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54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继2004年版(即第四版)后,本刊再次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收录,成为"海洋学类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第二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我国发布最早并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评价中最受重视的学术期刊评价  相似文献   
92.
对长江口及附近海域的16根重力柱样进行了210Pb沉积速率测试, 结合以往成果, 揭示了该区现代沉积速率分布格局, 对其控制因素以及其对认识长江入海泥沙去向的指示意义进行了探讨.沉积速率最高值分布在南支口外、杭州湾口群岛北部的前三角洲地区, 最高可达6.3m/a, 总体上在3cm/a以上; 次高值分布在杭州湾北部, 约1.7~3.0cm/a, 南部略低, 约0.4~1.0cm/a; 长江口水下负地形北部海域存在小片沉积速率较高的区域, 最高值达2.58cm/a; 低值主要分布在苏北辐射沙洲、过渡沉积区以及浅海陆架的大片区域, 基本保持在1cm/a以下.研究表明, 长江泥沙出口门后主要在水下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堆积, 其次有相当部分在涨潮流顶托下进入杭州湾, 进入杭州湾南部的泥沙又在落潮流作用下经杭州湾南侧向舟山海域方向输运; 长江入海物质向外海的扩散基本被控制在123°E以西, 苏北辐射沙洲、过渡沉积区以及浅海陆架的大片区域缺乏现代长江物质供应; 长江悬浮泥沙对研究区东北部陆架区影响较小, 废黄河口被侵蚀物质和黄海悬浮物质为其较高沉积速率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93.
94.
由于BP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和易于陷入极小值等缺点,引入遗传算法(GA)对网络的权值和阈值加以优化,并采用不同组合的输入因子和样本数,对福建省罗源湾口的波浪进行模拟研究.对输入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波浪主要受台湾海峡波浪传播影响,与局地气象因子(风速、风向、海气温差)的相关性较弱.训练样本试验表明,30 d以上的波浪历史数据可使GA-BP神经网络充分学习研究区域的波浪特征,从而实现对波浪要素的高精度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对春、夏季实测波浪数据的模拟效果均很好,其中相关性分别为0.967和0.938,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12 m和0.107 m,表明GA-BP神经网络在近岸波浪模拟预报中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5.
北仑河口水动力状况复杂,受入海径流、潮汐、波浪、沿岸流、风应力等多种因子的共同影响.对北仑河口S1、S2站长序列的海流剖面资料进行数学统计、潮流调和分析和数字滤波,探讨其潮流特征和余流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北仑河口潮流性质主要为不规则全日潮流;观测期间S1站实测涨、落潮最大流速分别为39、83 cm/s,S2站分别为52、44 cm/s.研究海域余流流速从表层往底层逐渐减小,其中S1站余流流速主要介于5~10 cm/s之间,流向集中在S-SW向,S2站主要介于0~5 cm/s之间,表、中层以NNE-ENE向为主,底层以偏W向为主.风应力是调查区表层与近表层余流形成的主导因素;西向沿岸流对调查区的余流也有较明显的作用;径流对调查区的S1站有一定的影响,但对S2站影响很小;潮致余流对调查区的余流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96.
《台湾海峡》2012,(4):596-596
为顺应国内外海洋科学技术发展形势的需要,促进基础海洋科学、应用海洋科学及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学术交流,经国家海洋局"国海科字(2012)539号"文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出审字[2012]838号"文批准,《台湾海峡》期刊更名为《应用海洋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Oceanography)。《应用海洋学学报》的国内统一刊号为CN 35-1319/P,刊期暂为季刊(大16开,148页),  相似文献   
97.
《海洋学研究》国内刊号为CN 33-1330/P;国际刊号为ISSN 1001-909X,季刊,16开,目前为自办发行,每册定价为9.00元,全年定价为40元(含邮寄费)。请读者将书款通过邮局直接寄往如下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北路36号《海洋学研究》编辑部",邮编:310012。  相似文献   
98.
(2010年12月修订)《海洋学研究》是由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浙江省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3年(前身为《东海海洋》),于2005年第2期起正式更名为现刊名,季刊,大16开本  相似文献   
99.
近日,继2004年版(即第四版)后,本刊再次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收录,成为"海洋学类核心期刊",这是本刊第二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我国发布最早并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学术评价中最受重视的学术期刊评价  相似文献   
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准确把握,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