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54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古海洋溶解氧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国内外在古海洋溶解氧研究领域内的主要方法和动态,并分别对沉积构造法、沉积硫法、同位素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有机地球化学法及古生态法等研究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论,指出,古海洋溶解氧含量重建对于理解大洋循环、古气候、生物绝灭、地质事件以及有机质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它有赖于溶解氧含量的替代性指标的建立、富氧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综合分析气圈、水圈、沉积圈、生物圈等各子系统内部及它们之间氧的物质输送和转化。  相似文献   
72.
南沙群岛海域物理海洋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八五”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综合科学考虑获得的水,气象,声学,光学等资料,应用国际上先进的微机数据库管理系统Foxpro2.5forWindows建立了适用于各有关专业特点所需要的专业数据库,并且设计和编制了专业数据库系统软件,此数据库系统具有直观性强,操作简便,灵活实用,安全性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3.
中国海洋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中国海洋有机地球化学在中国边缘海及一些大河口体系中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诸多成果,如:中国边缘海的物质输入特点是陆源输入的影响由北至南减弱而海  相似文献   
74.
南海东北部末次冰期-全新世古海洋学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据加速器质谱仪14C测年,RC26-16孔提供了南海北部近15200a来古海洋学的连续沉积记录。其古海洋学发展过程可分为3期,(1)最后冰期(15.2~13.3ka);(2)冰消期(13.3~9.0ka);(3)间冰期(9.0ka~现代)。末次冰期至全新世时,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由18℃上升至24℃,夏季则保持在27~29℃之间。在11ka时,冬季水温曾短暂的一度变凉(约3℃),此可能代表区内新仙女木事件。末次冰期时,夏季与冬季温度差约为9℃,它的变化幅度较全新世的5℃要大。末次冰期时,表层水(0~50m)与次表层水(50~100m)间碳、氧同位素递减梯度较全新世的为小。15~13ka时大洋表层动物衍生营养含量相对较高,推测这与较强的冬季风导致较强的上升流,而造成高养分和高生物生产率有关,全新世时冬季风变弱。全新世碳酸盐补偿深度和有孔虫溶跃层较浅,5.3ka时有短暂的变深,浮游有孔虫保存高峰和碳酸钙高峰值发生在14~12ka间,相当于全球性的TerminationⅠ事件。  相似文献   
75.
基于历史CTD数据和EW0210航次的部分地震测线,在加利福尼亚湾首次发现了盐指型温盐阶梯,并对其尺度和规模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经分析发现在该区域水深100~600 m范围内主要发育有层厚较大的温盐阶梯,其中均匀混合层厚度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水平方向上连续性好,界面处热通量主要集中在-0.1~-0.2 W·m-2,盐通量主要集中在-1×10-7~-2×10-7m·s-1.受地形引起的内潮波或涡旋的影响,阶梯层抖动剧烈,上下起伏较大,部分反射层垂向位移甚至可达80 m,由此推测该阶梯结构可能将会被破坏.  相似文献   
76.
以往通过地震海洋学方法发现的大多是第一模态内孤立波,本文在台湾岛以南恒春海脊处捕捉到了两个大振幅凸型第二模态内孤立波.利用叠前偏移剖面得到内孤立波的视相速度约为0.7 m·s-1,其视传播方向沿地震测线从S到N,总体上满足较大最大振幅的波视相速度也较大的规律.地震海洋学剖面得到的振幅曲线观测值和理论方程计算出的第二模态内波振幅垂向变化理论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叠前偏移剖面观察该内孤立波细结构的变化,发现在采集过程中,出现反射同相轴后翼变陡、分叉、合并的现象.由于密跃层中心偏离水层中心以及背景剪切流的影响,两个内孤立波尾部发育了高频内波,使得能量耗散增强.此外,第二模态内孤立波的生成和传播特征受到水体层结、黑潮、背景剪切流以及海底地形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2002年初,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的一批海洋学家和气候学家预测3~6个月之后在太平洋赤道地区将有一次新的厄尔尼诺。  相似文献   
78.
李永祺  张鑫鑫 《海洋与湖沼》2021,52(5):1067-1074
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的研究内容大多交叉、重叠。为利于学科发展,文章在简述学科的产生与定义的基础上,强调学科之间要加强合作,适当分工。建议:海洋生态学侧重研究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生存策略,并积极与经济、社会和文化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生物海洋学侧重于研究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作用和功能,把推进对海洋的认识放在首位,加强与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的耦合,为海洋在地球四大圈层的相互关系中展现活力。据此,以渔业海洋学、海洋生态灾害和生物对地质的作用为例,阐述海洋生态学和生物海洋学的理解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9.
本文主要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研究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附近内孤立波的结构特征,此处内孤立波为第一模态下沉型,为中幅度和大幅度内孤立波,垂向振幅最大可达74.5m,振幅随深度增加呈增大趋势,传播速度随振幅增大而增大,可以确定“真”最大振幅位置位于密跃层附近.由于类多普勒效应和孤立波与测量船之间存在夹角的原因,从地震剖面上得到的为视半高宽参数,需要进行校正后才能得到比较真实的半高宽参数,校正后半高宽最高可达到1721.8m,但是校正后的半高宽与理论结果有些差距,这可能与内孤立波的发育稳定程度有关.随着内孤立波包不断向东运动,整体波宽变大,垂向速度变小.本文将地震海洋学方法拓展应用于地中海区域内孤立波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研究海水运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国外业务化海洋学系统建设的概况和特点;重点介绍了法国业务化海洋学系统的实施规划、系统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