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332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海藻等水产品的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汪秋安 《海洋科学》1997,21(2):26-29
  相似文献   
92.
大型海藻类光合无机碳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概述了大型海藻类光合作用无机碳利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大型海藻类除能利用CO2作为光合作用外在无机碳源外,许多大型海藻还能利用HCO^3作为光合作用外在碳源。HCO^3的利用主要为胞外CA催化的HCO^3与CO^2的相互转化及HCO^3的直接吸收两种方式。在三类大型海藻中,地机碳利用各有其独特性。无机碳浓度增高对大型海藻光合无机碳利和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3.
我国几种热带海藻的光合作用与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
海藻提取物对蔬菜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海藻作为目标材料制备海藻植物生长剂已有很长的历史。海藻植物生长剂自1950年首次在英国诞生并被利用在花卉和农业生产上已经近半个世纪 ,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成果。用海藻植物生长剂处理过的种子,其萌芽率有明显的提高。海藻植物生长剂还有极明显的促生长作用 ,用其喷洒过的作物最高可增产达50 %并有显著的抗旱效果。目前在国际上畅销的海藻植物生长剂有来自不同国家至少8种以上的商业产品。我国的海藻资源十分丰富 ,特别是人工养殖海带的年产量在几十吨干品左右 ,马尾藻的资源量也在几千吨干品以上。但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则刚刚…  相似文献   
95.
渔山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渔山列岛(28°53′N,122°16′E)潮间带底栖海藻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潮间带的海藻种类、垂直分布及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将本区海藻生态特点与临近海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6.
海藻硫酸多糖及其抗HIV-1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AIDS)患者,向WHO报告的临床病例现已超过几十万,据Piot1998年统计病患者平均每天以16000人数增加。AIDS严重危害了人类健康。而传统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以叠氮胸苷(AZT)为代表都存在明显的副作用,硫酸酯化多糖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其用量少且副  相似文献   
97.
大管岛礁区潮下带大型底栖海藻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5月和11月对大管岛礁区潮下带大型底栖海藻进行了两次定量调查。共采到23种大型海藻,其群落构成以红藻类占优。海藻种类的区系温度性质属明显的温水性区系。5月份平均生物量为240.939/m2,11月份平均生物量为164.399/m2。两季度月都以岛西侧的D7断面平均生物量最高,分别为820.159/m2和472.509/m2。就垂直分布而言,1—2米水层内海藻分布密度最高,达527.549/m2。优势种为海蒿子和石花菜。  相似文献   
98.
固定化海藻对金属离子吸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固定化海带吸附含铜、镉溶液的过程,结果表明:非活性海带吸附水溶液中铜、镉离子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班厄姆吸附速率方程描述,铜和镉的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0.1078和0.03028min-1;生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的计算结果,得到固定化海带对铜和镉离子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83.3和112.4mg/g,海带对铜离子的亲和性比对镉离子强.  相似文献   
99.
温度和盐度对几种大型海藻生长率和NH4-N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刘静雯  董双林  马甡 《海洋学报》2001,23(2):109-116
温度和盐度对细基江蓠繁枝变型(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 var.liui)、孔石莼(Ulva pertusa)和蜈蚣藻(Grateloupia filicina)生长率及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H4-N吸收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上述3种海藻生长率及NH4-N吸收均有显著影响.3种海藻的生长适宜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细基江蓠繁枝变型20~30℃,15~30,孔石莼15~25℃,15~40,蜈蚣藻20~25℃,25~35;最大日特定生长率(SGR)分别为8.66%,12.28%,2.24%;N饥饿细基江蓠繁枝变型对NH4-N的吸收存在短期的快吸收.细基江蓠繁枝变型NH4-N吸收的最适温度和盐度范围分别为15~25℃,10~25.生长率及NH4-N吸收速率与温度和盐度之间分别存在以下关系:SGRG.t.=0.873(S-5.487)(T-9.007)e(-0.0708S-0.0745T);SGRU.p.=0.222(S-2.665)e-0.047S(T-9.98)e-0.00057(T-9.98)2.7;SGRG.f.=2.6×10-4(S-10.856)(T-11.704)e0.156T-3.36×10-6STe0.219T;Vupt=11.812(S-4.081)(T-9.221)e-0.1S-0.148T.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