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294篇
海洋学   36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张仲景所述灸法、温针、烧针、熏法、熨法五种火疗法进行分析,探讨火疗法的运用。火疗法具有温热性质,宜用于阴证与寒证。其禁忌有三,一为太阳表证慎用火疗法,以防邪气郁闭不得出;二为阳明热证不可用火疗法,以防“两阳相劫”加重热证或伤津出现变证;三为阴虚不足不可用火疗法,以防火热之性灼伤津液,迫津外泄,阴损及阳。若误用火疗法则会出现烦躁、谵语等变证。了解其运用和禁忌,可指导临床合理地、正确地使用火疗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升丹二陈汤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AECOPD)气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AECOPD气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升丹二陈汤治疗,对照组加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2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量(PEF)和气道峰压(Ppeak)],6 min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评分量表(Borg)评分,呼吸困难(mMRC)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急性加重次数。结果:2组治疗后FEV1、PEF、Ppeak、6MWT、Borg评分、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T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66.67%(20/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丹二陈汤可以减轻AECOPD气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提高曲面体层片中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识别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将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自动检测视为回归任务与分类任务的结合,以YOLOv5网络为框架构建可同时完成分类和定位任务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将对应锥形束CT图像中获取的空间位置关系信息作为分类金标准,训练其学习曲面体层片图像特征与接触下颌管的智齿牙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将新获得的曲面体层片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后,即可获得该曲面体层片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的概率值,同时预测出存在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情况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准确地判断出下颌阻生智齿牙根与下颌管是否接触,并能预测出存在牙根与下颌管相互接触情况的区域;与人工判读和其他方法相比,能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基于中医古籍和现代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医学虫证与睑缘炎具有相关性,认为睑缘炎可以从虫证论治。睑缘炎的病因为风、湿、热、虫,病机为风邪上扰、湿热壅滞、虫邪内生,治疗以祛风清热、除湿杀虫为主,可为临床相关诊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少腹逐瘀丸联合扶阳罐治疗月经不调寒凝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月经不调寒凝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采用少腹逐瘀丸治疗,对照2组采用扶阳罐治疗,治疗组采用少腹逐瘀丸联合扶阳罐治疗,3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中、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1组脱落3 例,对照2组脱落2 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1组为88.89%(24/27),对照2组为82.14%(23/28),治疗组与对照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1组,小腹刺痛、痛经、舌脉积分,血清性激素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对照1组痛经、舌脉积分,FSH、LH、P、E2含量,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2组(P<0.01或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3.33%(1/30),对照1组为7.41%(2/27),对照2组为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丸联合扶阳罐治疗月经不调寒凝血瘀证疗效较佳,可促进月经恢复正常,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止痛健骨方治疗痰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痰瘀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止痛健骨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NF-α水平、血清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止痛健骨方联合常规西药、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痰瘀痹阻型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并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联合耳针治疗慢性咳嗽少阳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咳嗽少阳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1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对照2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耳针疗法)、对照3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加味小柴胡汤口服)、治疗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联合耳针疗法及加味小柴胡汤口服),每组各30例,4组疗程均为7 d。比较4组治疗前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评定咳嗽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30/30),对照1组为86.67%(26/30),对照2组为96.67%(29/30),对照3组为90.00%(27/30),治疗组优于对照1、2、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1、2、3组,日间、夜间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1、2、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咳嗽少阳证采用加味小柴胡汤联合耳针的中医综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用加味小柴胡汤、单用耳针治疗及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8.
近代天津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较为兴盛的地域之一,其代表医家、医著不胜枚举。津沽中西医结合医学承袭传统中医学术之本,兼采“西学中用”的治学思路,推动了中医汇通学派的发展。本文以津门名医杨达夫温病学术思想及其辨治常见内科疾病的系统理论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其西学中用、精研温病的学术贡献,其中包括三焦辨证的理论内涵、三焦辨证的诊疗原则与西医治疗的对应性。并明辨温病学派与伤寒学派“寒温一体”的理论特色,将历代伤寒与温病之争合二为一。同时以喘病为例,本于中医寒热、虚实、痰的辨证纲领,融合西医病理机制,体现其中西汇通辨识疾病的思辨模式,以期为当代中西医结合医学提供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9.
当前信号远程传输方法,没有实现传输通道能量与传输通道信号并行,导致信号远程传输失真性较高。为提高地震信号远程传输的效率,提出新的高速铁路地震监测系统中信号远程传输技术。采用信号传输通道中地震信号能量的并行方法,通过信号传输通道中信号并行传输结构,实现信号在传输通道中双向传输;利用高频阻波电路阻断信号的高频载波通过谐振补偿电容,确保传输通道能量传输不受干扰;根据通道能量传输结构与信号传输过程,实现传输通道能量、信号并行,完成高速铁路地震信号远程传输中的失真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丢包率较低,均值约为3%,远程传输时延仅为0.9s,是一种低误差、高效率的高速铁路地震信号远程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110.
根据渤海海域QHD油田地震、测井、录井及取心资料分析,结合室内实验观察数据,对低阻油层发育段-馆陶组二段2小层(馆细段)的储层岩石学和沉积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馆细段储层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磨圆度以次棱角-次圆状为主,分选较差。储层砂岩自下而上依次发育杂乱砾石沉积、中型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及水平层理,泥岩以杂色为主,反映了一种浅水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和氧化环境。低阻油层储层具有弱水动力沉积背景,主要发育心滩、辫状水道、泛滥平原和小型冲沟沉积微相。综合分析认为宏观的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微观的黏土矿物共同造成了储层物性差及孔隙结构复杂化,使得馆细段束缚水饱和度偏高,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