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33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日前,一只研究队伍乘英国皇家海军勘察船“忍耐号”在南极海域进行科考时有了新的发现:当冰山消融的时候,就有铁质颗粒被释放进海洋里,铁质颗粒是海藻的营养物质,海藻的生长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然后海藻沉入海底,将有害的温室气体在深海里羁留数百年。  相似文献   
72.
根据2012年、2018年及2020年调查数据,探讨文昌沿岸大型海藻的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保护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文昌沿岸大型海藻有49种,其中红藻26种、褐藻15种、绿藻8种,大型海藻平均盖度为16.26%;麒麟菜仅琼枝(Betaphycus gelatinae)1种,分布面积约为8.88 km2,平均盖度为0.66%,平均生物量为0.012 g/m2。2012年大型海藻有37种,其平均盖度为17.54%;麒麟菜有2种,其分布面积为14.35 km2,平均生物量为7.85 g/m2。2012年、2018年及2020年调查期间,文昌海域大型海藻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盖度下降了1.28%,麒麟菜退化严重,面积减少了5.47 km2,平均生物量下降了约7.84 g/m2。大型海藻分布主要受水体与底质环境、草食性生物、海草与珊瑚的分布状况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影响。针对文昌沿岸藻场保护,建议要加强海域监管,优化分级管理,合理采取保护措施,注重陆海统筹,促进...  相似文献   
73.
湛江海区8种常见海藻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湛江沿海的8种常见海藻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是构成这8种藻体的主要成分,占藻体干重的48.22%~69.16%。蛋白质占2.81%~15.44%,平均为9.25%,且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高,平均16.01%,氨基酸组成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多;绿藻门种类无论是蛋白质还是氨基酸含量都高于红藻门和褐藻门的种类,4种绿藻的氨基酸评分最高。粗脂肪占0.15%~1.17%,平均0.56%。粗纤维的平均含量近似于碳水化合物的一半。根据蛋白质和粗脂肪的比例,叉枝藻Cymogongrus flabelliformis和盾叶蕨藻Caulerpa racemosa var.peltata均可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良好食物来源。矿物质中铁、锌含量丰富,介于0.311~1.722mg/g间,铜、砷和镍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青岛潮间带地区的4种海藻:叉枝藻(Gymnogongrus flabelliformis Harvey,高潮带)、孔石莼(Ulva pertusa kjellm,中潮带)、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L.)J.Agar-dh,中潮带)和扁江蓠(Gracilaria textorii(Suring)De Toni,低潮带)在干出状态下的脱水率及每天干出0、0.5、1、2、4和6h下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结果表明:干出状态下缘管浒苔的脱水率最小,因为它具中空管状构造;其余3种海藻的脱水率依次为扁江蓠>孔石莼>叉枝藻,但三者差异不大。与水中对照(0h)相比,高潮带的叉枝藻在不同干出处理下的生长和光合作用速率下降(P<0.05)。中潮带的孔石莼在一定干出时间内促进其生长和光合作用(P<0.05),缘管浒苔则未见显著的促进作用。低潮带的扁江蓠在干出处理下几乎不能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75.
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危及海洋经济发展,而且已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本文根据我国近海海洋环境质量现状,探讨了生物修复技术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工程海藻培育技术研究的有关建议,以期为海洋环境的保护及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76.
经济海藻的病害一直是海藻人工栽培的一大障碍,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藻类病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病原鉴定,而病原的多样性和复杂的海区微环境增加了病原分离和鉴定的难度。本文综述了经济海藻病害发生的原因、病原的多样性和致病机制、病原的鉴定、检测和防治方法,并对未来我国海藻病害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藻类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邵魁双  巩宁  王立军  曲翊  杜念东 《海洋学报》2019,41(12):113-120
底栖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力,开展其固碳和储碳机制研究,有利于提高对我国海域海洋固碳和储碳潜力的认识。本文基于海区条件的模拟,开展了大连海域潮间带优势海藻的日固碳量、日呼吸量和日有机碳释放量的测定,结合海区生物量的调查,阐述了3个海藻床潮间带海藻固碳和储碳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海藻固碳能力方面,绿藻类的固碳能力最强,褐藻类次之,红藻类最低。大连海域潮间带海藻的固碳量、储碳量和有机碳释放量在12月至5月处于较高水平,6月至11月较低,平均每个海藻床潮间带区域年固碳量和年有机碳释放量分别为1.72×105 g/a和2.1×104 g/a。潮间带海藻月固碳量是储碳量的1.7倍。  相似文献   
78.
2015年以来,秦皇岛近岸海域暴发了绿潮,对北戴河旅游区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绿藻微观繁殖体在绿潮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孢子、配子、幼苗和营养片段。绿藻微观繁殖体作为绿潮的“种源”,其分布规律可以反映绿潮的“藻源”位置。本研究于2016年4-9月和2017年1月对秦皇岛近岸海域绿藻微观繁殖体的调查,探究了其分布规律以及生物量变化。结果显示,绿藻微观繁殖体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由近岸向远岸海域逐渐降低。绿藻微观繁殖体的数量在7、8月份最高,在冬季最低。受绿潮影响严重的海域微观繁殖体数量高于其它海域。秦皇岛近岸海域的绿藻微观繁殖体为该海域绿潮的种源,其分布规律表明秦皇岛近岸海域绿潮起源于本地。  相似文献   
79.
报道秦皇岛港区底栖海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生物量及优势种类等。通过4次定性采样指出:4月和6月的种类数高于8月和10月,群落组成都以红藻类为优势。平均生物量分布以金山咀最高,灯塔最低,各采样点的优势种是新煤码头为绿藻类的孔石莼、肠浒苔和尾孢藻;灯塔为红藻类的珊瑚藻、鸭毛藻及绿藻类的孔石莼和刺松藻,金山咀为孔石莼、刺松藻、萱藻和蜈蚣藻。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