目投资或投资不当的现象发生,文章介绍了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以潮汐电站为例,对潮汐电站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和环境效益几个方面,运用综合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为项目可行与否做出准确的判断。文章旨在为其他海洋能电站项目的综合评价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将海工构筑物作为海洋能获能装置的安装载体可大幅降低海洋能发电的成本,同时,海工构筑物等海上设施客观上存在利用海洋能实现能量供应的需求,因此海洋能发电装置与海工构筑物相互结合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将是未来海洋能利用的一个发展方向。针对波浪能和潮流能两种海洋能发电方式,分别对柔性叶片潮流能水轮机与进海路集成利用技术;垂直轴和水平轴潮流能水轮机以及振荡浮子式波能装置与导管架石油平台集成利用技术;OWC波能装置与沉箱防波堤集成利用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海工构筑物海洋能集成利用技术中需要解决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05,(11):46-46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袭变核能和受控热核聚变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影响海岛风浪互补电站产业化进程的选址决策问题,本文构建选址决策模型并提出求解算法,从而建立海岛风浪互补电站选址决策方法.本文构建海岛风浪互补电站选址决策模型并提出求解算法,从而建立海岛风浪互补电站选址决策方法.在权重求解算法中结合集体决策理论提出基于熵值法和特征向量法的组合权重法,有效降低传统主观赋权法的主观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