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272篇
海洋学   626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2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e response of the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and Subtropical Countercurrent (STCC) to changes in greenhouse gas (GHG) and aerosol is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20th-century historical and single-forcing simulations with the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Laboratory Climate Model version 3 (GFDL CM3). The aerosol effect causes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to decrease in the mid-latitude North Pacific, especially in the Kuroshio Extension region, during the past five decades (1950–2005), and this cooling effect exceeds the warming effect by the GHG increase. The STCC response to the GHG and aerosol forcing are opposite. In the GHG (aerosol) forcing run, the STCC decelerates (accelerates) due to the decreased (increased) mode waters in the North Pacific, resulting from a weaker (stronger) front in the mixed layer depth and decreased (increased) subduction in the mode water formation region. The aerosol effect on the SST, mode waters and STCC more than offsets the GHG effect. The response of SST in a zonal band around 40°N and the STCC to the combined forcing in the historical simulation is similar to the response to the aerosol forcing.  相似文献   
992.
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采用水体指数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1988—2018年那曲市双湖县其香错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该湖泊近31 a内水域面积呈显著增长趋势(R2=0.88,P < 0.001),31 a内增长了33.37 km2,增长率为18.03%;从空间上分析,其香错在近31 a内湖泊面积不断向四周扩展,其中在东、西方向和北部变化尤为显著。湖泊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呈增加趋势,蒸发量显著减小,冻土深度也明显减小。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起湖泊补给水源的增加和湖泊水容量的增大,最终导致湖泊面积持续上涨。  相似文献   
993.
以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为研究区,通过定点配对土壤采样分析,选取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全盐、pH值等要素作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分析了1982~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发生层质量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1982~2003年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壤发生层质量的总体演化特征表现为A层综合质量指数明显下降,B (或P)、C (或W) 层略有上升。整个土壤发生层全磷含量普遍下降,其他单质量指标的变化差异较大。②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使得不同发生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单质量指标和综合质量指数的变化都明显大于土地利用方式未发生变化的土壤,其变化量表现为A层> B (或P) 层 > C (或W) 层。③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耕种、栽培、施肥和排灌制度的变化,改变着土壤成土过程,从而对土壤发生层质量演化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94.
北冰洋浮冰和开阔海面上的能量平衡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首次北极考察队于 1 999年 8月 1 9日~ 2 4日在北冰洋浮冰区获得的大气近地层垂直廓线和辐射等资料 ,依据相似理论方法 ,对比分析了北冰洋无冰海面和冰面上热平衡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海面与大气和冰面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边界层物理过程差异十分明显。冰面吸收的净辐射仅为海面的 6%左右 ,主要消耗于感热输送和冰面融化过程 ,不足部分由水汽在冰面上凝结释放的潜热和冰中的热通量来补充。海面吸收的净辐射主要消耗于潜热输送过程 ,占净辐射的 50 % ,其余热量传向水体深层和用于感热输送 ,分别占净辐射的 2 6%和 2 4 %。由此可见 ,在北冰洋夏季 ,无冰海面有大量的水汽向大气输送 ,这对研究北冰洋地区大气边界层的季节变化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5.
海南昌江县海滨土地风沙化及其环境整治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毕华  刘强 《中国沙漠》2000,20(2):223-228
昌江县海滨土地风沙化主要是由于昌化江、珠碧江两大河流及研究区其它西流水系源头及沿岸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恶劣的气候条件;盲目开发等原因所致。针对上述原因和研究区土地风沙化状况,海南省和昌江县林业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治沙造林试验研究,主要技术措施是:①先固沙,后造林,为造林幼苗生长创造有利条件;②用木麻黄大苗、壮苗带营养袋深栽造林;③采用"旱天造林"新技术,确保造林质量。该试验研究已取得成功,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木麻黄枯梢较为严重;垂直于主风方向的露兜行成活率较低;治沙林树种单调;后期管理差等。为此,本文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的建议:①造林过程中施加稀土微肥,以增强治沙林的抗逆性等;②增加与主风方向垂直的露兜行行数,提高网格固沙露兜的成活率;③扩大藤本植物种植面积,以增强固沙能力;④尝试引进其它地区固沙效果较好的物种,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⑤在防风林中立体套种适于生长的经济作物,以林养林;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加强环保教育,以确保治沙造林任务的顺利进行和环岛海防林的早日保质保量合拢。  相似文献   
996.
河北省滨海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7.
选择典型的海洋生物进行其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是指示生物反映环境变化的一种最根本和有效的方法[2,3]。孙道元等曾用过指示生物的有无和数量多少来反映环境的变化 ;也有不少科学家用过海洋底栖生物的群落结构作为指标 ,进行环境监测。这些方法都是粗略地对环境进行评估 ,而对海洋污染究竟是什么元素造成的 ,污染物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海洋的 ,又是什么时候造成污染的等具体表1 取自团岛中潮区和汇泉角中潮区的不同藻类的体内元素的含量Tab .1 Elementalcontentsinalgaefromthemiddlei…  相似文献   
998.
蔡锋  苏贤泽 《台湾海峡》2000,19(3):310-315
本文设计彩沙示踪法于厦大滨海沙滩东段进行试验,取得了沙粒运动方向、最大运移速度、扩散范围、沿全沙率及粒度分异运移状态等定量数据,弥补了以往示踪法难以定量分析的缺陷,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厦大滨海沙滩东段沙粒运动是构成厦门岛南岸岸滩在偏东向波浪作用下形成的西南向沿岸漂沙之一个环节:沙粒大体平行岸线向北运动,沙粒沿岩最大运移速度为200m/d,经一个潮周期,沙粒向两侧的最大横向扩散距离为20m,最大垂直扩散深度达7cm;岸滩横断面沿岸输沙率为425t/d;在该岸段沿漂沙中,粗粒沙偏向低潮带一侧,而细粒少偏向高潮带。  相似文献   
999.
1000.
水域测量包括海洋测量、河道测量、水库测量等,本文根据作者自己的实践,提出了水域测量实施及测量成果后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并对有关的难点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