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1098篇
  国内免费   1151篇
测绘学   510篇
大气科学   718篇
地球物理   646篇
地质学   2185篇
海洋学   784篇
天文学   147篇
综合类   337篇
自然地理   399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258篇
  2013年   212篇
  2012年   249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卫星遥感监测ET方法及其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述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流域蒸发(ET)用于流域水管理的研究,利用卫星遥感监测ET比传统地面监测ET方法具有更高的经济合理性和实用性;通过遥感监测的ET,不仅可以对农业用水效率、灌溉系统性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评价,还可服务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区域水资源利用规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ET的方法在水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2.
冷暖事件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吴国雄  郭裕福 《气象学报》2002,60(5):513-52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发展的GOALS 5全球海 陆 气耦合模式研究了暖事件 (ElNi no)和冷事件 (LaNina)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的影响 ,并用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纬向平均资料来说 ,冷、暖事件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相关量的反相变化特征非常清晰 ,中高纬度地区并不明显。此外 ,还发现 ,暖事件时定常涡动的经向热通量的变化是北半球对流层热带外地区温度异常的主要原因 ,而瞬变波的影响则起抵消作用。冷事件时定常波和瞬变波相互抵消的局地特征也依然存在 ,但瞬变波的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93.
介绍建筑物、室内电子设备防雷原理及技术,室内电子设备的防雷措施.通过雷电害实例分析,呼唤人们要进一步加强对雷电灾害的防护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4.
中国西北部盆地岩石热导率和生热率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邱楠生 《地质科学》2002,37(2):196-206
本文根据大量实测数据,首次系统地报道了中国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内的岩石热导率、岩石放射性生热率数据及其分布特征.对600多个岩石热导率和100多个实测岩石生热率的统计分析表明,沉积盆地中岩石的热物理性质与其岩性、埋藏深度和地层时代密切相关.随深度和地层时代的加大,岩石热导率增大;塔里木盆地的岩石热导率的总体平均值最大,而柴达木盆地的最小.岩石生热率在上地壳的分布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但在沉积盆地的深度范围内几乎不变,其分布是均匀的,仅不同岩性的生热率差别较大.估算的岩石放射性生热产生的热量可以占到盆地地表热流的25%~45%.因此,岩石热物理性质的参数不仅与盆地的地温分布和大地热流特征密切相关,还可以为该地区盆地热历史恢复及深部地球物理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参数和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95.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 ,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 ,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的均匀性是关系此类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 ,讨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质量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建筑物建于 5 0年代 ,原设计为 5层 ,现增层为 6层 ,采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96.
冻融作用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12,他引:7  
李述训  南卓铜  赵林 《冰川冻土》2002,24(5):506-511
通过对温度波在地层内传播过程问题的分析研究, 讨论土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对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影响, 并以亚粘土为例应用近似方法计算了在冻结和融化过程地气系统能量交换和地温变化特征, 同时将相同条件下发生冻融作用与不发生冻融作用情况地气系统热交换量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冻融作用使地气系统热交换加强, 同时吸热和放热的过程也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97.
根据塌岸的基本规律,应用塌岸最终趋势常规预测方法,考虑河水径流作用,从宏观上对岸坡塌岸的最终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8.
黄土高原现代土壤和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对植被的响应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黄土高原古土壤碳同位素与古植被的关系是一直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对该地区现代C4/C3植被分布特征与现代土壤碳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缺乏足够的了解. 初步研究了黄土高原主要植物及现代土壤碳同位素组成, 对比了现代土壤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黄土高原现代植被以C3植物为主, C4植物主要来自适宜在暖湿条件下生长的禾本科植物(如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 森林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δ 13C值明显低于黄土塬面的碳同位素组成, 现代土壤的碳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植被的分布是一致的. 根据此关系推断: 在相对暖湿的古土壤阶段(间冰期)C4草本植物比例增加, 在相对干旱的黄土阶段(冰期)灌木和C3草本植物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99.
方钢管混凝土压弯构件受力-变形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定合适的钢材和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采用分层法计算得出了方钢管混凝土桩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压弯构件的弯矩-轴力关系和力-变形关系,计算得到的弯矩-轴力-曲率关系和荷载-位移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在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描述的基础上 ,对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结合目前形势 ,指出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前景不容乐观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