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30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553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89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一代天气雷达谱宽资料分析晴空回波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州强对流天气发生前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观测的晴空回波谱宽资料,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和预处理,估算了不同高度的湍流耗散率,发现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前,低层的湍流耗散率明显增强,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前兆特征.  相似文献   
82.
对各气象要素高速采样湍流数据进行滤波去倾处理,得到随机分量,再利用湍流理论计算出各气象要素的湍流统计参数,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3.
青藏高原珠峰绒布河谷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特征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刘辉志  冯健武  邹捍  李爱国 《高原气象》2007,26(6):1151-1161
利用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中国科学院HEST大气科学实验在珠峰绒布河谷地区获取的近地层湍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湍流谱特征和方差统计特征,讨论了上下2层(2m和8m)基本气象要素和湍流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峰地区湍流能谱基本上符合Monin-Obukov相似性理论在惯性副区的变化规律;由于山谷复杂地形和下垫面的影响,湍流方差统计值均小于高原其它地方;珠峰地区近地层感热通量白天下层大于上层,夜间相反;潜热通量一天内基本上上层大于下层.  相似文献   
84.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07,35(5):743-743
一个新的湍流探测系统成功完成检测。该系统可在飞机穿云时提醒飞行员注意前面的扰动气流,有助于减少航班延迟、伤亡和经营费用。该系统由NCAR设计,在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商业飞行中进行了检测。系统采用由NCAR研究人员研制的雷达湍流探测算法(NTDA:NEXRAD Turbulence Detection Algorithm)来分析来自美国国家天气局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网的资料,可向驾驶舱的飞行员发送实时湍流图像,也可通过Web网提供给航空公司的气象与调度人员。以前飞行员不能得到云中湍流的准确信息,部分原因是湍流尺度小、发展迅速、会出现在主风暴区之外。所以…  相似文献   
85.
湍流强度定理和湍流发展的宏观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湍流是普遍存在而至今仍未被充分理解的自然现象. 简单回顾了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指出以不同层次利用和不同方法探讨湍流特征和机制的必要性. 为此利用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将Reynolds湍流和Bénard湍流统一地表述在动量湍流输送定理和湍流强度定理中. 证明了流体湍流发展的宏观原因是速度剪切效应和温度剪切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速度剪切效应和温度剪切效应也是湍流场相空间轨线不断拉伸和折叠的宏观原因. 并以大气实验资料证明, 湍流强度唯象系数不仅是速度剪切的函数, 还是温度剪切, 即大气热力层结稳定度的函数. 从而以实验事实证明了湍流强度定理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6.
李盛林  胡天玉 《广西气象》2007,28(A02):42-44
对各气象要素高速采样湍流数据进行滤波去倾处理,得到随机分量,再利用湍流理论计算出各气象要素的湍流统计参数,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7.
运用格林函数方法,给出了弱二次切变流轴对称涡旋演变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当环境流中弱二次切变强度增加(减少)时,扰动动能的最大值增加(减小),扰动动能的变化加速(减速);而扰动涡旋的范围对扰动动能的大小与变化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onversion of kinetic energy from a synoptic scale disturbance (SSD; period≤seven days) to a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 (LFF; period〉seven days), the budget equation of the LFF kinetic energy is derived. The energy conversion is then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for the summers of 1997 and 1999.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conversion from the SSD to the LFF is obviously enhanc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troposphere during the heavy rainfall, suggesting this to be one of mechanisms inducing the heavy rainfall, although the local LFF kinetic energy may not be enhanced.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风浪作用下水生植物对水流结构的影响,选取太湖中两种典型沉水植物(苦草与马来眼子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苦草植物斑块与马来眼子菜植物斑块内外水体的瞬时流速进行野外现场测量,利用瞬时流速的能量谱分布将波浪流速与紊动流速分离,分别分析水生植物对时均流速、波浪流速以及紊动能的影响。风浪影响下,水体中存在流向与测量时近水面处盛行风向一致的水流;波浪流速以垂向流速为主,且波浪流速自水面向床底逐渐减小;紊动能在水面处达到最大值,并向床底方向逐渐减小。与无植被条件相比,苦草与马来眼子菜的存在减小了时均流速、波浪流速以及紊动能。两种植物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不同:苦草叶片阻流面积在冠层中部达到最大,使得时均流速与波浪流速在苦草中部位置的减小程度最大;马来眼子菜叶片主要集中于冠层顶部(水面附近),其对时均流速以及波浪流速的减小作用在水面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0.
本文研究了28M⊙和7M⊙恒星由主序到红巨星和AGB星阶段的演化.结果发现,湍流压的存在对质量较大的7M⊙恒星的内部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它将使氢燃烧壳层明显变厚并较早地消失;使恒星中心的温度降低;使HR图中的演化轨迹向温度降低和光度减小的方向变化;使氢壳层燃烧出现周期性脉动;氦壳层的热脉动周期变短等等.但是,对于质量较小的28M⊙恒星,湍流压的效应很微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