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回顾柠檬酸发酵生化机制的发展历史,综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结合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推断最有可能的柠檬酸发酵途径。影响柠檬酸发酵的限制性因子有Fe2+、Mn2+、Mg2+、K+、Pi、ADP、ATP、GTP、CO2等,它们分别作用于发酵的关键酶顺乌头酸酶、丙酮酸羧化酶、柠檬酸合成酶、丙酮酸激酶等。生产实践中应该根据不同菌株而选择控制Fe2+、Mg2+、Mn2+,K+等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42.
43.
以钛酸四丁酯(TEOS)、去离子水为原料,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四氟硼酸咪唑盐([Bmim]BF4)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锐钛矿相TiO2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对产物的晶相、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为了评估光催化活性,并以甲基橙水溶液为研究对象,在紫外光照射下分析不同照射时间下光降解效率。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去离子水和钛酸四丁酯的体积比为1.3∶1∶1.3时,反应所得到的TiO2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未添加离子液体的产品,这一结果可归因于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44.
冬天的味道     
又到冬天了,不过冬天的精华还是在冬至前后,如果冬天是条鱼,冬至就是鱼脑子,冬天如果是头熊,冬至就是熊的掌,那个部位味道醇厚。不过近些年的冬至实在让人丧气,就像放多了添加剂的食品或兑了水的酒,味道变了,寡淡多了。气温常常在零度以上——我的老天爷,你是个什么老天爷!不按规矩出牌了。温吞吞的冬夜,我常常关了灯,仰在椅子上,闭了眼,从时光隧道里爬进去,找那本色的冬天。塞外,特别是大青山后,秋末就开始发酵冬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外源最佳铁镍离子组合对煤发酵产气过程的影响机理,以陕北大柳塔褐煤为例,对不同含量的铁镍离子分别进行煤发酵实验,优选出单一离子的最佳含量,进一步通过二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法确定铁镍离子的最优组合,利用气相色谱、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线光谱分析仪等手段对添加最优组合质量浓度的实验组和空白组(不添加两种离子)产气过程的发酵液及反应前后的煤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e2+、Ni2+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0.005 mg/L,Ni2+的添加存在明显的低促高抑现象;添加最优Fe2+和Ni2+组合的产气量相较于添加单一Fe2+、Ni2+分别增加了13.64%和20.69%;实验组的pH值、挥发性脂肪酸含量VFA及OD600相较于空白组的变化均提前3 d达到峰值,且煤的大分子结构得到更加充分的降解。最后分析了铁镍离子组合对产甲烷过程的影响,阐明了两种微量元素对于促进煤发酵产甲烷的内在机理,研究成果为提高次生生物成因气的产量及产气效率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本文通过恒界面池法研究了以4’—乙酰基苯并—15—冠—5作为萃取剂和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基]酰亚胺作为协萃剂的萃取体系从高浓度水溶液中提取锂的动力学。研究了搅拌速度、平衡时间、温度、界面面积和传质阻力区对锂离子传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膜的厚度在1 600 rpm~2 000 rpm转速范围内是逐渐变薄的,并且在1 800 rmp~2 000 rmp转速范围内是没有变化的,说明锂离子传质速率1 800 rmp~2 000 rmp转速范围内是不变的;在锂离子的萃取平衡时间为40 min;萃取过程的传质阻力主要来自有机相;该萃取过程是混合控制的动力学过程;在两相界面上发生的萃取反应。通过研究锂离子、冠醚离子液体的浓度,锂离子的动力学方程可表达为:ν_(Li,0)=10~(-3.843±0.001)·[Li~+]~( 0.907 1)·[[BMIm]~+]~(0.832 8)·[AcB15C5]~(0.855 5)。通过两相界面处形成锂离子最终配合物的传质速率步骤推导出锂的提取机理,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47.
离子在离子液体/水溶液二元系统中的电迁移行为在很多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离子液体离子在电极液中的浓度变化,系统地研究了电极溶液酸—碱度,电极溶液中电解质浓度以及离子液体中溶解LiN (CF_3SO_2)_2与否对[C_6MIm]~+离子电迁移的影响。总的来说,随着电流的增加,[C_6MIm]~+离子向阴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增加,向阳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减少;然而N(CF_3SO_2)~-_2离子向阳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增加,向阴极水溶液的迁移量随之减少。当电极溶液为碱性,[C_6MIm]~+离子的迁移量明显减少。在电极溶液中溶入LiN (CF_3SO_2)_2时或者将LiN (CF_3SO_2)_2溶入离子液体时,[C_6MIm]~+离子的迁移量也明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8.
贝蒙  孙鼐 《地质论评》1941,6(Z3):427-429
矿物之比重,为其基本性质之一,尤其自应用X光研究晶体方法产生后,此种性质更属重要。虽然如此,但此种性质之未能广为应用者,乃因:1.在一种矿物种属中,其化学成分常有差异,2.前有之矿物比重记录,不甚可靠。3.其可靠价值,仅  相似文献   
49.
对一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南极青霉属真菌Penicillium sp.S-1-16进行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通过对基础发酵培养基、发酵温度及培养基配制用水的筛选,以次级代谢产物量为主要指标,同时参考生物量及细胞毒活性指标来进行初步优化,获得一个较优的摇瓶发酵条件:酵母提取粉0.3%,蛋白胨0.5%,麦芽糖0.3%,葡萄糖1%,蔗糖5%,自来水,初始p H=7.0,接种量15%,18℃,180 r·min-1发酵15 d。采用初步优化后的条件进行发酵,与初始发酵条件相比,其次级代谢产物量提高到568.75%,对A549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至265%,并且对He La肿瘤细胞和SGC-7901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从0提高到48.19%和69.18%,效果显著,为获得菌株中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吕瑞英 《现代地质》1991,5(2):174-183
大房身3号伟晶岩脉是含铀、铌、钽等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分异较好,可分为4个岩相带。经对各带石英中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含矿带含挥发份H2O和CO2较高,流体包裹体丰度较大,富含纯CO2包裹体及含液相CO2包裹体。该伟晶岩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其边缘相含有围岩的捕掳体。伟晶岩结晶分异好,矿物成分简单,以长石、石英为主,其核心带产有巨晶状黑云母和微斜长石。包裹体气相成分中不含游离氧(O2)。这些特点说明该伟晶岩是由硅酸盐熔浆在埋深大、较封闭的环境下,缓慢结晶分异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