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121.
瓮安生物群中海绵化石的新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芳  朱士兴 《地质学报》2001,75(3):289-291,T001,T002
近年来笔者依据现存的瓮安生物群中一些海绵及动物胚胎化石标本的研究,对那些可能的球形海绵体及有争议的海绵幼虫标本进行了简略的评述。本文提供的保存完好的具单轴骨针的球形海绵体化石及可能的海绵幼虫标本,对于陡山沱期出现海绵动物的推测提出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2.
河东煤田上石盒子组上段海绵硅质岩是“海泛作用”的产物。该层位可与河南禹县上石盒子组七煤段中的海绵硅质岩对比,为等时地层标志。本文以太原组5 ̄7层生物碎屑灰岩、紫斑泥岩、海绵硅质岩等3个等时地层为标志,建立华北西部晚古生代的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论述华北西部晚古生长聚煤盆地沉积体系的时空演化及聚煤规律,并以聚煤过程分析为原则,提出“聚煤事件”的理论,认为“煤基本上是淡水成因”,聚煤作用发生在盆地  相似文献   
123.
采用特殊工艺,以褐藻酸钠为原料,制成多孔性可吸收止血海绵。用正交试验法对止血海绵的配方进行了综合研究,并选出了最佳配方为:褐藻酸钠的浓度3%,粘度18CPS(厘泊)成型剂0.6%,络合剂1%,柔软剂8%。实验研究止血海绵的纤维结构与配方的关系。所得产品质地柔软,密度均匀,有一定弹性,易溶于水。这种止血海绵的含水量是8—10%,pH值为6,5,吸水率为200%。试验指出止血海绵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4.
针对城市大尺度的不透水面提取需求,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对光谱和纹理特征进行重要性分析,选出最优参数,实现高精度城市不透水面提取。选取武汉市作为实验区,以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不透水面提取的总体精度为0.97,所提取的高精度不透水面可为海绵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效的专题数据。  相似文献   
125.
广西合山煤田中的滨岸带海绵骨针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育在晚二叠世合山组主采4煤层及其分层底板的硅质岩含有大量的海绵骨针,向陆过渡为黑色泥岩或具根化石的铝土质粘土岩,向海则相变为燧石灰岩,这种海绵骨针硅质岩为原生沉积成因,在沼泽化过程,炎热潮湿的气候及繁盛的植物使原先的沉积岩发生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由此产生的胶状SiO2随地表水进入滨岸地带,与海水中带有正电荷的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沉淀下来,而富含SiO2的海水及极少陆源碎屑供给又为硅质海绵的生存提  相似文献   
126.
吴亚生 《广西地质》1995,8(3):21-24
生物礁的研究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二叠纪生物礁的世界对比研究是二叠纪生物礁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提出了重现率这一适用于不同礁之间生物群对比的参数,并据之对广西隆林祥播礁与突尼斯礁的房室海棉和了对比研究,根据计算,祥播礁的房定海绵在突尼斯礁中的重现率70%。  相似文献   
127.
晚二叠世长兴期,川东-鄂西碳酸盐台地是我国钙质海绵礁的主要产地。区内发育的礁体有三大类:台缘镶边骨架礁、台内线状及点状骨架礁和台内点状障积礁。礁组合经历过同生至早埋藏阶段的海水成岩作用,中埋藏阶段的与区域不整合面有关的地下混合水成岩作用和深埋藏阶段的上升热水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受沉积相和构造部位的联合控制,礁组合的有效储集孔隙是中、深埋藏阶段形成的次生孔隙。  相似文献   
128.
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和广西西北部毗邻的南盘江地区,广泛地发育着二叠系生物礁。迄今为止,在本区已发现了42个生物礁露头区。在古代生物礁的研究中,最重要的是研究每个礁体中的造架生物。通过对本区15个礁体的详细研究,这些礁体中的造架生物主要是:串管海绵、纤维海绵、水螅和硬海绵类;次要生物为苔藓虫、管壳石等。在串管海绵亚目中,已发现了塞巴加斯科、瓜达卢佩科、泡腔科、隐腔科和内孢粒腔科的12个属,纤维海绵亚目中有小领针属和盔海绵属。本文中介绍3个新种、2个比较种、3个种、3个未定种。  相似文献   
129.
杨继媛  马海丹  陈爱林  侯先光 《地质学报》2022,96(11):3750-3759
本文描述了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生物群中原始单轴针海绵化石一新属种——群体小卵海绵Ovulispongia multa gen. et sp. nov.。群体小卵海绵为小型薄壁海绵,整体呈卵形,骨骼双层,由四个方向的单轴骨针穿插成网状,左倾方向和右倾方向骨针与水平骨针和纵向骨针斜交呈45度角;骨针之间无叠接;海绵体无口须和根须。群体小卵海绵在外部形态和骨架类型上与其他的原始单轴针海绵存在明显差异,其半紧密型骨架处于无规则排列的鬃毛海绵骨架和规则排列的细丝海绵骨架之间。另外新材料显示在海底固着取食的生态环境中,新属种用高密度的个体分布来获得竞争优势。群体小卵海绵独特的过渡形态的骨架结构和高密度生态分布为研究古生代原始单轴针海绵的骨架演化与生态空间扩张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线索,也为研究寒武纪早期海绵动物的起源和多样化提供新的化石材料。  相似文献   
130.
利用2012—2017年西安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海绵城市(简称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的逐日气象资料,选取温湿指数(ITH)、风效指数(K)和体感温度(Te)3个指标,对西安与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的人体舒适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和西安的ITH和K指标的月变化趋势一致,均呈单峰型分布;指标显示的体感舒适时段不尽一致,ITH指标显示体感舒适的月份为3—4月和10—11月,K指标结果显示体感舒适月份为5—6月和9—10月。(2)Te指标显示两个城市的清凉舒适日都主要集中在3—5月和9—11月,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的舒适日数多于西安;夏季高温不舒适日数和冬季寒冷不舒适日数少于西安。(3)西咸新区海绵城市的人体舒适期长度为9个月,集中于春秋两季,舒适期年内分布呈"M"型,非常舒适期在4月和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