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2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69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青藏高原冬季平均温度、湿度气候特征的REOF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青藏高原123个测站, 1961~1998年冬季 (12月至翌年2月) 平均温度、相对湿度资料做气候特征分析, 得到32°~33°N附近地区可能是高原南北温湿变化的分水岭, 以北主要受干冷空气影响, 以南主要受暖湿空气影响。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EOF (即REOF) 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 可以将青藏高原温度、相对湿度进行分型、分区, 并对各区的温度、相对湿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近40年来, 各区的温度总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步升高的。增温时段主要出现在1978~1981年及1983年至今。1983年开始的增温, 是近40年来最强的一次, 增温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 但从90年代开始增温幅度及范围出现波动。从温度线性倾向来看, 东部高原增温幅度从南到北存在“大—小—大”的现象。高原大部分地区湿度变化总趋势是在波动中逐步增湿的, 但高原北界以变干为主。从80年代后期至今高原进入显著增湿阶段, 但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增湿幅度及范围出现波动。从湿度线性倾向来看东部高原增湿幅度从南到北存在逐步减小现象, 甚至祁连山地区出现变干现象。  相似文献   
12.
林开平  梁科 《广西气象》2002,23(4):3-6,22
综合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和T213等多家数值预报产品,根据以往广西大范围霜冻的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经验,以及各家数值预报产品的特长,选取了各类数值预报产品与广西大范围霜冻密切相关的要素和层次,并对所选取的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结果进行合成。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一次夏季持续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资料和V-39图,对2002年夏季桂林市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维持及结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雪深应做非定时补充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在环境温度较低时 ,打印机会出现错打、漏打甚至不打的情况 ;湿度较大时 ,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字模糊不清 ,甚至不显示。遇到这两种情况 ,均可用 60W左右的台灯对打印机和液晶显示屏进行局部升温和干燥 ,仪器便可恢复正常测风仪维护小经验@李倩倩$孟津县气象局!河南孟津471100  相似文献   
16.
猝死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调查1999年1~12月上海市医疗救护中心急救的839例院外猝死病例,并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院外猝死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60~84岁,院外猝死在年内的高峰期为冬季,在昼夜中的高峰点为早晨07时,既往有心血管病史是院外猝死的主要原因。总猝死数与相对湿度、平均气压呈正相关,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心血管猝死数除与以上气象要素相关外,还与气压变化、最低气温变化、日照时数变化等呈正相关。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病与平均风速呈负相关,高血压病与平均气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统计分析   总被引:60,自引:10,他引:6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0~ 2 0 0 0年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统计分析表明 ,大气能见度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冬、春、秋三季及全年日平均年际变化表现为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能见度较好 ,前期和末期能见度较差 ,2 0 0 0年能见度迅速好转 ;夏季能见度年际变化在 1997年以前与其他季节相反 ,1995年能见度最差。大气能见度与同期地面气象条件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相关性比较表明 ,春、夏、秋三季以空气湿度、PM10 和风速为主要影响因子 ,冬季以PM10 、SO2 、空气湿度和风速为主要影响因子。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和空气污染物浓度呈反相关 ,与风速的相关性较为复杂 (有时呈正相关 ,有时呈反相关 ) ;高湿度 (相对湿度 f≥ 80 % )、小风速 (地面风速u≤ 2m·s-1)和雾是造成低能见度的主要气象条件 ;污染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冬季最为明显 ,秋季次之 ,夏季最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浙中北地区2001年梅汛期最后一次暴雨过程的环流和主要影响系统的演变,特别是副热带高压加强稳定与西风带冷槽的二次发展形成相峙的特征和在狭窄区域内暴雨带持续的原因,并利用MM5对暴雨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提出一些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和物理量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日照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选取老、中少人群各50名志愿者进行人体感觉试验,获取实感资料。根据对实感资料及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在综合考虑温湿指数和风寒指数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于日照地区的人体舒适度等级及其指数范围。依据T106数值模式输出结果建立了人体舒适度指数MOS预报方程。试用结果及近两年的业务使用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空气湿度和风对体感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人体感觉到的环境空气的冷热程度,除与气温高低有直接关系外,还与空气湿度和风的大小有关。体感温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湿度和风速的相关关系随气温的高低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