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6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81.
海绵城市建设中,地质条件对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布设具有重要影响。本次研究以武汉市都市发展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和整理武汉市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基础上,分析地质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影响机制,根据地质条件的蓄水、渗水、净水三大功能选取地面坡度、地层岩性、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地下水涌水量、表层土壤污染程度、植被覆盖率、距地表水系距离7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并对各单指标进行分级评分,借助Mapgis软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大部分为海绵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及较适宜区,且地层岩性和地表水系为主要影响指标,低影响开发措施布设时应该考虑地质条件的渗水和蓄水特性。  相似文献   
182.
在西藏那曲的错鄂和湖北武汉的紫阳湖采集到两株淡水绿色海绵。形态观察显示,两株海绵呈现绿色是由于其内共生有球状绿藻。基于形态观察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确定为该球状绿藻为索囊藻属的寄生索囊藻(Choricystis parasitica(K.Brandt)Pr?scholdDarienko)。结果表明:(1)两株藻均为纺锤形或倒卵形,长1.2—2.8μm,宽0.8—1.5μm;具一个侧位片状色素体;(2)依据18S r DNA和rbc L cp DNA的进化分析显示这两株藻均位于胶球藻科(Coccomyxaceae),索囊藻属(Choricystis);(3)基于ITS2的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这两株藻与寄生索囊藻具有相同的二级结构,表明这两株内共生的球状绿藻均为寄生索囊藻。寄生索囊藻为中国新纪录种,所在属索囊藻属为中国新纪录属。本研究以形态性状和分子性状描述了采自中国的寄生索囊藻标本,为今后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3.
龚琳  李新正 《海洋科学》2016,40(11):52-56
作者记述了两种深海海绵薄管海绵属一种(Chonelasma sp.)和绢网海绵科一种(Farreidae sp.),其中薄管海绵属为新记录属。由于采集时海绵已经死亡,骨针脱离海绵,只具有骨骼形态,缺乏骨针形态,所以两种海绵只能鉴定到属或科。薄管海绵属一种(Chonelasma sp.)隶属于真网海绵科(Euretidae),薄管海绵属(Chonelasma),由"蛟龙号"于2013年7月7日采集于南海3 551 m处。绢网海绵科一种Farreidae sp.隶属于绢网海绵科(Farreidae),由"科学号"于2014年4月18日采集于冲绳海槽1 190 m处。文中描述了两个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丰富了中国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84.
为了对海绵(Plakortis simplex)乙酸乙酯萃取物中的聚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有机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ODS)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多种手段对海绵(Plakortis simplex)的弱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和NMR波谱分析方法并结合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该海绵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化合物2和3均为首次从该种海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5.
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已成为众多行业和科技领域的讨论热点之一,也面临众多争议,海绵城市建设的内涵、目标、内容和效果等均存在不同认识。针对中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水问题,结合参与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评审、考察以及对国外海绵城市的调研情况,从城市水文过程的角度,系统解析了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标、建设功能与发展方向、城市地下排蓄系统、建设管理体制等若干问题展开了讨论。核心观点认为,海绵城市是对中国城市水系统的综合治理,也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构,功能综合是海绵城市建设成功的前提,海绵城市的建设应以河湖水系为核心,需要流域和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应该基于多部门、跨行业的优势互补、合作交叉,按照整体规划、系统布局的方式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86.
为了对海绵城市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价,本文对2013、2019和2020年的Landsat 8遥感影像进行了陆表温度(Ts)反演,计算城市热岛强度(UHII),归一化热岛强度指数(NHIII),用于分析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热岛强度的变化.并与该地区土地利用分类图及其他气象要素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研究城市热岛效应(UHIE)的产生机制和成因.结果表明:林地面积占比和区域的平均热岛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9;人工表面面积占比和区域平均热岛强度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6;2019和2020年夏季的平均城市热岛强度相比2013年分别下降了0.58℃和0.9℃,海绵城市建设对区域热岛效应具有缓解作用.说明在城市建设规划中,适当增加水体和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景观,还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187.
软海绵属海绵Halichondria sp.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系统研究中国南海软海绵海绵 Halichondria sp.的化学成分,文章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从其氯仿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9个甾体类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和文献对照的方法鉴定其结构.其结构分别鉴定为:1)3β-羟基-5,8,22-麦角甾三烯-7-酮;2)3β,5α-二羟基-7,22-麦角甾二烯-6-酮;3)3β,5α,6β-胆甾三醇;4)3β,5α,9α-三羟基-7,22-胆甾二烯-6-酮;5)3β-羟基-5-胆甾烯-6-酮;6)5α,8α-环二氧-6,22-麦角甾二烯-3β-醇;7)5α,8α-环二氧-6-胆甾烯-3β-醇;8)7,22-麦角甾二烯-3β,5α,3β-三醇;9)胆甾醇.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软海绵海绵的化学成分研究,而且将为软海绵海绵的化学分类及甾体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8.
在相同的分离培养条件下,为比较地域差别较大的福建海域海绵动物(山海绵Mycale sp.和网架海绵Stylissa sp.)和海南海域海鞘动物(皱瘤海鞘Styela plicata和乳突皮海鞘Molgula manhattensis)之间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的差异,作者采用5种放线菌分离培养基和1种细菌通用培养基,对海绵和海鞘中的放线菌进行分离培养。采用16S rRNA 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分析和序列分析,揭示其多样性。共获得可培养放线菌198株,其中从海绵中分离到87株放线菌,从海鞘中分离到111株放线菌。RFLP分析表现为38种不同的图谱类型。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从海绵中分离到的放线菌包括6个放线菌属,其中有2株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最相近的菌株相似性低于97%,可能是潜在的新菌株;从海鞘中分离到的放线菌包括7个放线菌属,有8株可能是潜在的新菌株。比较海绵和海鞘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发现,从海绵中分离到的放线菌,除节细菌(Arthrobacter)以外,均包括在海鞘分离的放线菌属中。海鞘相关放线菌多样性水平不容忽视,是除海绵之外另一获得新型放线菌资源以及药用天然活性产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9.
从美国华盛顿州圣璜岛海域的8 种海绵样品的120 株共附生微生物中, 筛选出11 株细菌的粗提物能有效抑制硅藻附着。其中683 号菌株活性最高, 对5 种受试硅藻的平均抑制率达到98.0%。结合形态学特征和扫描电镜观察, 以及16S rDNA 序列分析, 鉴定该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条件优化, 结合粗提物的产量和抗硅藻附着活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了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是: 发酵温度25℃, pH 7.5, NaCl 浓度19.45 g/L, 蛋白胨浓度5 g/L。  相似文献   
190.
曾志 《热带海洋》2000,19(2):86-89
对采自我国南海海域的厚指海绵Pach7chalin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出1个新的化合物(Ⅰ)。经FT-IR,MS,1HNMR,^13CNMR,DEPT等波谱方法鉴定为长链脂及醇某油醚:3-二十七烷氧基-1,2-丙二醇。并应用GC/MS技术对其舅醇成分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