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1098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测绘学   510篇
大气科学   718篇
地球物理   646篇
地质学   2185篇
海洋学   784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337篇
自然地理   39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SPOT5高分辨率立体像对几何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SPOT 5 HRS成像物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用该模型进行摄影测量中空间前方交会和物方的投影处理.直接使用SPOT 5 HRS严密几何模型进行定向,数据表明定向误差呈现较强的系统误差,为了进一步改善定位精度,本文采用了基于像方的仿射变换模型.试验表明基于像方仿射变换模型可以有效地消除严密成像模型中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72.
为了探讨中国西南地区二叠系乐平统(上二叠统)龙潭组中下部煤系不同煤组分中砷、硒的含量和演化及古环境意义,对近10年来采集于中国西南扬子地台的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主采煤层的原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与中国华北地台一些煤矿的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太原组、山西组的原煤、镜煤、亮煤、煤矸石、黄铁矿结核等样品中砷、硒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乐平统龙潭组煤的砷、硒含量变化较大,但总体高于华北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煤的砷、硒含量;西南二叠系乐平统龙潭组大多数的亮煤中砷、硒含量高于原煤全煤样(刻槽样)中的砷、硒含量,也远远高于同煤层煤矸石的含量,龙潭组部分亮煤的砷含量尤其高,为55~338 mg/kg,还发现砷含量为89 mg/kg的亮煤。但华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的镜煤中的砷、硒含量与之相反,低于原煤全煤样的砷、硒含量,其中砷含量非常低,为063~129 mg/kg。说明西南地区上二叠统煤中的砷和硒与煤的有机质密切相关,可能主要来源于成煤古植物。在西南乐平世早、中期第Ⅰ幕陆生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期间,陆生动物的食物--植物中有毒有害元素砷、硒含量明显增加,陆生环境或泥炭沼泽中可溶性砷、硒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构建速度场的统计模型和函数模型法,提出利用两种模型逼近原始观测速度的综合逼近法,以减少剩余误差.计算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结果显示,综合法优于单独利用统计模型和函数模型法.  相似文献   
74.
为摸清河南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家底,对全省古生物化石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和归纳总结,对部分重要的化石点进行科学挖掘和深入研究,建立全省古生物标准实体化石标本库和古生物化石数据库,进而研究河南古生物化石保护政策措施,制定古生物化石保护利用规划,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河南省财政厅于2005年末启动了“河南省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资源调查评价”、“河南省脊椎动物(恐龙、古象)化石勘查发掘”项目,由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牵头承担。两年多来,项目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通过两项目组全体同志不畏艰难、扎实工作、共同努力,为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陈列布展提供了大量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的陈列布展标本,  相似文献   
75.
在区域变质岩中,普遍发育着定向裂隙构造,本文称这些构造为变质裂隙,它们是变质作用中在很大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的。由于这些裂隙往往是变质岩石的基础构造。并对一些矿床、矿体的形成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这些裂隙构造分布和产状的规律,对找矿包括寻找和预测隐伏矿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指示意义。本文试图对这方面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6.
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结构及其形成和维持机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胡伯威  彭广 《大气科学》1996,20(4):463-472
对在1991年7月上旬特别稳定的梅雨形势下持续10天的特大暴雨期作了合成和典型过程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暖切变型江淮梅雨锋天气系统模型。它在自由大气层表现为结构竖立的相当正压切变线和一种不同于经典地转动量近似的带状准二维运动场。边界层的浅层锋生倾斜环流以及偏于切变线轴以南的Ekman抽吸与自由大气层中基本上由积云对流加热驱动的竖直环流相互依存和耦合,造成持续的大暴雨。这种系统的初生和中断后复苏的机制可能是由斜压性极弱的副热带高空东移的短波扰动在低层“湿度锋”带紧南侧触发导致的一种带状CISK。  相似文献   
77.
根据袁见齐教授“高山深盆”成盐模式,探讨新疆天山对第四纪盐类矿床的形成和控制作用,阐述了天山地貌、气候、水文特征与盐类矿产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认为“高山深盆”并非一定是四周环山的深盆,可以是某一高山与其间深盆或两侧盆地的有机组合。高山的屏障作用造成了垂直的气候分带,在潮湿多雨的山区利于成盐组份的析出并迁移到干旱少雨的闭流深盆中,形成盐类矿床。  相似文献   
7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蛇方外用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平台查询青蛇方组方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靶基因,与疾病靶基因取交集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DAVID数据库,对潜在核心作用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原理论证青蛇方生物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分子结合能力。结果:筛选出青蛇方有效成分63种,作用靶点99个;主要有β-谷甾醇、2,4,7-三羟基-9,10-二氢菲、靛蓝素、豆甾醇、色氨酸等关键成分;转录因子AP-1(JUN)、肿瘤坏死因子(TNF)、原癌基因(RELA)、干扰素γ(IFN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核心基因。关键信号通路有癌症信号通路、恰加斯病通路、弓形体病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结合能力较强。结论:青蛇方外用可以通过多种活性成分、多种通路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反应,促进免疫系统正常运行,从而达到治疗湿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79.
毛景文  宋世伟  刘敏  孟健寅 《地质学报》2022,96(11):3675-3697
本文介绍了全球稀土资源供需历史、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从矿床成因视角切入,将稀土矿床分为内生和外生两大类型,其中内生稀土矿床包括碳酸岩型、碱性岩型、碱性岩型- 碳酸岩型、氧化铁铜金型、热液脉型,外生稀土矿床包括风化壳离子吸附型、沉积岩型、沉积矿产(煤矿、铝土矿和沉积磷矿)伴生型、砂矿和现代海洋底部含稀土的锰结核、结壳和软泥型。归纳总结了主要类型矿床的基本特点和时空分布;认为内生稀土矿床产出于四类构造环境,包括裂谷环境、碰撞后伸展环境、大陆碰撞环境和后俯冲伸展环境;从构造演化入手,探讨了在外生与内生地质过程中稀土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建立了涵盖主要矿床类型的构造- 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80.
多硅白云母b0值对澜沧群中压和高压变质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硅白云母b0值作为相对地质压力计的理论和方法,已受到各国地质学家的普遍重视。本文以澜沧群多硅白云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运用多硅白云母b0值区分不同压力变质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澜沧群经历了中压和高压变质作用,两期变质的多硅白云母b0值分别为9.027Å和9.047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