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9篇
  免费   868篇
  国内免费   889篇
测绘学   72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574篇
地质学   2718篇
海洋学   76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9篇
自然地理   20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5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南海北部滨珊瑚生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北部滨珊瑚生长序列的X光数字图像分析和环境参数的相关分析表明,表层海温是滨珊瑚生长的首要气候因子,表层海温的季节性变化决定着滨珊瑚骨骼密度的季节性变化和年生长层的形成,高密度带形成于夏季而低密度带形成于冬季.年生长带的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季风环流控制的表层海流的性质和成分决定着年生长层的结构特征,微生长层的形成可能与潮汐和月光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2.
根据板深22井中不同地球化学指标的背景含量和异常特征,重点探索和总结了不同油气层的化探指纹指标,并根据地表指纹指标的异常组合、配套关系及异常特征,对油气层的埋深进行了初步预测,为今后该地区地表开展预测油气藏埋深的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河北平山地区早前寒武纪湾子群及相关岩石中夕线石英集合体成因存在长期争论。根据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将它们划分为3种不同类型。(1)球状和团块状夕线石英集合体,其形成与钾长浅粒岩的深熔作用有关。(2)面状夕线石英集合体,与钾长浅粒岩在应力状态下的变质分异作用有关。两者地球化学组成及与相邻浅色体关系受母岩和作用过程双重因素制约。(3)层状夕线石英集合体,为变质沉积成因,地球化学上反映了变质原岩的组成特征。  相似文献   
104.
板块下的构造及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最新的全球地幔地震层析资料揭示了岩石圈板片可以俯冲到核幔边界,超地幔羽可以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热点。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不仅显示了岩石圈板片的超深俯冲,还保存了拆沉的岩石圈“化石”残片的重要信息。从地幔深部所获取的新资料为全地幔“单层对流“的新模式提供了依据。在介绍上述全球构造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研究岩石圈板块必须了解板块下的构造,探索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应该从“岩石圈动力学”升华到“地幔动力学”,并提出了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将深海岩芯高分辩率记录的替代性指标分为沉积型和生物型两类。沉积型替代性指标主要包括沉积物的粒度,沉积速率,粘土矿物;生物型替代性指标主要包括有孔虫,氧同位素,古水温,有机碳通量。对比研究发现,17940—2柱状样沉积物的粒度、沉积速率、有孔虫,氧同位素,古水温,有机碳通量等指标记录海洋环境变化信息程度优于其它替代性指标;沉积型替代性指标与生物型替代性指标记录海洋环境变化信息不同步;海洋环境变化的突变与渐变影响替代性指标记录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6.
月震     
前言   1 96 9~ 1 972年期间 ,作为Apollo计划的一部分 ,共有 1 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 ,他们总共进行了 6次登月 (如表 1所示 )。在每次登月时 ,2名宇航员登上月球表面 ,而第 3名宇航员仍留在控制仓内。参考文献 [1 6 ](略 )列举了Apollo任务的科学实验。本文的目的是对月震实验作一总结。表 1 Apollo登月任务任务日期着陆点登月宇航员控制仓宇航员11196 9年 7月 16~ 2 4日平静海南部ArmstrongandAldrinCollins12 196 9年 11月 14~ 2 4日风暴海BeanandConradCordon14 1971年 1月 31日至 2月 9日FraMauro地区ShepardandMitchellRoo…  相似文献   
107.
秦岭北界岩石圈组成及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位于北秦岭及华北块体交界处的明港地区发育有中基性火山角砾岩岩体群, 侵位时代为178.31± 3.77 Ma, 火山岩为亚碱性系列安山玄武岩, 火山角砾岩中含有丰富的下地壳和地幔的深源捕虏体, 是揭示秦岭造山带边界岩石圈组成和结构的理想地点. 对捕虏体岩套研究的结果表明, 其中的镁铁质麻粒岩、榴辉岩、变辉长岩在微量元素及Pb同位素特征等方面与南秦岭块体的相似, 代表了南秦岭俯冲至华北克拉通的下地壳下部的组成; 滑石化的橄榄岩为上覆的华北块体的地幔楔物质, 遭受了下覆南秦岭地壳释放的酸性熔/流体的交代. 该区的深部模型为晚古生代以后, 南秦岭岩石圈向北拆离俯冲, 它的上部垫置于北秦岭之下; 下部继续向北俯冲于华北块体之下. 中生代早期北秦岭向北仰冲, 华北块体呈鳄鱼状向南楔入到秦岭造山带.  相似文献   
108.
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核试验14C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承德 《中国科学D辑》2003,33(6):529-534
通过南海大亚湾珊瑚1977~1998年22个年层样品14C浓度的测定和研究, 估算出气海交换速率和扩散层厚度, 它们分别为17mol·m-2·a-1和32 mm. 珊瑚Δ14C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海洋因素. 在ENSO年, 南海沿岸上升流加强, 珊瑚Δ14C出现低值. 珊瑚Δ14C对于太阳辐射能量变化没有明显响应, 20多年来, 在热带能量驱动下, 尽管存在气-海相互作用和上升流活动的年间变化, 但南海总的状况和海洋热结构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109.
川西藏东地区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位于川西藏东地区的巴塘(竹巴龙)至四川资中深地震测深剖面,跨越松潘甘孜褶皱系,龙门山构造带和扬子准地台。本文根据沿测线爆破的记录截面图中各震相走时资料,结合相关的振幅信息,确定剖面二维P波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分析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地壳上地幔结构的主要差异,并讨论测线上主要断裂带的深部特征,扬子地台与青藏高原的深部构造关系以及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10.
汪清7.2级深震地下流体动态异常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6月29日汪清7.2级深震前,吉林省地下流体观测网部分井孔观测到一组从趋势到短期前兆异常。本文阐述这些异常出现的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认为异常出现的时间与震中距密切相关,其空间展布具有迁移性,中期异常由外围向震中收缩,其速率很小,进入短期阶段,岩石处于失稳、临失稳状态,水位异常由震中向外围发散,速率迅速加大。同时发现了异常盲区即深震的震中区,它对预测深震中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同时对研究板块运动、地球动力学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