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河网非恒定流洪水演进法在防洪工程行洪论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电文 《水文》2007,27(4):49-52
洪水演进作为模拟河道洪水的主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本文针对桂江平乐县城的河网特点,利用四点加权隐式差分格式对圣维南方程组进行离散,分别从上游的漓江、荔浦河、恭城河等三条河流洪水演进到平乐城区,求解各种频率、各种组合、各种设计洪水状况下,模拟防洪工程各种堤线布置状态下的洪水情况,从验证和计算的结果来看,水位、流量、流速都与实测值,以及沿程的历史调查洪水相吻合,从而为防洪堤结合城市建设而又科学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2.
水基系统的概念内涵与演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宁 《水科学进展》2005,16(4):475-481
阐述了“水基”系统概念的内涵,论述了其客观存在与演进特性,构建了水基系统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出发,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解读和评价水基系统的稳定态、和谐度、演进率等指标的定义,并对水基系统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讨论,展望了应用水基系统理论解决水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63.
1951~2004 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刚  沈镭 《地理学报》2007,62(4):364-376
采用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GIS 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 对西藏 1951~2004 年期间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了1951~2004 年西藏产业结构演进的四个阶段及其特征,利用指标计算分析了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就业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等层面的动态演进过程, 然后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 计算了1975~1984 年、1985~1994 年和1995~2004 年三个代表时段产业结构演进的数量特征,并结合GIS 方法分析了西藏农林牧渔业产业重心的时空动态演进过程。最后,归纳出西藏产业结构 演进的主要驱动力是需求结构约束、资源禀赋差异、政府引导的巨大作用和潜力较大的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保证第一产业发展,重点 扶持第二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
孙盼盼  余青 《热带地理》2020,40(6):1136-1149
政策是保障和推动风景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措施、手段、依据和基本准则。文章围绕美国风景道政策演进这一主线,从演进背景、政策类型、政策主体、政策主题、政策手段等5个方面,深入剖析其百年演进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刻画和识别其演进特征。结果表明:1)美国风景道政策演进历经“萌芽酝酿”“起步探索”“成长发展”“转型变革”4个时期,是一个动态演变的历史过程,标志性政策的出台促进与推动政策变迁迈入新的进程;2)美国风景道政策演进受社会文明与思潮、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交通建设和旅游需求、风景道自身发展等内、外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3)法案、技术指南和研究报告“三位一体”,共同促进美国风景道政策演进;4)历经百年变迁,美国已形成由交通部门主导、多部门跨部门联合、注重公众参与的政策制定主体格局;5)美国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风景道政策体系,涉及“建管养运”各方面。最后,基于美国经验,结合中国风景道政策现状和问题,提出未来中国应遵循风景道政策演进规律,考虑内、外影响因素,进一步丰富政策类型、设立风景道主管或牵头部门、关注“建管养运”全过程等。  相似文献   
65.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既是长期人地关系优化调控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当前各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工作。该文运用文献调研、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围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内涵、演进历程、评价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综述,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与仍需深入研究的领域和方向。主要结论如下:① 当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已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案例,但对国土空间开发的多目标协同评价关注不够,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程度不足,多尺度综合研究存在短板;基础信息数据尚难满足全域、全要素、全时相的评价要求;地球信息技术支撑“智慧评价”的能力不足;② 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评价内涵的理论认知,构建指标独立、系统高效的评价体系;丰富多尺度适宜性评价案例,重视区域发展定位,关注区域发展的特殊需求和产业优势,提升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细化水平;紧跟“智慧社会”建设步伐,加强地球信息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促进国土空间多源大数据的制定与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有效衔接,为实现“智慧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如何构建3维可视化虚拟场景和洪水演进的动态模拟及其实现方法.基于水文模型和DEM为核心计算方法,对3维洪水淹没构建过程中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表明,3维可视化技术与水力学模型结合提高了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视性,对于防洪决策及水利工程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九江段数据为应用实例,进行3维地形仿真场景模拟及洪水演...  相似文献   
67.
文明演进社会变迁经济速度簇拥下的二元化重庆政区地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2009年底,重庆户籍人口总量3275.6万。共辖40个区、县(自治县),其中,19个区、17个县、4个自治县。共设街道156个、镇574个、乡278个。乡(镇)级以上政区总共1048个。至2009年底,重庆市共有1048个政区地名。  相似文献   
68.
城乡融合发展机理与演进规律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创琳 《地理学报》2022,77(4):759-776
城市与乡村始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融合体,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过程。“城市病”因乡村病而生,“乡村病”也因城市病而生,“城市病”与“乡村病”同病相连,互为病因,复合叠加形成“城乡病”,根治“城市病”必须通过乡村振兴,根治“乡村病”也必须通过新型城镇化。本文在对国内外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综述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城乡病理病根及对立格局,解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控要素、驱动机制、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律性和持续性,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测度试验系统,提出了城乡多融合发展的三角模式,验证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正处在城镇化后期城多乡少的高度融合阶段,未来将迈入城镇化终期城多乡少的深度融合阶段。从政策层面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有关城乡发展政策的演进路径,总体经历了从城乡二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再到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演进过程,这些政策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从路径层面建议合并召开中央城乡工作会议,合并编制《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规划》,实施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同时作为解决城乡病、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两种不同手段,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与方法,构建评估体系定量评判城乡融合发展程度,建设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向高度同步化、深度融合化和共荣化方向发展,同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乡村发展质量,同步实现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69.
在科技革命重塑世界政经版图、区域集团化推动全球治理调整、大国博弈带来国际体系变革的背景下,梳理地缘经济研究脉络对于提升地缘经济理论品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厘清地缘经济思潮发展的基础上,借助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运用知识可视化工具探究中西方地缘经济知识图谱的演进过程,研究结果如下:①在学术思潮发展层面,中西方地缘经济思潮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回溯期”,萌芽期存在现实政治逻辑,发展期转向自由主义思潮,回溯期再度涌现国家政治内涵。②在时空演进层面,近年来西方地缘经济研究强度远高于国内,西方作者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意大利,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③在知识网络层面,地缘经济存在较强的学科交叉属性,拥有明确的知识基础,高被引文献源于政治学或地理学,形成以权力为逻辑基础、空间为逻辑起点、经济为逻辑主轴的知识架构,热点议题演进与学术思潮发展高度耦合,科技竞争将成为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重点。最后,本文认为国内地缘经济研究应突破西方的理论桎梏,构建以合作共赢、开放发展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上应强化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0.
In this study, two deep convective cloud cases were analyzed in detail to study their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In both cases, all deep convective clouds were positioned at the rear of the cold front cloud bands and propagated backward. Satellite data showed that prior to initiation of the deep convective clouds, thermodynamic and moist conditions were favorable for their formation. In the morning, a deep convective cloud at the rear of cold front cloud band propagated backward, the outflow boundary of which creat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nitiation. An additional deep convective cloud cluster moved in from the west and interacted with the outflow boundary to develop a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 with large, ellipse-shaped deep convective clouds that brought strong rainfall. The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se clouds are shown clearly in satellite data and provide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for nowcasting and short-term foreca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