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1篇
  免费   1320篇
  国内免费   1315篇
测绘学   510篇
大气科学   2411篇
地球物理   1484篇
地质学   1691篇
海洋学   663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346篇
自然地理   15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80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65篇
  2001年   269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49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3篇
  1954年   3篇
  1934年   7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沙尘暴的环流动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5,他引:14  
王可丽  江灏  吴虹 《高原气象》2002,21(3):303-308
通过对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5次沙尘暴的高度场,涡度场,散度场和风场的分析,研究了沙尘暴强盛期的环流动力结构。结果表明,在5次沙尘暴强盛期有相似的环流动力结构特征。在沙尘暴强盛期的高度场上,蒙古国有深厚的低值系统,乌拉尔高压发展,其间的强气压梯度是沙尘暴的动力源;低值系统有正涡度中心支持,外围是负涡度区,其间有强涡度梯度带;低值中心伴随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易于发生近地面大风和上升气流,有利于地面起沙上扬,形成沙尘暴,大风区与强涡度梯度带一致,强风带切变形成的涡度输送有利于加强低值系统,进而增强风场。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解贵州夏季降水异常与同期高、中、低层环流系统的异常有何关系,在1958-1997年贵州夏季降水中选出6个多、少雨年,与同期环流距平场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少雨年环境距平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贵州多雨年南亚高压较常年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南偏强。在贵州少雨年,南压高压呈西弱东强的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北偏强。  相似文献   
103.
利用自然正交展开(EOF)方法探讨了气象要素场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应用自然正交展开方法分析某一气象要素场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时,要针对不同问题,对原始资料场进行不同处理,使之与分析对象相匹配;只有这样,自然正交展开的特征向量才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在该文中使用自然正交展开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及全国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4.
以辽宁 2001年 4月春季大旱气候为背景 ,重点分析海平面气压场和 500 ,100hPa 3层不同高度环流特征 ,并综合分析太阳黑子活动、ENSO循环等多种物理因子 ,初步得出了辽宁 2001年春季气候异常的物理成因  相似文献   
105.
中国西部地区气温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61~1990年我国西部(110 E以西)155个测站的地面月平均气温和同期太平洋地区月平均海温资料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展开方法,研究了中国西部地区各个季节的气温距平时空分布规律以及西部地区气温距平与太平洋海温异常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发现:利用EOF展开得到的特征向量和时间系数能够较好地反映西部地区实际气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El Nino和La Nina年西部气温距平分布(冬季除外)呈现基本相反的状况,即在El Nino年气温偏暖(冷)的区域,在La Nina年则是气温偏冷(暖)的区域。各季节西部地区的气温变化与太平洋海温异常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灾害性天气(暴雨、强对流、雾、高温与干旱)的准确预报是目前世界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9.20”区域暴雨、大暴雨由于发生时间晚,前期为阴雨天气的流场给预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成都市气象台用溃变原理V-30图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T106物理量预报场的分析和本站暴雨模式,及时准确的预报出了“9.20”区域暴雨、大暴雨过程。该文特征分析意在总结出成都地区暴雨预报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7.
高青云 《四川气象》2002,22(2):9-12
对2001年8月19-20日全川移动型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初始扰动产生在对流层中层移动性低槽底部强烈发展的低空热低压倒槽中,有利的物理量配置环境、大尺度系统的稳定型和非均一热成风偏差分布对其发展和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动点、不动点群体系统局域阻塞概念,并结合高低空散度的不平衡,明确了移动型川东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108.
林开平  梁科 《广西气象》2002,23(4):3-6,22
综合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和T213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根据以往广西大范围霜冻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经验,以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特长,选取了各类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密切相关的要素和层次,并对所选取的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进行合成。  相似文献   
109.
安中浩 《陕西气象》2002,(12):17-18
通过对2001-07-27暴雨出现前后的天气形势及物理量场的分析,发现产生本次暴雨的原因是:高低空形势场配合,同时有明显的西南急流、水汽场辐合及大气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110.
长江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为175m,在蓄水过程中随着库水位的抬升,必然会引起库岸边坡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运用3D-Modflow软件模拟了三峡工程的蓄水过程中奉节库段边坡岩土体内部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为长江三峡工程奉节库区段移民迁建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