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59篇
海洋学   718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湘东北—桂北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和四堡群的变玄武岩类显示过渡型拉斑玄武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变砂岩类和变泥岩类(绢云板岩类)显示大陆边缘的砂岩类和泥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和沉积相(低密度流复理石建造)特征,推测湘东北冷家溪群和桂北四堡群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深水环境。  相似文献   
82.
用等离子光谱测定了东太平洋9个深海沉积物样品的小于2μm组分及全岩的稀土元素,结果显示,小于2μm组分及全岩的稀土元素组成均受控于沉积物类型,而二者之间稀土元素组成的差异在钙质和硅质沉积物中出现相反的趋势。元素相分析和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分析表明,这种差异主要由于沉积物物质组成的不同所致,表面在化学组成上,主要与MnO,Al2O3Fe2O3,CaO含量的变化有关,大多数样品在小于2μm组分的稀土组成  相似文献   
83.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及深海沉积物标准物质,GSPN-2,3和GSMS-2,3,4个样品已研制完成。GSPN-2,3和GSMS-2采自太平洋CC区,GSMS-3采自中太平洋海盆(CP区)。原样被加工成-200目(74μm)的均匀粉未,其均匀性采用高精度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样品的特性值采用国内外多实验室协同分析的方式定值,有包括台湾大学在内的14个国内实验室和18个国外实验室参加了合作分析。测试组分分别达79和81个,定值组分63个。全组分的百分总和分别为:99.7%,99.5%,99.8%和99.7%。这4个标准物质已于1997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序号分别为GBW07295,GBW07296,GBW07315和GBW0731。  相似文献   
84.
<正>航海家们的首要任务是认识海洋。而就认识海洋而言,人们在当时最急于知道的莫过于两件事,一是海洋究竟有多深,二是海洋的深处究竟有什么。早期的航海家都曾做过测深和取样的尝试。但都没有留下可靠的历史记录。1818年,英国海洋学家J·罗斯爵士首次在格陵兰以西的巴芬湾水深1945  相似文献   
85.
沉积物的岩石磁学参量反映了它在海洋及大陆范围内沉积时的古环境及古气候条件.尽管对这种现象的认识还不彻底,但人们对于那些导致磁性增强或减弱的作用已有了很好的了解.这些作用包括可变的陆源物质沉积通量,铁磁性矿物在原地的有机及无机形成,以及这些矿物成岩过程中的分解.至少在过去的700万年间,在大量的沉积记录中观察到了磁性矿物集合体的周期性出现,这些周期性出现涉及到了标准的米兰柯维奇理论的轨道频率,证实了岩石磁学同过去全球变化间的关系.但是,磁信号的定量解译仍然处在幼年期,并且受到了信号形成过程中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干扰.  相似文献   
86.
结合声波射线传播规律提出了双曲面模型水声定位的数据模拟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一定浮标网形下声源位于某区域约2 000m水深处10km×10km范围内的声线双曲面模型定位观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并将截止角的概念引入水声定位中。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水下DGPS定位系统的外符合定位精度在水平方向优于5m,垂直方向优于10m;网形中间区域精度较高,三维定位精度为亚米级。引入角度限制后,定位区域内外符合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m,垂直方向优于4m。  相似文献   
87.
《海洋世界》2008,(3):4-4
英国科学家近日发文称,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南极磷虾既可以生活在海洋的表面附近海域,也可以生活在深度达3000米的深海中,其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远远超过科学家们先前的估计。  相似文献   
88.
《山东国土资源》2009,25(7):64-65
记者22日从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海洋四号”科考船近日采用新研制的“气密性孔隙水原位采样系统”,首次在南海中央海盆4000多米深水水域海底成功获取孔隙水样品。这标志着我国对可燃冰的深海探测技术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气密性孔隙水原位采样系统”由多个高强度抗腐蚀金属材料气密容器纵向排列,通过水下计算机实现对孔隙水采样的全自动监控和采集。该系统近日搭载于“海洋四号”科考船进行海上试验,其最大工作水深超过4000m,沉积物采样深度大于5m,可同时采集11个层位的孔隙水,系统仅在海底停留5分钟,每个层位采水量皆超过100mL,共采集孔隙水1198mL,  相似文献   
89.
90.
Foraminiferal shells from two piston cores separately located at the Ninetyeast Ridge and the Bengal Fan of the Indian Ocean were selected and purified for measurements of natural thermoluminescence (NTL) intensity by a high precision thermoluminescence meter (RGD-3). Variations of the NTL intensity along the two core sequences both spanning the last two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displayed a strong, identical signal of the global ice volume cycles, which matched well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oxygen isotope data. As higher NTL intensity occurred within interglacial periods and changes in an NTL signal were most likely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of ambient seawater in which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shells long existed, the NTL signal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proxy for orbital scal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bottom seawater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