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篇
  免费   639篇
  国内免费   654篇
测绘学   406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393篇
地质学   1735篇
海洋学   76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24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71.
非均质地基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FLAC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基于Lagrangian显式差分的FLAC算法,通过数值计算,对黏结力随深度线性增长的非均质地基上条形基础和圆形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及地基破坏模式进行了对比计算与系统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地基黏结力沿深度非均匀变化系数的增大,地基的破坏范围逐渐集中在地基表层和基础两侧:(2)即使地基的非均质程度较小,当将非均质地基近似地按均质地基考虑时,由此所估算的承载力可能过于保守;(3)地基承载力系数随黏结力沿深度非均匀变化系数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增大。与数值解相比,skempton与Peck等近似公式均可能高估了非均质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972.
东天山博格达造山带位于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两个前寒武纪地块之间。已有充分的地质与元素地球化学证据证明东天山博格达陆内碰撞造山带构造属性是属于大陆裂谷,全区早石炭世火山岩的SiO_2含量在55%~64%之间出现明显的间断,其刺梅沟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在时空上紧密拌生,为一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该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中玄武岩和流纹岩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42.0±3.2 Ma和340.3±3.4 Ma。七角井组中玄武岩和流纹岩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与博格达古生物化石指示的早石炭世时代一致。七角井组玄武岩:ε_(Nd)(t)为+6.4~+6.7,(~(87)Sr/~(86)Sr)_i为0.703261~0.703328,(~(206)pb/~(204)Pb)_i为17.703~17.989、(~(207)pb/~(204)Pb)_i为15.407~15.498、(~(208)Pb/~(204)Pb)_i为37.147~37.825;七角井组流纹岩:ε_(Nd)(t)为+6.4~+6.6,(~(87)Sr/~(86)Sr)_i为0.703368~0.703469,(~(206)Pb/~(204)Pb)_i为17.827~18.114、(~(207)Pb/~(204)Pb)_i为15.460~15.517、(~(208)Pb/~(204)Pb)_i为37.077~37.973,由此可见七角井组玄武岩和流纹岩在Nd-Sr-Pb同位素特征方面具有相当一致。根据Nd-Sr-Pb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认为其玄武岩是来源于亏损地幔,而伴生的流纹岩则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一般都认为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只产生成分连续变化的岩浆系列,但是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以产生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并不少见,但是在裂谷环境下双峰式火山岩中流纹岩是由玄武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这种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至今还未发现。因此,博格达双峰式火山岩是大陆裂谷环境中比较特殊的并是十分少见的或可能是一种新的双峰式火山岩构造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973.
论述了截水帷幕的形式及应用条件,并在实际的基坑工程中应用了落底式竖向截水帷幕治理地下水,实例证明效果非常好,既保证了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土方开挖、结构施工的安全,又保护了基坑周边建(构)筑物。  相似文献   
974.
翻斗式遥测雨量计是目前台站使用的测量降水的主要气象仪器,常因各种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通过多年的计量检定和维修经验,总结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及排除方法,为台站人员判断和排除仪器的常见故障提供帮助。1整机不工作整台仪器不工作时,应首先检查电源电压。1.1无电压原因  相似文献   
975.
雨量计是气象及社会各相关部门普遍应用的测量降水的仪器,包括虹吸式、翻斗式等多种类型的雨量计.无论那种雨量计都是通过测量承水口所受水的体积(容量)来计算降水量,并通过远距离的传输及遥测进行记录.  相似文献   
976.
中国大陆东部晚中生代构造活化及其演化过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与中生代中期造山型构造活化不同.晚中生代期间,中国大陆东部的构造活化表现为规模宏大的断陷盆地系、变质核杂岩、花岗岩浆侵位、火山岩喷发以及沿大型走滑断层的转换伸展为特征的大陆裂陷作用。根据岩浆活动、盆地的充填记录,构造格架和盆地的沉降史分析,可以将裂陷作用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由兴安岭群火山喷发为代表的第一阶段和以巴彦花群含煤、油碎屑岩系为代表的断陷盆地形成阶段。盆地沉降史回剥研究表明,裂陷作用第二阶段断陷盆地的发育受控于次一级的幕式构造作用过程。此外.对晚中生代裂陷作用的动力学背景的探讨需要阐明岩石圈的深部过程和构造应力场的反转这个两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7.
非饱和土壤渗透的快速数值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非饱和土壤渗透计算求解理查兹方程的有限差分法。该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这个方法使用了水土势双曲正弦变换的隐式差分格式。砂土、壤土及粘土范围内的渗透过程在微机上几十秒钟内即可被模拟出来,其误差很小。非饱和土壤的渗透特性可以划分为地表积水前、地表积水后及退水过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78.
通过分析基坑与护坡桩相互作用时土压力的特点,从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了悬臂式钻孔灌注护坡桩的计算、设计方法,并有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979.
认为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成因方面实际上是多种多样的,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常常是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它们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岩浆源区而与岩浆分异作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980.
油气勘探钻井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器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菅志军  殷琨 《世界地质》1998,17(4):88-92
冲击回转钻进技术是当前解决硬岩进难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将液动冲击回转钻进技术成功地推广应用于油气田勘探钻井中,预期可使硬岩平均钻进效率提高30%-50%,成本下降15%-20%。笔者就液动射流式冲击器应用于石油钻井的可行性和意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论证,对所设计的石油钻井用液动射流式冲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生产性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