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5篇
  免费   758篇
  国内免费   535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523篇
地质学   2252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阳泉矿区寿阳区超深水位岩溶区,采用遥感、地震、地下水动态综合监测、抽水试验等综合勘查方法,基本查明了岩溶含水层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补径排条件,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在充分利用各种水文地质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超深水位岩溶区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节约了近30%的钻探工程量,缩短了勘探周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72.
中国西南部,尤其是水能资源较为集中的青藏高原周边地区是近期工程建设的热点地区。由于强烈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这些地区形成了高山耸立、沟谷深切的地貌景观,高山峡谷区的高陡岩质斜坡变形与稳定将是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高陡边坡的变形与稳定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并影响着施工周期和工程造价。本文分析了深裂缝现象的一般特征,认为深裂缝是在特定地质环境下内外动力地质共同作用的产物,一般均具有三高、继生这一共性。在工程处理方面,深裂缝可按山体加固的方法进行工程处理,预应力锚固洞可较好处理深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973.
Metamorphic processes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crust and highly related to petro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Dynamic systematic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regional metamorphism-migmatization-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 is a temperature-pressure progressive process. 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 is a critical part with its unique pressure/temperature and thermodynamic, dynamic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cept of metamorphic anatexis system (MAS) introduced by the author includes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material resources, energy resources, process format, material transport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ccurring time and location. Based on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MAS, 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related granitic rocks and deposit cases are discussed on their petrogenesis and/or mineralizaion mechanisms. The discussion points out that granites in the Ailaoshan and Yunkai metamorphic zones are of metamorphic anatexis origin. The genesis of pegmatite ore deposits in metamorphic zones and shear zone gold deposits in shear zones are highly related to metamorphic anatexis process. The study of metamorphism process involved in ore formation and material transport is a hot subject concerned by the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ircles. Thorough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etamorphic anatexis and petrogenesis-meneralization processe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not only in geological theory, but also in industri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974.
东北地区及邻区晚古生代晚期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区域物探、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野外调查,在重新厘定了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晚期区域断裂构造和区域构造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石炭—二叠纪的沉积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975.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预选缓冲材料压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缓冲材料是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多重屏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道人工屏障,内蒙古高庙子钠基膨润土被确定为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缓冲材料的首选基料。通过研究该钠基膨润土(GMZ01)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压实成型性、不同压实干密度和不同含水量压实样品的无侧限压缩性能,认为:含水量为15%的高庙子天然钠基膨润土压实成型性最好,压实干密度越大,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在无侧限压缩实验时,含水量为15%的高密度压实膨润土样品比含水量为10%和20%的样品的抗压强度大,变形小。  相似文献   
976.
松辽盆地庆深气田储层火山岩锆石地质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庆深气田储层火山岩由多期火山喷发叠置形成,分布于白垩系下统营城组,以酸性喷发岩为主。火山岩离子探针(SHRIMP)U-Pb锆石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储层火山岩年龄集中在111~115Ma,介于早白垩世晚期阿普第阶(Aptian)和阿尔布阶(Albian)分界线附近。兴城与升平两个天然气产区储层火山岩测年结果对比表明,它们是同一时代火山作用产物,并非以前所认为的兴城地区火山岩属营城组一段,升平地区火山岩属营城组三段。该成果对于松辽盆地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77.
刘英会  黎津  余学中 《物探与化探》2007,31(6):518-519,525
通过对航磁资料的深入研究,首次在东海陆架盆地西缘圈定出1条南北向深大断裂,为陆架盆地控盆深大断裂;推断了该断裂的形成时期,并就这条断裂对火成岩及构造走向的控制作用、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8.
山西省阳泉矿区寿阳区中奥陶统岩溶水位埋藏深度达430~500m,但量丰质优,是煤矿区供水首选水源.根据该区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和赋存规律,对矿区水源地布置、允许开采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本区岩溶地下水的天然资源量为8.19×104m3/d,可采取分散、就近供水方式,分别在矿区岩溶地下水强、中径流带区建立中、小型水源地,以满足煤炭资源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79.
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峰  李雪峰 《水文》2007,27(5):58-60,48
利用冉庄8m定埋深地中蒸渗仪的观测资料,根据蓄满产流理论,采用分层计算还原的方法,研究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最佳埋深和稳定点的形成机理。在试验条件下,最佳埋深出现在3m左右,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大而减小,6m以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980.
深海大型沉积物波的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深海钻探计划(DSDP)及大洋钻探项目(ODP)的成功实施,一个引人注目的发现是在世界各大洋盆地中2000~4500 m深海底广泛发育一种大面积分布的大型沉积物波,包括沙波和泥波,特别是泥波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