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71.
陈留勤 《西北地质》2008,41(1):50-58
Shaw于1964年提出的穿时普遍性原理是现代地层学的重要支柱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由地震地层学发展而来的层序地层学是在年代和海平面变化框架内研究沉积相迁移的有效手段,它改变了划分沉积岩的原则而成为沉积地质学和地层学的一次重要革命.基本层序地层模式中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生的地层超覆和退覆明显地体现了地层穿时普遍性原理,同时也暗示了地层穿时的本质.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动态相变面和静态相变面形成于侧向加积和纵向加积两种沉积作用,它们所代表的两种穿时性--间断面穿时和相变面穿时,构成了地层穿时的两种基本形式.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总体上构成一个自南向北厚度逐渐减小的楔状体,这是泥盆纪早期海侵尖灭与晚期海退尖灭的结果,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清楚地体现了地层记录的不完整性和穿时普遍性,同时也表明地层记录中的两种相变面及其所代表的两种穿时性是正确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72.
“赫南特阶”和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的厘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对河北宜昌王家湾,黄花场,分乡以及新近发现的远安苟家垭奥陶系与留志系界线剖面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化学地层的综合研究将该区最晚奥陶纪到最早志留纪的化带自下而上重新厘定为Nankinolithus带,Dicellograptuscomplexus带,Paraorthograptuspacificus带,Normalograptusbohemicus-N.extraordinarius带,Hirna  相似文献   
73.
钻孔岩心声速Cp垂向变化与地质历史中的海进、海退事件有关;南海北部大陆架及东海大陆架的钻孔岩心声速垂向变化曲线,为揭示西太平洋边缘海在更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3次海进和3次海退的3次沉积旋回事件提供了佐证。海进时所带来的海相沉积物的声速较低(1450—1510m·s-1),海退时所形成的陆相沉积物的声速较高(1650—1720m·s-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