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篇
  免费   765篇
  国内免费   517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526篇
地质学   2246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61.
深盆气藏地质特征与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深盆气藏位于构造下倾部位或盆地中央,上部含水,是具有特殊成藏地质条件的非常规气藏,深盆气藏具以下特征;气在水在上的气水倒置,气藏流体压力低于静水压力,烃源岩与气藏紧密伴生,源岩生气量大供气充足,油气热演化程度高,储层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单井产量低但地质储量大等,本以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进一步阐明深盆气藏的特征,国外对深盆气藏研究极为重视,天然气的产量也占有很大比重,在我国研究程度较低,深盆气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2.
运用卫星像片研究中国大地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起东 《矿产与地质》2002,16(3):136-141
运用中国的卫星像片 ,发现中国大陆存在一个纵贯全国的“×”型剪切断裂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国的断块划分及大地构造分区 ,并对中国大地构造结构上的特征和空间及时间上表现出的地壳波状运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3.
深盆气成藏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之钧  张金川 《地学前缘》2002,9(3):208-208
深盆气藏通常是指在非正常遮挡条件下所形成的气水倒置关系型天然气聚集。根据北美实例研究,该类气藏通常储层致密、面积巨大义多出现于盆地向斜中心、构造深部位(如前陆盆地中的前渊带)以及盆地边缘部位缓坡带的下倾方向等。由于深盆气藏的气水分布与常规圈闭气藏差异显著,在成藏机理上也就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64.
应用回归分析方法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梁文彪 《地下水》2002,24(2):72-73,81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是地下水资源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的方法最多,可是在现状地下水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动态已改变了其天然状态,降水后的地下水动态已不能真正反映降水入渗补给所引起的地下水位回升,通过动态资料直接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就显得较为困难。为了消除现状条件的影响,应用部分无影响的动态资料,建立起降水量与地下水位升幅值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插补计算推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为地下水资源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65.
潜水蒸发系数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明霞  王立琴 《地下水》2002,24(4):206-207
本文通过蒸渗计观测潜水蒸发的实验结果,计算了潜水蒸发系数,通过对潜水蒸发影响因素分析,分析了潜水蒸发机理及其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66.
回顾了与深俯冲和地幔底部结构有关的层析成像的一些新近结果,成像显示出了一些地震波速高于下地幔平均值的狭长结构,它们和上地幔地震板相连续,其地理分布和过去120Ma中板块敛合区出露于地表的位置相关性很强,在大约2000km深处,这些长的线性结构分裂成更小的单元,然而,在一些地区,狭窄的下降体看起来好象是延伸到了地幔底部,在这些地方它们的分散开来形成长波长结构。这样就支持了认为深俯冲和下地幔的复杂结构有关系的预测,上升体似乎没有像下降体那样更普遍地存在,而且所使用的P波数据也成像较差,这些结果证实了很多过去基于残差球谐分析的结果,也和放射性衰减从内部加热而产生的全地幔对流假说一致。尽管有全幔的对流,但对流流动似乎在上地幔过渡带以及在大约1800-2300km深处的过渡带被强烈地扰动,虽然成像未必能反映出因状态变化而引起的深部对流形态的变化,但是P波和S波数据的联合反演表明它和纵波及横波波速之比的变化是一致的,弹性模具的这种表现在其他地方也有报道,这暗示了地幔底部附近广泛存在化学非均匀性,因此地幔底部约800km的区域包含了有助波于我们理解地球构造和演化的信息,不幸的是,我们不能采集到足够多的直达P波数据,但如果使用核震相,则数据覆盖能够得到改善,我们初步的研究认为,虽然本文提出的P波模型解释了大量的已被用于研究核幔边界上部非均匀性的PKP波走时残差,但是却低做了它们的幅度,走时差和直达P波数据的联合反演可望减少波速模型中非均匀性程度的明显偏差,而且它还充分利用了走时残差的优点,而不必假定异常的位置。  相似文献   
967.
20 0 2年 6月 2 9日凌晨 1时 1 9分在我国吉林省汪清县发生 7.2级地震 ,由于震源很深( 540 km) ,虽然东北全境和华北部分地区较大范围有感 ,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我国深源地震区。 1 999年 4月 8日在同一地区曾发生 7.0级地震 ,震源深度 540 km,也未造成破坏。另据了解 ,此次地震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下方俯冲造成的2002年6月29日吉林汪清县发生7.2级深源地震@董泰  相似文献   
968.
作者应德国汉堡大学杜达教授的邀请,并获得马克斯-普朗克基金会的资助,于2002年6-8月,在德国访问了五个地球科学机构,就所见所闻并结合与地球CT的文献和网站的资料,初步综述如下,今后本刊将分专题进行补充报道.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分析闾阳-康平-梨树深地震测深剖面的观测设计、观测结果以及仪器系统特点,根据项目研究目的及要求,对该剖面的模拟记录进行了数字化设计与实现,以满足用新方法对资料的进一步处理运算,并为资料的交流和永久保存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70.
工作中重点对河北平山小觉地区阜平岩群两类角闪质岩石深熔作用的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一类为厚层状斜长角闪岩,相邻新生浅色体常量元素组成上向TTG花岗质岩石方向转化,稀土和高场强元素含量明显降低,轻重稀土分离程度增高,tDM减小,εNd(t0)增大。另一类为与黑云变粒岩-片麻岩互层的条带状、石香肠状斜长角闪岩,相邻新生浅色体与之存在不同的地球化学关系:(1)稀土总量相对增高,轻重稀土分离程度有所降低;(2)稀土总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都有明显增高。后者Nd同位素组成与斜长角闪岩也存在很大区别。这些现象可用熔融母岩、形成条件等差异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