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土壤CO2释放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流通途径之一,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全球C平衡.土壤CO2释放通量在时空上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传统研究只关注年、季之间以及水平空间上的土壤通量,对于垂直剖面的CO2通量变化关注较少.土壤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是垂直方向上各个土壤层次共同产生的,因此对其垂直剖面CO2通量研究十分必要.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资料,综合介绍了土壤垂直剖面CO2通量变化以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土壤垂直剖面的复杂性,对于研究其CO2通量的变化还存在着方法上的困难;使用气体扩散理论计算各层间的通量是否能真正反应自然状态下CO2在土壤中的传输,以及土壤温度、含水量和微生物等因素对通量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82.
对石榴子石冷却速率计中的几个重要参数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慢速冷却的情况下,由测量数据误差所致的偏差可以忽略不计。但当冷却速率较大时,误差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则非常显著。然而,若采用现代分析仪器,由定位导致的模拟误差也可以完全忽略。空间测量的偏差往往使模拟得到的岩石冷却速率比实际值小得多;初始温度估计的偏差会使模拟结果产生很大的变化;扩散系数的选择对模拟结果影响也颇大。因此.具体情况下需仔细选取那些实验条件与所研究的具体地质情况最为相似的实验数据得到的模拟结果才是合理的。只有在合理的计算和选取参数以及可靠的测试技术的情况下,得到的模拟结果才具有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83.
Diapycnal mixing is important in oceanic circulation. An inverse method in which a semi-explicit scheme is applied to discretize the one-dimensional temperature diffusion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 based on the observed temperature profiles.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nverse model in the idealized and actual conditions is tested in detail. It can be found that this inverse model has high feasibility under multiple situations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inverse model, and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efficient way to estimate the temperat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the weak current regions of the ocean. Here, the hydrographic profiles from Argo floats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vertical mixing in the north central Pacific based on this inverse method. It is further found that the vertical mixing in the upper ocean displays a distinct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the amplitude decreasing with depth, and the vertical mixing over rough topography is stronger than that over smooth topograph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high-resolution profiles from Argo floats and a more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inverse scheme will serve to understand mixing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84.
郄禄文  杜闯  张翔  蒋学炼 《海洋通报》2014,33(2):204-214
利用PIV技术,基于模型实验,对规则波作用下防波堤周围的速度流场及其涡流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规则波流场的瞬时速度分布。通过对不同型式防波堤在不同的水力条件下的波浪流场实验数据的分析,定量地研究了防波堤堤身水域的涡旋流场的水力特性。  相似文献   
185.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GPE) change due to horizontal/isopycnal eddy diffusion and advection is examined. Horizontal/isopycnal eddy diffusion is conceptually separated into two steps: stirring and sub scale diffusion. GPE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wo steps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GPE changes due to stirring and subscale diffusion associated with horizontal/isopycnal advection in the Eulerian coordinates are analyzed. These formulae are applied to the SODA data for the world oceans. Ou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horizontal/isopycnal advection in Eulerian coordinates can introduce large artificial diffusion in the model. It is shown that GPE source/sink in isopycnal coordinates is closely linked to physical property distribution, such as temperature, salinity and velocity. In comparison with z-coordinates, GPE source/sink due to stir ring/cabbeling associated with isopycnal diffusion/advection is much smaller. Although isopycnal coordi nates may be a better choice in terms of handling lateral diffusion, advection terms in the traditional Eule rian coordinates can produce artificial source of GPE due to cabbeling associated with advection. Reducing such numerical errors remains a grand challenge.  相似文献   
186.
为揭示河床形态特征引起的潜流交换规律,构建循环式水槽装置,通过NaCl示踪对比分析了4种河床地形驱动下的潜流交换规律,并基于扩散理论探讨了潜流交换与地表水水动力及床沙渗透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潜流交换可以发生在平坦河床地形,且交换速率随地形起伏度和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在相似的地形条件下,地表流速是影响潜流交换速率的主导因素,地表水深对潜流交换速率影响较弱;此外,分析表明,有效扩散系数与河床特征粒径之间具有2次方幂率函数关系,且与河床渗透系数成正比;交换深度d正比于雷诺数Re的1/2次方.  相似文献   
187.
扩散系数和渗透系数是设计与评价垃圾填埋场衬垫等环境工程研究时需要确定的重要参数。通过分析粘土衬垫材料中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的物理意义和确定方法,在土多孔介质微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得到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的关系表达式,并基于蒙脱石层间Poiseuille定律得到膨润土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验证表明,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文中表达式是有效的。得出的渗透系数和扩散系数的关系表达式,对于根据已有渗透系数的研究成果来预测和分析扩散系数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8.
刘素美  张经 《海洋科学》1999,23(4):32-34
成岩模型描述了沉积物中的物理、化学或矿物变化,可用于描述和预测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物质的浓度变化[2]、估算沉积物水界面物质的扩散通量及描述降解有机质的组成。这些模型将扩散过程处理为有效扩散系数(De),De=Ds+Db+Di+Dwc,其中Ds为分子扩散系数;Db为颗粒混合引起的生物扩散系数;Di为因底栖生物活动引起的灌溉系数;Dwc为浪流混合系数。沉积物间隙水中Db、D1、Dwc引起的溶质迁移与Ds相似,但机理不同。深海沉积物中Db、Di和Dwc一般比Ds小;而浅海有机质丰富的沉积物中Di和Dw…  相似文献   
189.
以库仑滴定法测定了实验电池Li/DME+EC—LiPF6/LiMn2O4的EMF曲线,有三个放电平台分别位于4.08V、3.97V及2.98V,4V区平台较宽。800℃烧结的样品初始放电容量为126mAh/g,低温样品的容量衰减较小。应用交流阻抗法测定LiMn2O4的电导率,在室温下为10(-7)S/cm;超细LiMn2O4粉材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10(-9)10(-8)cm2/s),且随插入锂量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0.
福建仙游震群的孔隙压扩散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淑芳  秦双龙  李强  蓝姝 《地震学报》2018,40(2):160-171
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福建仙游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小震群活动。基于孔隙压力扩散机制对精定位的小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仙游震群序列在空间上呈丛集分布,且具有明显的分区现象,发震时间受金钟水库水位变化的调制作用较为明显。5个分区(A—E)的流体孔隙压力扩散系数分别为0.04,0.08,0.07,0.12和0.05 m2/s,伴随着地震活动性由强至弱,孔隙压扩散系数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仙游震群位于断裂构造发育区内,震中分布优势方向与石苍断裂一致,沿着断裂走向的孔隙压扩散系数最大,说明地下流体沿狭长的石苍断裂由NW向NE活动。各分区的流体孔隙压系数与扩散最大距离、最大诱发地震震级及地震释放能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此外,当金钟水库水位下降时,各分区的扩散距离r呈现减小趋势,震群范围收缩,地震频次增加,并伴有较大震级的地震,说明水位下降时,流体孔隙压力的扩散作用在同一地点反复作用,使得触发源附近区域的应力水平更容易达到饱和或临界状态,进而触发较大震级的地震,这也解释了水位下降过程中地震更为强烈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