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328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以湛江金沙湾海滩养护前后不同时期沉积物粒度监测数据、海底高程扫描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依据,运用Arc GIS 3D Analyst进行沉积物和海底地形分析,得出湛江市金沙湾海滩养护工程实施前后不同时期海底沉积物、地形表面和动态剖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湛江金沙湾海滩侵蚀区域集中在风车广场对出海域和原红嘴鸥码头附近,后期应重点考虑对此区域进行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222.
岬湾海滩在华南地区普遍分布,众多海滩面临侵蚀退化问题,对其海滩冲淤演变特征及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粤东重要的旅游海岛南澳岛南部的前江湾为研究区,利用滩面调查、遥感影像数据与历史海图和实测水深数据,研究1970—2022 年海滩冲淤特征,并从水动力、沿岸输沙、稳定岸线形态等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滩冲淤演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前江湾海滩蚀淤演变在东南沿岸码头防波堤海岸工程建设前后呈现不同的空间变化特征,切线岸段前期侵蚀、后期侵蚀加剧,弧形岸段前期淤积、后期侵蚀;人类海岸工程造成的岬角位置变化和沿岸输沙受阻是影响海滩蚀淤演变的主要机制,导致岬湾岸线平面形态变为不稳定状态,区域沉积物的亏损也加剧了海岸失衡;自东向西的沿岸输沙的不均衡对其海岸线演变的空间特征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23.
什么是海啸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1):48-48
2004年12月26日,东南亚地区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巨大的海浪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袭击着岸边城市和村庄,瞬间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在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国家,在狂涛的洗劫下,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给人们带来十分巨大的灾难。那么什么是海啸呢?又是怎么引起的?  相似文献   
224.
225.
海南岛东部铜鼓岭岸段港湾岸滩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南岛东部铜鼓岭岬角南、北两侧的淇水湾和月亮湾海岸海滩均为中粗砂海滩,其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0~2 Ф之间,反映了海南岛东部动力作用整体较强。月亮湾近岸20 m水深处沉积物的中值粒径主要分布在-1~-3 Ф之间,主要以砾石为主;10~20 m水深处沉积物中值粒径分布在-1~0 Ф之间,以极粗砂为主;铜鼓岭南部淇水湾,以粗砂为主,部分区域出现细砂,反映海滩受到的动力条件不如北部月亮湾海岸海滩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铜鼓岭岬角对东北向(主风向)风浪的阻挡和岬角南部港湾有宽广的珊瑚礁平台对波浪的消能。而且,淇水湾海岸北部和南部也有差异,北部珊瑚礁平台受到破坏,对波浪的消浪较弱,从而表现同一海滩滩面物质分布的南北差异。  相似文献   
226.
王为  吴正 《地理研究》1999,18(4):382-390
华南全新世海岸沙丘岩和海滩岩同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线附近的胶结的岩石,其沉积儿构造极为相似,很容易混淆。人工神经网络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模糊的,非线性的、含有噪声的数据,为海滩岩和沙丘岩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用华南海岸风成砂和海滩砂的粒度参数作为训练样本,华南海岸全新世沙丘岩和海滩碉的粒度参数作为测试样本,经过训练的B-P网络能够根据海滩砂和海岸沙丘砂的粒度参数来区分大部分的  相似文献   
227.
胶东半岛海滩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振克 《海洋科学》2000,24(11):21-23
沿海地区是当今最发达的全球性旅游带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依托滨海海滩旅游资源进行的海岸带旅游综合开发 ,最能体现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经济特点。所以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滨海海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以确保滨海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9]。海岸可持续开发 (SustainableCoastalDevelopment)是当前国际学术界十分活跃的领域 ,服务于海岸可持续开发的海岸带管理受到广泛的关注[1 ,10]。人类活动从多个层面对海洋大环境产生强烈影响[2],海滩也不例外。海滩…  相似文献   
228.
鲁南沙质海岸的侵蚀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近数十年来,鲁南海岸持续侵蚀,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该段岸线平均蚀退率1 m/a左右,海滩沙侵蚀量约20.79×104 m3/a.其中,近28年陆源输沙平均减少6.47×104 m3/a,人为前滨采沙8.9×104 m3/a,海平面上升引起海滩侵蚀量约为1.67×104 m3/a,该三因素影响力度之比为4∶5∶1.  相似文献   
229.
海滩剖面时空变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陈子燊 《海洋通报》2000,19(2):42-48
利用粤西水东湾海滩重复测量的地形剖面,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变换与小波变换,分析了剖面变化的主要空间过程及其时间振荡特笥。结果显示,海滩剖面主要由占数据总方差90%的3个空间过程构成:水下砂坝运移、滩肩进退和后滨侵蚀。三个主要空间过程在时频域具有多尺度的振荡周期性。其中,水下砂坝运动以准季节性变化为主,滩肩和后滨地形蚀积则显示出准2个月变化周期性。剖面变化主要过程与影响海区台风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0.
海滩作为海陆交汇和人类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一, 由于排污、附近工厂和垃圾倾倒等造成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亟须重视。以山东南部日照市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芙蓉村、涛雒镇三个海滩为例, 对其表层与垂向沉积物中的Cr、Ni、V、Fe、Zn、Co、Pb共7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 并使用污染负荷指数(pollution load index, PLI)法与地质累计指数(Igeo)法进行评价。同时对样品进行环境磁学参数测试并建立海滩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磁学诊断模型。PLI显示, 三个海滩均处于污染状态, 污染程度为森林公园海滩<芙蓉村海滩<涛雒镇海滩Igeo结果表明, 森林公园海滩存在V污染, 污染样品占比18%; 芙蓉村海滩存在Ni和V污染, 污染样品占比约33%; 涛雒镇海滩存在Cr、Ni、V污染, 污染样品占比约38%。研究区海滩重金属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当地的工业生产以及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磁参数归一化多元线性分析显示, 质量磁化率χ、饱和等温剩磁SIRM、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ARM三个参数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关系密切, 可以较好指示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程度。质量磁化率诊断结果表明,当日照市海滩0.063~0.125 mm粒级沉积物磁化率值大于1 000×10-8 m3/kg时, 需要注意海滩可能存在重金属元素污染, 可进行更深一步的污染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