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729篇
海洋学   9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国立戈梅利Ф.Скорииа大学建立了戈梅利地区永久性地质渗透和地质运移模型,包括: ——乌扎河和兰多夫卡河流域、戈梅利市和戈梅利化工厂水源地影响区、戈梅利市辖区的地下水渗透模型;  相似文献   
82.
本文在简要介绍燕山水库工程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可能产生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指出水库淹没及浸没、水库诱发地震、坝基渗透变形及膨胀土体稳定问题是该水库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83.
谈地理德育渗透中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明 《地理教学》1998,(2):18-19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通顺流畅一富有启发性.而且特别要注意语言艺术。如果教师的语言自然生动、情感激越、幽默风趣,则能做到“春雨润物细无声”;反之.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语焉不详、言不由衷.则会“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德育渗透将达不到目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语言应该精雕细琢.讲究技巧.  相似文献   
84.
汉江某区段堤防隐患探测的物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探地雷达,电磁法,直流充电法以及自然电场法,查明了汉江某区段堤防中涌水通道的确切位置,渗水的范围,并根据物探异常的推断解释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85.
温室效应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及其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从地质角度研究全球最大碳库--碳酸盐岩在其岩溶发育过程中对温室气体CO2的调节能力,从而为更全面,定量地考察温室气体CO2循环提供新思路及依据。  相似文献   
86.
87.
88.
谈滑坡勘察中的几个地下水压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目前在滑坡勘察中对地下水压力问题尚有一些不够明确和难以确定之处,本文首先讨论地下水压力的分类及其概念,并简要叙述地下水压力的时、空变化和影响因素;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条件下地下水压力在滑坡形成中的实际效用,并就地下水压力的确定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89.
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岩石进行了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是在一定围压下,通过降低和增加内压的方式完成的,共进行了2个围压下的变内压实验。实验结果和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不存在渗透率强应力敏感性,在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衰竭式开发对地层的渗透率几乎没有影响,注水开发对地层的渗透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有效应力定律方程的研究,得出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为常数且值很小,这从机理上解释了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岩石的渗透率对应力不敏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0.
开展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评价对于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与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基于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构建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地理区的角度进行陕西省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评价研究,揭示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及其组合的空间特点,并对影响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分异的主导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如下:(1)陕西省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空间差异显著,极重要区集中在秦岭山地区与大巴山山地区的连片区域、渭北高原丘陵区的块状区域以及长城北部风沙高原区的带状区域。(2)生态调节功能的极重要和重要区呈现为重叠多的特点,并以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和水土保持功能的三重或双重重叠为主。(3)各用地类型的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差异显著,林地的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最高,其后依次为水域、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4)陕西省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总体上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的主导因子存在较大差异。针对陕西省各自然地理区的生态调节功能重要性特点和主导因子,应实施差异化的空间管治政策和生态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