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6篇
  免费   3894篇
  国内免费   6373篇
测绘学   570篇
大气科学   3293篇
地球物理   2661篇
地质学   11064篇
海洋学   2545篇
天文学   195篇
综合类   727篇
自然地理   1388篇
  2024年   193篇
  2023年   746篇
  2022年   775篇
  2021年   839篇
  2020年   784篇
  2019年   934篇
  2018年   698篇
  2017年   736篇
  2016年   720篇
  2015年   833篇
  2014年   1096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034篇
  2011年   1069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991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1047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856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572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27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05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205篇
  1992年   206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35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901.
关于甘宁部分地区‘5.5’特强沙尘暴灾害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02.
等熵面位涡图上阻塞过程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03.
谈哲敏  伍荣生 《气象学报》1993,51(2):168-176
本文首先利用变分方法,考察了边界层运动能量的变化,指出经典Ekman流是在不可压缩条件下,能量积分达最小值时的一种平衡运动。这对Ekman层运动的物理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其次,讨论了Ekman动量近似下的Ekman层的平衡风场特征,研究了该平衡风场附近扰动的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在自由大气气压场不发生扰动条件下,Ekman层中存在一类新的与惯性不稳定相类似的动力不稳定,且其不稳定性可与Ekman抽吸相联系,还讨论了一般性条件下的扰动不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04.
本文用一个准地转正压模式积分10个模式日,数值地研究了不同空间尺度涡旋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大尺度涡旋位置和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5.
西南低涡活动的若干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0~1991年700 hPa逐日天气图资料,对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及其移动进行了若干统计分析,从而对西南低涡的活动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06.
907.
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结构与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1986-1988年,福建省地震局在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完成了五条地震测深剖面:宁德-永春剖面;洪懒-宁德剖面;莲峰-福州(尚干)剖面;南平-永泰-平潭非纵剖面;并在宁德-古田-嵩口首次试验扇形剖面观测系统,结果表明,扇形剖面对确定断裂是有效的. 根据对地震波走时的正、反演计算,用理论地震图和射线追踪方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得到了福州盆地及其周围地区地壳深部为高、低速相间的速度分布特征.地壳介质速度为6.40km/s,在中地壳普遍发育一层速度为5.80-5.90 km/s、厚度约5.0 km的低速层.Moho面深度30-33 km,福州盆地为一Moho面隆起区,隆起幅度达3.0 km.北西向断裂发育,其中,闽江断裂在纵剖面和扇形剖面均有明显的反映,并切割到Moho面2.0-3.0 km. 反射波谱频方法计算得到福州盆地地壳Q值仅120-150,比邻近地区明显偏低,中地壳低速层Q值为40-80,是一典型的低速-高导-低Q(高衰减)结构层,此层上界面埋深14-15 km,与居里面埋深较一致.这些结果为福州地区的地热资源远景预测和开发提供了地壳深部结构和某些地球物理场背景.  相似文献   
908.
鲜水河断裂带多断层相互作用的流变断裂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流变介质内多断层的相互影响,通过对鲜水河断裂带的分析,对该断裂带提出一个不共线三断层的断裂力学模型.把介质考虑成流变的,用有限元法结合解析方法求解了流变断裂力学问题的应力、应变及能量场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多断层的力学场与单一断层的力学场相差甚远,在断层间形成了影响区.在影响区内应力集中,梯度大,分布复杂,应变能在影响区内形成较大范围集中.应变能等值线在孕震期间从影响区向外扩张,能量从外围流向断层区,流动在时空上都是不均匀的,孕育初期增加速率大,后期渐渐平缓.流向影响区的能量比其周围区域大,形成很大梯度.并讨论了地震前兆的某些特征.根据本文的结果,认为在道孚-乾宁-带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09.
本文研究了兴都库什及帕米尔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发现h<70km的地震分布广泛,h≥100km的地震形成-S形的倾斜中源地震带.在71.5°E以西,中源地震带倾向接近正北,倾角随深度变化,在深部接近垂直,且倾角自西向东逐渐变陡,在71.5°E以东,倾向逐渐由东南变为正南. 分析了121个mb≥5.0地震的机制解.浅源地震机制解的P轴大多位于NS和NNW-SSE方向,且多近水平,反映此区受到NS或NNW-SSE方向挤压.各剖面应力轴分布规律性强,在150km以下,总的趋势是机制解的T轴接近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下倾方向,而P轴倾角较小且垂直于倾斜的中源地震带的走向.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